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惊闻毛主席赞美之湘江污染严重
发布时间:2011-08-06   来源:娄底社区  作者:郑华淦
    一提到毛主席家乡,就想起一首很出名民歌,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出了个什么人领导我们得解放?

    现在一些人大概不清楚,但湘江,不仅是毛主席与他的老乡母亲河,就是在湖南也是举足轻重的,湖南简称“湘”,应该就是与湘江有关的。

    而现在,媒体报道,湘江湘潭段污染严重,死鱼常发生,现在,市民与江边村民连这死了的鱼也不敢吃了。

    湘江人不吃湘江的鱼,这使人想起一则毛主席不吃江西鱼故事。说的是解放后,毛主席路过江西,警卫与工作人员在水塘中捞了鱼,想让毛主席改善伙食,但毛主席没有吃。要是放在现在,或者是现在青年人看来,一定是认为毛主席也会和湘江边上的人一样,嫌这鱼受了污染,不能吃。

    其实,当时根本不会,也没有谁会想到江河水污染导致鱼不能吃。当然,某些非毛化的专家们和某些反毛精英们会说,那时条件太差,没有改革开放,有吃的就不错了,因此,不存在端起碗来吃鱼肉,放下碗来骂好官的刁民心理。但无论如何解说,毛主席不吃江西的鱼,并不是从食品卫生、安全考虑,而是感到在红军时期就在江西,江西人民太苦了,毛主席是不忍吃这鱼,让警卫员重新放生,让老百姓能吃到这鱼。

    从毛主席不吃江西的鱼到现在毛主席家乡的人怕吃湘江的鱼,这种变化实在不是毛主席,也不是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先烈们流血奋斗牺牲所愿意看到的局面。提到湘江,不要说是其他文人骚客的赞美,仅就毛主席诗词中,就有多少让人对湘江无限留念和热爱的千古名句呀!可是,如今湘江却在呜咽,在流泪,在由洁净变成肮脏!

    湘江的呜咽,在中央红军长征时也有过一次,那就是红军突破国民党的五道封锁线,强行通过湘江时,红军在这里留下了几万人的性命,据后来幸存者回忆,那时的湘江,都是血红血红的。我想,那时的鱼儿即使还活着,估计一时半会江边人也不敢吃吧?但是,那么多的烈士牺牲,换来的应该是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

    可是,无论是湘江和其他江河,我们的环境保护实在是不敢恭维。一方面,我们在无耻地大谈什么:不能再走西方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了;一方面,我们又实际上是让一条条母亲河鱼虾绝代再投入巨额经费来治理。于是,这就有一方面地方官可以在政绩上大力宣扬了投入民生,投入治理是花了多少多少银子;一方面又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是发展的代价论。

    连毛主席家乡湘潭的江水都污染了,诺大的中国,还有几条没有染污的处女河?当然,我们也时常看到、听到这样的新闻:某地地方官亲自去江河游泳,以证明这江河还不错,或治理得不错了---但那和当年毛主席畅游长江等新闻政治意义大不一样了,也难以让群众紧跟与置信了。于是,领导们,包括我们的可爱的温总理,也亲自去喝被污染过的湖水,以示证明这没问题。

    当然,更多的是专家和领导们出来解释,这水质多么的达标,从多少类达到了多少类。这食品多么的安全,甚至信誓旦旦地说,即使是少量的污染,少量的掺入有害物质,也无害于人体健康。但无论再怎么宣传,有一点是没有说明的,比如这河水,它天生就是那么坏的?是经过你治理达到这一级的?

    都说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要人民群众健康,不要社会环境和断后代子孙资源的发展它其实不叫发展,是发展的反动,是人类的兽性与贪欲的大发作而不是大发展。因此,如果真的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别说毛主席的家乡人不会受湘江污染之苦,就是毛主席本人若活到今天,也一定会欣慰地笑着说:这才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特色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因此,科学发展在湖南,湖南怎么样,就得看湘江。看一看湘江流的是什么水,湘江边上是不是青山依旧,湘江河内是否是毛主席所赞的“鱼翔浅底”?----当然,看其他地方是不是真正的有科学发展观,也可以看看那里的江,那里的河,因为呜咽着的、流淌着的江河它们都会说话:或倾诉,或赞美,或哀叹,或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