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主持人倪萍获得了“共和国脊梁——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作家李承鹏讽刺其“确实是共和国脊梁,只是得了颈椎病”,由此引发了一场网络对战。7月15日,有网友爆料说,自己也被提名为“中华脊梁”候选人,但因为要交9800元钱,怀疑“有花钱买奖的嫌疑”最后没有理会。根据网友公布的资料,该项颁奖活动确实要求参会人员缴纳9800元钱,而收款单位却查询不到任何官方信息,该活动的官方网站也已经关闭。
有人质疑,一个社团性质的经济报刊协会,可以评选“脊梁”吗?这个质疑其实大可不必,盖因为本来就无疑可质:一个经济报刊协会,怎么会有评选“共和国脊梁”、“中华脊梁”的资格?再说了,收钱卖“脊梁”的和花钱买“脊梁”的,早就你知我知,心照不宣,卖“脊梁”的知道买“脊梁”是黄盖,买“脊梁”的晓得卖“脊梁”的是周瑜;黄盖愿挨,周瑜愿打,愿挨多少打多少,想打多少挨多少。
买假文凭是有风险的,然而同样是买,到高校去买一张“真的假文凭”就不一样了。同样道理,不花9800元,就声称自己是“中华脊梁”,那叫无中生有,而花了这笔钱,到手的“中华脊梁”的证书是可以爱摆在哪就摆在哪的——你不认帐是你的事,反正证书不是假的吧,至于这证书是谁发的,那又是谁的事。
名誉和头衔这个“无形资产”,在一些人眼里都是可以转化为“有形资产”的,至于怎么转化,那叫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天机是不可泄漏。既无须审查,又不必递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只须9800元就能买回那么一个堪称“重量级”的桂冠,确实足以让很多有“想法”的人动心。也正因为“动心”者颇多,所以这批发桂冠的生意,这些年一直红火。有卖家,有买家,购销两旺,并且从“杰出人物”卖到“中华脊梁”了。有关部门是不是该管一管这种生意呢?
10个“中华脊梁”头衔任你申报
这位名叫刘先明的网友发帖说,自己在2011年5月9日曾收到邀请参加“功勋中国优秀人物”颁奖盛典活动的邮件,邮件中称参加该颁奖盛典可以申报“中华脊梁·十大杰出人物”、“中华脊梁·十大慈善人物”等“中华脊梁”奖项,并可将其事迹编入“《中华脊梁》大型文献”,刘先明的单位也被授予“全国行业发展功勋单位/全国经济发展功勋单位”,不过参加这一活动需要交9800元钱,他认为“有花钱买奖的嫌疑”最后没有参加。
刘先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之所以没有参加“一是奖项太多,权威性不够;二是收那么多钱,有商业叫卖的嫌疑”,他认为这封邮件中所说的“中华脊梁”奖就是倪萍所获的引起争议的“共和国脊梁”奖,因为活动都是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等单位发起的。刘先明在帖子中感叹:“也不知道有多少提名候选人与本人一样,因为9800元而没理会‘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或‘共和国脊梁’这种奖项,放弃了‘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或‘共和国脊梁’荣誉称号”。
“中华脊梁”官网未备案被关闭
据刘先明提供的资料,邀请函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等四家协会联合发出,文件编号为“中经报协联发(2011)03号”,邀请函中称,“《中华脊梁》大型文献首发式暨首届功勋中国系列人物颁奖典礼”由上述四家单位以及中华脊梁编委会、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在活动的有关事项说明中,主办单位称支持媒体有38家主流媒体。参会须知则为“参会代表需交纳9800元人民币/人,含会务费、注册费、欢迎晚宴、开幕式颁奖盛典四星级酒店3天食宿、大型文艺晚会、《中华脊梁·功勋中国人物》大型文献、礼品、纪念品、合影巨幅照片、市内交通等(注:以上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邮件还注明,欲申请V IP席位和现场发言,须另外申请单独审核后给予安排。在活动的电子确认表里,主办方提供了2个“功勋单位”和10个“中华脊梁”奖项供申报,同时提供了以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为收款人的“大会指定汇款账号”和联系单位“中华脊梁编辑推选委员会”的联系方式以及“中华脊梁”活动的官方网站“功勋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