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李希圣:才华横溢著诗文
发布时间:2018-08-14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刘风

  d62a6059252dd42a7a2f34d3033b5bb5c9eab8a7.jpg

(李希圣像)    

    李希圣(1864~1905),宇亦园,号小峰.化名小山秉信,涟源市水洞底镇天堂村人。光绪六年(1880)肄业于娄底涟璧书院。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人,次年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光绪二十八年(1902)

  1 1月,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兼编译书局总纂。居京师时,常留。时事,博考古今掌故。深究中外利病,冀有所变通。光绪三十年(1904)4月,呕血而终,享年41岁。著作有:《光绪会计录》、《庚子国变记》、《律例损益议》、《雁影斋集》、《经史文新编》等。

  青春年少“李才子”

  李希圣自小聪颖好学,熟读诗文,过目成诵,挥毫成章。其时恰逢清末,有识之士大办教育,书院盛行,学生除读经史、作诗对外,尚须研读《大清律》,学习时事、艺文和一些西洋知识,如数学、地理等。在这样一种时势之下,李希圣很小就到离家数十里之遥的娄底涟璧书院读书,在此刻苦用功,熟读诗文,象《二十四史》这样的大部头著作,亦已通熟记。十七岁肄业于涟璧书院时,他已是少年饱学之士,以后,虽然遵照父亲的意思,继续学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课程,但对科举考试,他十分反对,常常感叹:“举业之祸世,数百年矣!吾当通经学古,以上跻于作者之林。异时得志,必首议废制艺,罢科举,以除学界之蠹。”他自己也从此进一步博览百家,旁及天文等等。写起文章来,也别具才华手眼,为一般人所不及。所以,当时人便称赞他是“李才子”其时,张亨嘉任湖南督学,他见到李希圣的诗文后,唢喷称奇,很是欣赏。少年李希圣才华横溢的名气,传播远近。

  热心变革献忠诚

  光绪十七年(1891)李希圣考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从此正式进入官场,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居留京师。他进一步留心时事政治,深刻研究中国、外国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希望中国能从中吸取教训,吸收长处,使自己强大起来。

  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被日本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生了戍戌变法运动。面对风起云涌的变革局面,李希圣积极支持和参与,并发表见解:“变法当以理财为本”,并身体力行,写作出《光绪会计录》一书,对政府的财政、赋税,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表示了他对“戊戌变法”的积极响应。

  后来,戊戌变法失败了,谭嗣同等六君子死难,李希圣也很是失望。他感叹说:“当变不变,祸且益亟,终致大乱。”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签订卖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导致列强瓜分了中国。李希圣以位卑言轻、其议不被采纳为憾,对国事愈感失望,便以对历史对国人负责的态度,写出了《庚子国变记》一书,按年、月、日顺序,记叙了义和团运动兴起、清政府政策的演变、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西逃、后又回銮等等重要历史事实,揭露了清廷的内幕与斗争,表现了他的愤慨与痛恨。

  钱基博所著《现代中国文学史》载:“诗有学李商隐者,当推湘乡李希圣,吴县曹之忠两人为著。”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西安,推珍 妃堕井死,李希圣感此而作《西苑》:

  芙蓉别殿锁瀛台,落日鸣蝉尽日哀。

  宝帐尚留琼岛药,金缸空照玉阶台。

  神仙已遣青鸾去,瀚海仍闻北雁来。

  莫问禁垣芳草地,箧中秋扇已成灰。

  才华超群播远名

  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鉴于内外交困的压力,清政府忽又重议变法,表示要废科举、改学制、学习西洋的进步之处,实行所谓“以夷之妊以制夷”的方针。这对少年时期就决心“废制艺、罢科举”的李希圣来说,无疑又是一种鼓舞与驱动。他认为:“变法宜先定宗旨,基础一坏,万事瓦解。”于是,他又立即热情澎湃地写了《律例损益议》,对国家和地方的利弊、古今的法治,作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发表了许多有卓越见识的看法,从理论上为变法打下了基础,很受当时进步人士的欢迎,被广为传诵。李希圣也因此进一步声名远播。

  此时,恰逢思想较为开明的清大臣张百熙任管学大臣。他对李希圣非常器重,热情邀请李希圣协助制定新的教育计划,李希圣便全身心的投入了这一“变法”的新生事物,张百熙所上的章程、奏议,大多出自李希圣的手笔,李希圣也借此表现出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超群才能。

  光绪二十八年(1902),戊戌变法中新设立的废科举的“京师大学堂”恢复,编译局恢复。李希圣即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的提调,编译局的总纂,担当起了建设现代教育、现代文明的重任。

  李希圣亦不负重托,在校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广揽人才,学校办得红红火火。同时,自己也进一步潜心于做学问。研究经史考据,探讨宋明理学,融会贯通程颢、程颐、朱熹、陆机、王夫之一类人物的学问,很有造诣,成果迭出,这一时期他著有《雁影斋集》,收集近体诗:200余首行世,还著有《经史文新编》,其行文精妙,见解新颖之处,颇为后世人所称颂。

  可惜,“自古聪明难寿”,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当李希圣大显身手于教育、研究学问等事业有成之际,他竟因病呕血而死,年仅41岁。

  李希圣死后,京师大学堂数百名师生闻讯痛哭失声,知识界亦为痛失一英才而悲伤。举行追悼仪式时,当时的变法知名人物梁启超、熊希龄等人均亲临奠堂致衷。《娄底市政协文史委〈中国历代名人与娄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