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别让太多的“哦”给亲情注水
发布时间:2014-05-07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

   “不要对在乎你的人说‘哦’。”在网民的聊天体验中,恐怕没有什么词能比对方一句“哦”更让自己无名火起,或者黯然神伤的了。

  其实,无论网络、手机,还是现实交流,“哦”已被公认属于“聊天慎用词汇”。体现在亲子对话之中,更不应例外。

  5月5日晚,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在微博上感叹:每次给儿子发五六条信息,换来的基本都是“我知道”三个字。许多父母随后留言,自己换来的都是一个“哦”字,李国庆与他们相比算幸运的。

  说起来,一番苦口婆心能换回“哦”“好”已算客气的了,如果收到“烦不烦”“你别管”“行了,我还有事情”,当爹妈的也得忍着。 

  对于“哦”字,单从字面理解,倒是一个肯定的回复,意即“我同意”“我明白了”。但仔细考究一下用语习惯,感受到的往往是“哦”字冰冷的感情色彩:懒得搭理!

  显然,“哦”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啥也没说的“伪回复”,而且是硬邦邦的对话拒绝。

  本报今日“核心报道”对此现象进行了一项调查。在40名受访大学生中,60%的男生表示不习惯与父亲聊天。数据的结论很明显:男生更倾向于疏远父亲。而这也被视为一种惯常,并且,人们因为惯常而习以为常——家长们觉得孩子大了,对爹妈自然没话说了,以至于将此视为一种“成长”,是长大的必然。这种情况下,突然“客气”起来的子女反而会让家长不适应,在一次“对父母说我爱你”的街头探访中,一位女孩不是被反问“你是不是怀孕了”吗?

  尴尬情景反衬的是当下亲子交流的严重瓶颈化。对于很多人来说,“老公”“老婆”可以张嘴就来,叫声“爸爸”却已经难以启齿。

  若是一般的交流,对方一句“哦”,把他拉黑就是,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当面对的是自己的子女时,“打心眼里疼”的父母一般手足无措。

  在当下,“疏于回复父母”是怎么造成的?分析一下,大概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则话语不同。“80后”“90后”的谈资和关注点,跟父辈很多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没什么可说的”;二则生活基本面不同。作为越来越“主流”的社会力量,年轻人越来越忙于打拼,潜意识中总认为,自己有着更多远比父母亲情更重要的“担当”;三则角色认知固化。因为习惯于“在你面前我总是个孩子”,即便伤害也可以总被原谅被理解,因此不背“良心债”;四则交流功利。当越来越相信自己能搞定一切时,父子对话就成为多余,“没有用处”的话说它作甚?

  总之,“强势”起来的子女不缺乏对父母说“哦”的理由,但是冷漠对于亲情的戕害,自己也免不了承受。故而,所有以“为了家人”之名而荒芜亲情的做法都是荒唐的。前段时间,一份给父母的“手绘微信说明书”令无数网友“泪目”。可见,“代沟”并非不可逾越,交流也不必总是“有用”。

  其实,现实生活中,“常回家看看”的缺位,“宅居”自己房间的常态,沟通话题的日渐狭窄,这些无一不是“哦”的变种。打破这样的僵局,做子女的必须主动向父母搭腔。

  要知道,跟爸妈多说几句话,既是心的陪伴,也是爱的嵌入。相反,回复越“简洁”,给亲情注水就越多。儿大可以不由娘,父亲的支柱地位可以被取代,但他们的尊严和情感不能被忽视。他们,可是那即便老得忘了你名字,也会记得你爱吃饺子的人。(本报评论员肖明君)

[责任编辑:康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