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面子工程与资金挪用下的防洪堤烂尾
发布时间:2011-07-20   来源:CNTV复兴评论  作者:张天潘

    2002年江西景德镇立项修建城市防洪大堤,计划五年建成,总投资3.58亿元。截至目前,项目耗资超过预算7成,工程未完成一半。当地干部称,修堤的钱被花到亭台楼阁等景观工程中,造成后期资金缺乏、工期拖延。(7月18日《新华网》)

    1998年那场大水,景德镇“不设防”让人记忆犹新。十多年过去,没想到那依然是“不设防”城市,几十年或百年一遇,变成了一年一遇。天灾在人祸的推波助澜下,越发的洪水猛兽般了,让瓷都“名副其实”起来,在洪涝面前不堪一击。而且,近年来南北轮流旱灾更引起各界对水利欠账的关注,特别是今年旱涝急转,很多地方都受到较大影响和损失,究其原因还是水利设施工程建设严重滞后。而景德镇居然还在罔顾当地的实情,热衷于无用景观的工程,任凭每年大水扰民,当地水务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以及主政者实在是失职。

    其实,这个新闻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有两个严重问题。第一个是当下中国城市建设的通病,即热衷于各种形象工程与景观工程,而却忽视民生工程与真正的基础设施建设。于是,就在迷恋“看得见的风景”的虚荣肤浅政绩观病症背后,有了我们现在62%城市雨后内涝的尴尬频出(据住建部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像极了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被一场大雨浇了个落汤鸡样,原形毕露、丑态尽出。

    而造成这样的政绩观的原因,主要是短期主政者的鼠目寸光,以及长期由此沉淀下来的苦果。没有人愿意或者有机会用心去经营一座城市,静下心来由内到外地将城市打造成一座宜居的美好城市。于是,在堂皇富丽霓虹闪烁、高楼大厦高耸入云之间,城市的形象可能是好了,但给公众留下的印象却是坏的;景观是美了,民生却悲了。

    第二是,资金挪用情况。国家审计署不久前就公布了,有高达2.09亿元农田水利项目资金被挪用。其实,现在资金“乾坤大挪移”几乎经常上演,什么钱都可以被挪作它用。很多地方挪用的不仅仅是水利方面,还有教育、环保、保障房资金,甚至连给扶贫款、给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等等,都难逃被挪用可能。于是,就不难理解了,一边喊“缺钱建大坝”一边“砸钱搞亮化”,必然会使得项目耗资超过预算7成,造成工程完工遥遥无期。

    资金挪用背后的因素很多,比如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造成地方资金不足等等。但正如经济学家许小年的分析,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在分税制后,中央给地方大量的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收入未必一定就减少。根本原因是地方财政支出失控,花大量钱搞面子工程和养一大堆人。因此,如何控制政府乱花钱,严格节流而非开源,抑制注重表象的短期政绩冲动,也就成为约束资金挪用的一个突破口。而就在最近,按照国家部署,未来十年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年均4000亿元,水利建设将迎来黄金十年。因此,这个时候景德镇的水利建设的烂尾事件,也给更多地方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要更加严厉地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和管理,而且正如温总理所说,这种监督与管理一刻都离不开制度的监督,一刻都离不开审计和监理,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