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食”“茶”之间
发布时间:2011-05-14   来源:  作者:

   

    自从盘古开天地,“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无论“食”的好歹,人们“食”以为常。但“油盐柴米酱醋茶”,我国是茶的原产地,喝茶被誉为“国饮”甚至“国际饮”。工作生活当中,“食”和“茶”究竟谁先谁后,孰轻孰重,常常弄得我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先祖们几千年前就以渔猎游牧、刀耕火种为生,从年初到岁末,无不是围绕解决食的温饱问题做文章。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几乎都与食有关。如宗教祭祀、婚丧嫁娶、农事节庆,到现在的交际应酬、升迁庆贺,处处离不开食。

    百节年当首,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主要的节日,家家户户要贴春联购年货,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出门在外的亲人不顾千山路远,都要回家围炉团聚,吃上一顿团圆饭。之后是元宵节,要张灯结彩、舞狮耍灯吃元宵,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船,中秋节要赏月吃月饼,重阳节要登高吃重阳的糕。还有荣升上学、建房乔迁、同学聚会等庆贺,都离不开“食”。综观娄底大大小小的宾馆酒店,大都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生意兴隆。食的要求也从原来的“色香味”扩展至“环境、营养、保健和服务”,缺一不可。今年春节期间,娄底餐饮业竟出现了“食客候餐”现象,真可谓“僧多粥少”。由此可见食与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的密切程度。

    据说清王室爱吃富春江的鱼,从杭州到北京的驿道,每隔30里就挖一口水塘,每年春夏鲥鱼季节,动用快马三千多匹,民夫数千人专送,塘边竖起旗杆,晚上挂着灯笼,等候着日夜兼程的贡鱼,与饥不饱食的农民形成了两极饮食世态。

    食在古代艺术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河姆渡的陶刻稻穗和猪,半坡陶绘的笑脸和鱼鹿。到汉代成批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反映了饮食的变化历程。唐代顾闳《朝熙载夜宴图》的宴饮场景,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代仇英《春夜宴图》表现的市井风情,直到现代齐白石的虾蟹和王憨山鱼虾,栩栩如生、妙趣雅致,无不为人们津津乐道。杜甫和苏轼反映饮食文化的诗文超过三百篇,杜甫朱门酒肉臭、路上冻死骨成了千古名句,苏轼的“东坡肉”和柳宗元的永州蛇家喻户晓。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曾多次提到过中国饮食文化。杂交之父袁隆平解决了世人的吃饭问题,功誉全世界。

    如果说“食”是偏重物质层面的俗文化,那么“茶”则是着重于精神方面的雅文化。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人民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待人接客方面有许多讲究,形成了以茶敬客、以茶会友的习俗。从前订婚时男方需给女方送“茶礼”,即取茶树种茶下子和不能移栽之意。宋时朝野盛于饮茶,促进了宋瓷的发展,于是便有了影响后世的宜兴紫砂壶和海上“丝绸之路”,茶叶与陶瓷、丝绸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出口产品。可见茶文化的兴盛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社会安稳有很大关系。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那清脆悠扬的驼铃声和香气飘逸的芳香,促进了中外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演绎过多少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

    休闲时光,邀上三两知已煮汤品茗,那或浓或淡飘渺茶香,使人淡定于斗室梵香轻吟,感受到茶即儒,品味的是儒家的内省亲和及“茶礼”的内涵;悟到茶为道,雅尝出茶的意境和“茶艺”,若是品出茶似佛,追求的是佛的崇定内敛,得察出了“茶道”。有人说“独品得禅,对品得趣,众人聚品得慧。

    最近有缘与一位茶艺老师共事一月,她的含蓄温文和眼神手法,使我对茶艺的了解定格于她那举手投足之间。特别是她冲泡功夫茶的过程,尤觉是一种艺术享受。她用清清泉水洗净茶客世俗凡尘和躁动烦恼,让茶客祥和宁静,品茗茶的温馨喜悦,从火相水雾中感悟人生的短促和生命的价值。什么银河飞瀑、风吹浮云,法海听潮、荷塘闻香,玉树移壶、行云流水,令我们如痴如醉,内心升华于世俗之上。佛香飘渺,什么奔波之劳、商海之苦、居家之忧,荡然无存,心境沉醉于那一汪翠缘宁静之中。窗外的繁华如流、灯红如织,似乎与我们渐渐远离而去。

    时下许多人都认为“请吃“有点俗,但我们毕竟是凡夫俗子。不管是在外大吃大喝,还是在家小菜一碟,该进“食”时还须“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饮茶呢,可能会依心境而言,独品体味沉思之攸然,众人聚品收获思想碰撞之花。食乎茶乎,既然难得糊涂,且让它糊涂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