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首都北京暴雨“看海”,夸下海口的长沙暴雨后也“看海”,已经暴露出我国无论南北东西几乎所有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已经可以断定,还没有受暴雨侵袭的城市一旦遭遇暴雨,必定也是汪洋一片。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一遇暴雨城市汪洋一片不但给百姓出行造成极大困难,而且与两边高入云端的现代化建筑是那样的不协调,与城市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和飞涨的房价、物价是那样背道而驰。
北京武汉暴雨“看海”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都在进行反思。为何高楼林立、经济飞速发展,看似已经现代化的城市竟然连一个下水、排水问题都解决不了。并且,已经屡次受到上天惩罚的城市依然如此呢?比如:首都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曾经受到一次暴雨侵袭,出现交通瘫痪,市民“看海”的情况。而为何这几年来竟然改善不大,一遇暴雨照样瘫痪,再次“看海”呢?城市排水等基础设施如此脆弱、如此之差,有专家说是投入不够、没钱投入;还有专家说是,老城区改造难,天生设计有缺陷。而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关键还在于一些城市官员喜欢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高楼大厦、大广场、宽马路、绿草坪、高档开发区、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城市亮化工程等只要建成就看得见、摸得着,给城市很装脸面。而城市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再好也埋在地下,看不见模不着,不能给官员装脸面,争面子。一遇到多年不遇的暴雨考验时,官员说不定早就升迁和调离了,而受害的是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
但愿,暴雨能够把政府特别是人民公仆们的头脑浇醒。不要只是一味追求高楼大厦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而应该实实在在扑下身子把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诸如城市排水系统、城市交通拥堵污染、高房价高物价、社会保障等基础“工程”建设好、搞好。中央政府要把这些基础“工程”纳入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里,直接与乌纱帽挂钩。城市市民确实再也不想“看海”了,确实再也被折腾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