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血性”!娄底核心文化和主流精神的内质
发布时间:2018-04-18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李志和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泛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娄底地域文化的形成,缘于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自然环境,融合了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独具特色。近年来,娄底的本土文化研究者对娄底的文化研究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娄底从纯文化现象来看,有梅山蚩尤文化、湘军文化、娄商文化、血性文化等等。但是这些文化的研究者没有让娄底的文化达到统一,反而形成了娄底文化的分离。到娄底来的人,大多都会避谈娄底的文化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斗争激烈的问题,有点水火不容。比如梅山蚩尤文化就是代表新化、冷江,湘军文化代表的是双峰,娄商文化代表的是涟源,血性文化代表的是娄星区,文化在娄底不是一个文化概念,而成一个区域概念。

其实,如果我们剔除陈见,深入挖掘和提炼娄底多元文化的底蕴和精髓,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血性。

这底蕴的最深层,首先是中华三始祖之一的蚩尤。虽然他是一个悲剧英雄,却是一个永不臣服,永不服输,永远打不败,败了不倒威的“战神”。如果说娄底人的血性,蚩尤就是血性的始祖。

娄底人的血性,后来被曾国藩的湘军发挥得淋漓尽致,又被罗辀重引入陶龛学校作为校训来教学育人。在晚清和民国初年,成为一种特殊的湘中乃至湖南的民气和士气,被国际观察家和中国知识界寄望为“中国的普鲁士”。确实,从晚清到民国,乃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湘中娄底涌现出了许多血性男儿和女中豪杰,他们为自己所信奉的主义敢担当,能吃苦,不怕死,把娄底人的忠义血性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们铸就的铁血娄底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但血性要有义理来约束。血性说到底也是一股气,所谓血气方刚。湘军儒将罗泽南投笔从戎前是一个教书先生,他认为“天壤间以气坏事者最多,非气之为害,由无义理制之故也。”要把血性修炼成义理,从而形成一种文化品格,内化为人格,用湘军名将刘蓉的话说,就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三语皆毅然有以自立。”用曾国藩的话说,则是“益自刻厉,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血性加义理,是曾国藩的湘军勇毅精神的源泉。后来娄底人在辛亥革命、抗日救国等历次社会变革中,都勇于为国家、为民族献身,也是血性加义理的精神人格使然。

也许有人会担心,在当今提倡血性与时代不符,容易造成意气用事,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安定。其实,这是对血性的粗浅理解,下面借用罗辀重在《陶龛的校训———血性》一文中所作的解释:

“血性”是什么?孙中山先生所称许之吾国固有之美德“信义”二字,实可以包括下来,现在可分做两方面来讲:

“血性”是要“诚”而“愚”的。就是血性的人,非常本色,非常老实,一是一,二是二,心地光明,行为正大,决不虚伪,决不扯谎,决不欺诈,决不取巧,决不做阴谋;做错了事,能自己承认,决不嫁祸于人;答应人家的事,决不失信,决不失约。这不是“信”是什么?

“血性”是“为他”而不是“为己”。就是血性的人,富于牺牲的精神,见义恐后,见利恐先,能刻苦,肯负责,对公家的事,能尽心竭力去做,他人有急难时,能尽力去救助;只要是信之所在,仁之所存,便一往无前,赴汤蹈火,百折不挠,决不畏难,决不退缩,也决不怕失败。这不是“义”是什么?

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认为,在娄底传承“血性文化”,弘扬“血性精神”,是完全站得住脚的,也能被全市各县、市、区人民所认同、所接受。尽管我市已经提炼出“坚韧、勤奋、尚德、自强”的娄底精神,但总觉得很泛泛而没有特色,不如“血性”二字响亮、直观和准确。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已成功获得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极大地提高了娄底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因此,时任市长易鹏飞在娄底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文化融城”、“增强娄底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作为娄底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豪感”。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传承娄底“血性文化”,弘扬娄底“血性精神”,将其融合于娄底的旅游品牌打造之中,此正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