滚动资讯:

假如万元悬赏没买回遗失的“谢谢”
发布时间:2012-07-09   来源:中新网社区  作者:画皮

    7月3日,27岁的娄底小伙子邓锦杰因抢救落水人员不幸身亡,落水者被救上岸后漠然离去,连声谢谢都没说。7月5日,邓锦杰生前所在公司老板晏建伟带头拿出1万元悬赏,希望市民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帮助寻找被救者。晏建伟称,“只希望被救者能现身,说一声谢谢,告慰死者在天之灵。”对于悬赏寻找被救者的做法,当地九成市民表示赞同。(7月6日《潇湘晨报》)

    救人溺亡却换来“关我屁事”的“回报”,以致好友不得不出面万元悬赏“追讨”那声遗失的“谢谢”,邓锦杰生后的遭遇令每一位尚心存善念的人唏嘘不已。尽管说,事后当地政府正式认定其见义勇为,但这种社会性的肯定并不能代替被救者的感谢。对于多数见义勇为者来说,当事人的一个微笑、一声谢谢比金钱、荣誉更珍贵。这也是为何邓锦杰的家人及好友会如此执着于追索那声遗失的“谢谢”。

    不过笔者担心的是,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被救者是否还有勇气站出来补上那声“谢谢”?如果他们选择逃避,万元悬赏最终没买回遗失的感谢,我们难道只能够干瞪眼瞅着邓家人“流血又流泪”吗?

    扶人却被污是肇事者、救人却被偷车内现金、见义勇为却收获“关我屁事”……这一桩桩、一件件,表面上看涉及的大多是些道德层面的问题,因而多数情况下公众也习惯于求诸道德谴责的方式加以解决。然而,鉴于接连不断的“好人没好报”事件对“最美”等社会正能量的超强消解能力,以及由此导致的人际关系冷漠、社会交易成本上涨等问题,不得不说,单纯依靠道德手段已无法解决其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这时候,法律的出手、制度的介入便显得尤为必要。如果每次都要等到像甘肃牧民易其斌那样,做了好事却遭遇诬陷、勒索、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侵害时,法律才出手主持公道,未免为时太晚。(7月6日《兰州晚报》)

    要是这些人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恶有恶报”的民间朴素善恶观无法及时伸张,那么,受损的社会公德便难以重建,即使讲再多的公民责任、文明要旨都是空谈扯淡。

    根据报道,目前,娄底当地公安部门正全力查找被救人员。笔者希望,这种查找能够成为一种常态现象,一种有法律依据的必然的公权力行为。否则,如果每次做了好事还需要花钱来买“谢谢”,这样的社会、如此国民是否也太令人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