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建议大学生去养猪"的统计副局长的智商比不上猪!
发布时间:2011-11-04   来源:华声论坛  作者:西晃长河

    “有大学生问我毕业以后可以干什么?我回答说:什么东西贵就干什么,超市猪肉贵可以去养猪!”,这是11月2日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叶青教授,作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魅力人文”讲座所讲的一句话。
  
    一个身兼为党委政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部门的领导、为全国人民说话的人大代表、高级知识分子,口中讲出如此低素质、不负责任的话,不仅让寒窗苦读的大学学子寒心,更让社会公众对这位副局长、人大代表和“砖家”刮目相看,他的智商怎么连猪都比不上啊!
  
    一个人从踏入校门一直到大学毕业需要十余年时间,其家庭不知要付出多大的物资和精神消耗,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何以说是倾其所有。所做一切的不外乎让孩子又一个有一个宽松、幸福的生活环境。从大学生个人角度来说,努力学习知识,一则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一番作为;二则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做点贡献。虽然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且猪肉市场一路看好,也用不着怀揣大学文凭的学生们去争当“猪倌”发家致富吧?这样一来,全国的数千所高校很大部分岂不成了“猪倌”大学?那些包括叶青在内的大学教授岂不成了“猪倌教授”?这不能不说是对大学教授们解惑授业所开的一个黑色幽默!
  
    我们知道,每年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也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业务。如果大学生当“猪倌”也算“被就业” 的话,那么那些毕业后当搬运工、服务生甚至回家务农都可以算作正式就业了。由此看来,中国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可能这也是我们统计部门的一大“功劳”了。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当今社会的客观现实,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能否就业,不仅仅关系到数以百万计大学生的尊严,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幸福,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各级部门应该在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上狠下功夫,以实现最终的人尽其才、人岗相宜,从而调动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比如: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不失为好的做法,虽然没有给毕业大学生带来多大物资享受,但是从精神上却给了大学生们认识社会、服务人民、锻炼自我的巨大财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不是叶青局长对大学生“被就业”数据统计的轻车熟路,他的这番阔论也就不会脱口而出了,这恰恰也说明了统计部门的善于造假的职业病吧!所以,笔者认为叶教授的智商确实和猪有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