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客车安检太“稀松”,高速公路随意停
发布时间:2011-07-25   来源:复兴论坛   作者: 邱海昌

    山东省威海市“7·22”交通事故处理小组透露,目前,事故车辆在山东境内行驶路线及停靠拉客地点基本确定,京珠高速起火大客全部乘客都属于站外违规上车。京珠高速事故客车在站外违规上下乘客并超载运输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尤其关注坐客运车辆出行安全问题,这也被再次提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齐鲁网   2011-07-24) 

    按规定,长途客车是不允许在站外上客的,但从京珠高速7.22事故车辆的GPS轨迹回放来看,这个车在威海境内有两次停车,时间5分钟左右,有可能上客,在烟台境内也有3次停车,时间很长。因为GPS不是视频监控,只能看到它在哪个地方停了,而不能看到它的实际情况,所以在这个中途上客人数无法监控。最终在发生事故后才发现,导致荷载35人的客车上挤满了47人。

    高速公路随意上下客现象,不仅给高速交通带来危险,更重要的是途中上车人员有可能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当前客车工作人员又不具备检测的设备,这些物品极易逃脱公安机关的检查,给旅客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事实上,中途停车,超载拉客早已是人们熟知的普遍现象,见怪不怪。昨日,记者乘车对济青线、京沪线等高速路上的客车运行进行了调查,其中一路坐的是到济宁的客车。早7点,记者到济南广场汽车站随机购买了一张始发济宁的车票。在车站上发现:虽然在车站入口位置设有安检入口,乘客的随身物品应该通过检查才能进入候车室。可有不少乘客提着大包小包直接入站,随身携带的小行李更是直接带上客车,躲过了安检。安检负责人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接放行。假如乘客把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到车上,这是第一隐患入口。

    8点10分,记者上了发往济宁的客车发现,大巴车的窗户都是密封的,放置安全锤的位置空无一物,记者在车内察看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一把安全锤。如果这类车辆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乘客很难及时击破车窗玻璃逃生。

    8点30分,核载41人,实载35人的客车准时发车。经三次停车,8点57分从段店站发车时,已达到40名乘客。9点6分,客车驶入京台高速。虽然在高速路上每隔几百米都竖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严禁在高速路上违规上下乘客”的警示语,但客车还是该咋停就咋停,该怎么拉客就怎么拉客。

    另一路搭乘到莒县的客车上也发现了类似情况。早上9:30,记者在济南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登上了车尾号为鲁AD1282的客车,出站时是14名乘客。上午11点50分进入青兰高速沂源服务区后,司机让在沂水站下车的乘客转乘另一辆车,同时,也有乘客转移到该车。经此一转,车内坐下了25名乘客。这些乘客中,有的行李并没有被检查。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该司机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过程中共拨打或接听了10个电话,通话时间最长的有20多分钟,最短的有2分钟。在行至沂源至莒县的蜿蜒山道上时,该司机还拨打或经接听了5个电话。

    另外,济青、104国道等线路上的一些城际客车也都存在随意上下人员和停靠路边拉客的现象。谁都知道长途客车不能超载,可车主往往“自有对策”,机动灵活,并且很少检查乘客中途捎带的物品。对于这类乱象,人们是见仁见智,赞成者说,客车捎货,确实能带来方便;反对人说:站外上客捎货,安全隐患大。

    交警部门说,高速公路客车违法上下客已经成为高速交警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他们也很头疼。至于为什么这么难治理,他们列举出了如下原因。1、公路隔离设施遭破坏。2、经济利益驱动。3、乘车人图方便省钱。4、处罚力度不够。在长途汽车站负责检查超载情况的工作人员说,站外上客没法监管。有些营运客车在接受检查时已经满载,可出站后再上人,客运站就无法监控。一位长途车司机则表示,对于站外捎货,他们没有设备也不可能打开乘客的货物进行查验,因此一般都会允许上车,如果能直接看到的易燃易爆物品,他们也是会制止上车的。而正是在这些麻木的“合力”作用下,才最终制造出了京珠路上的41条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