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满室芬芳春不老 ——小记梅山“书痴”杨德湘
发布时间:2018-04-2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袁杰伟

3月24日下午,笔者走进新化县上梅镇崇阳岭资江岸边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里,从一个门栋上到三楼,就发现今年86岁的杨德湘老人这个普通居民的不普通之处:门两边是用竹板刻写的对联“仰怀竹节,坐拥书城”。门额上是“箨斋”两个字,算是杨老给自己居室的命名了。

为什么叫“箨斋”呢?杨老解释说,“箨”就是笋壳,笋初长成时,缺不了“箨”的包裹、呵护,当笋破土而出后,就将一步步落箨成长,箨会慢慢地无怨无悔地落到地上化而为泥。

3.jpg

箨的节操,就是杨老的情怀与追求。

为买好书立遗嘱

杨德湘上世纪50年代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常感自己知识不够,经常买书回来读,书多了,就养成了藏书的习惯。刚参加工作时,杨老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多元,但买书从不吝啬,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书,不管价钱多高也要买下来,有时一本书要花掉10来元钱,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

1984年,杨老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全宋诗》第一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即就要买下来。可营业员始终不肯卖给他。杨老不解,一再追问下营业员道出了苦衷:这套书共有72本,一年出版4本,要近20年才能出齐。营业员担心他买到中途,书没出完就去世了,后面的书卖不掉。杨老表示愿立下遗嘱,如果他书没买完就死了,由他儿子继续买这套书,直到买齐为止。杨老当即把儿子叫来立下遗嘱,高高兴兴把书买了回去。

买不到的书就抄

把藏书当妻子

杨老特别喜欢清代湖南文学家邓湘皋的书,也特别敬仰邓湘皋的为人,认为王船山的学说能成为显学一半功劳要归邓湘皋。他偶然听说冷水江有人有邓湘皋编的《沅湘耆旧集》,便专程跑到冷水江去借阅,但那个人也跟杨老一样,是个“藏了不二嫁”的主,杨老便不断跑到那人家里去抄,抄了近两年才抄完。

上世纪90年代杨老搬过一次家,共32板车家什中28板车是书。杨老的三间房里除了两张床的位置外,其他空间基本上被书占领了。杨老自己买的书,不管别人出多少钱也不卖,他在书房里贴了一幅字:“好书不问价,藏了不二嫁。”他是把书当作自己相依相伴的妻子的。

57岁获大专文凭

立志为地方文献献余热

杨德湘勤勉好学。1985年至1987年,通过两年多的自学考试,他在57岁时获得了自考大专文凭,是新化自考史上年龄最大的自考考生。

1993年5月退休之后,杨老立下誓言:“为乡邦文献迸发余光!”从此,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力读书、编书、著书、买书、藏书、赠书。

杨德湘1959年编《秘书工作手册》,1960年编《新化县情》,1961年编《新化谚语》,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新化县志》副总编,相继参与编写《新化地方电力志》《新化柘溪库区移民志》《资水风光》及近100万字的《新化文征》等。他编著的图书严谨、细致、权威。至今他已独立撰写、参与编纂方志类图书35种共800万字,个人著述19种,400万字,内容涉及史志、诗词、对联、族谱、水利、民俗、历史、军事、文化、旅游等。20多年来,他的“箨斋”成为了名闻县内外的民间图书馆。满室芬芳春不老,独占梅城第一家。他藏书15000余册,门类齐全,品位颇高,包括《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壹是纪始》这样的类书。新化萸江诗社创社社长晏石成称赞他“家藏典籍三千册,胸有文章百万篇”。

“勤”“恒”是他的“成功”秘诀

进杨老的书房,迎面是一个大大的“勤”字,书房里还有一个大大的“恒”字。这大约就是杨老“成功”的原因吧。如此通俗易懂,真正做到可不容易。

许多读书人出了书,往杨老这里送,觉得送到这里可以放心,会有人看。几乎每隔几天就有到杨老这里来“淘书”的。杨老有一个原则:有两本以上的可以相赠;只有一本的,就只能在“箨斋”翻阅。25年来,受过杨老赠书的人数不清,既有本土的文化人,也有北京、上海、广州的博士、教授。有一回,一位新化籍的中山大学研究生回乡,在街边地摊上买到一本杨老编的书,如获至宝,几度请求卖书人带他到杨老家里“淘书”。研究生找到梦寐以求的书后激动不已,请杨老赠送给他。杨老说:“不行,只有一本了。”研究生发现有两本,杨老说:“那本印刷厂装错了。”研究生请求说:“杨爷爷,那您将这本装错的书送给我好吗?”杨老见他爱书如此,慨然允诺。

为爱书者开放藏书

读者考上北大

杨老编书、著书、藏书,逢人就劝读书。为了让自己的藏书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他专门在新化《萸江诗词》内刊上刊登了一则《藏书开放启事》,欢迎广大爱读书的、熟悉或陌生的朋友来他这里读书。当时,科头乡汝溪村一名叫曾俊甫的小学生看到《藏书开放启事》后,来信问道:“杨爷爷,小学生也可以来借书么?”杨老热情回信,表示欢迎。不久,曾俊甫就成了杨老家的常客,他爱书、惜书,还细心地将书的脱页粘好,漏字补上。后来曾俊甫自学成才,还帮杨老编了两本书,他校点的嘉靖《新化县志》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曾俊甫只要发现有关新化的图书,要么不计价钱买下,要么全数复印带给杨老。

新化一中学生欧阳觅剑也是杨老家里的常客,他后来考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也不时从北京买书寄给杨老,每年寒暑假总要到“箨斋”来“淘书”。

在编《新化人物史汇》《新化梅山英烈颂》的过程中,杨老多方核实人物史实,甚至多方奔走,促使有关部门核定史实,为被冤屈的历史人物平反,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杨老坦承,自己所藏之书并未全部都读过,但一生为人处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人说的。为此自撰一副对联,也用竹板刻好:“书有不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近年来杨老决心编一套《新化四库文丛》,目前已出版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