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探访乡村放映员肖毅斌 教书放映两不误
发布时间:2011-11-04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李响炮 廖小红 吴娜君 彭瑛
    近年来,娄底市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娄底农村数字电影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筹划和推广,已在湘中大地落地开花,发挥着文化惠农的辐射效应。

    10月20日,记者来到了娄底市娄星区的“西藏”——双江乡。双江乡境内多丘陵山地,分布在洪家山森林公园内的村民就有万余人,占双江乡总人口的2/3。在那里,记者采访了乡村电影放映员肖毅斌。


    乡村电影放映员肖毅斌

    放映电影教书育人两不误

    与相比荧幕上那些正面和反面角色来讲,真正的幕后英雄却是几十年如一日,来回穿越崇山峻岭的放映员们。娄底市娄星区双江乡的肖毅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一员。

    当记者前往拜访这位电影的放映员时,他正在给学生上课,原来肖毅斌不仅是乡村电影放映员还是一所初中学校的地理教师。当记者问到放映电影是否对教书有影响时,肖老师说,这对教书没有影响,他放映电影都是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他教的班的课程,在全区同年级每次统考中,都是荣列全区第一、二名。这点,我们在学校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证实。校领导说,肖老师有着30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经常都是让肖老师带一些差班,只有让他带才能带成先进班,学生们都很乐意听肖老师讲课。

    我们的不请自来,给肖毅斌老师带来了不便。肖老师的数字电影放映机放在电影公司升级拷影片。当我们说明来意时,热情的肖老师马上掏出手机向公司申请先借调一台机子,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受欢迎的乡村电影放映员


    肖毅斌在村民的协助下挂幕布


    肖毅斌正在作放映前最后的调试

    通常在放映之前,肖老师都会跟当地的村委会取得联系,事先通知村民过来看电影。在双江乡方石村,村民们并没有让他失望。由于天公不作美,天空中飘着绵绵细雨,放映场地只好由露天改为室内,村委会办公楼成了临时“电影院”。

    10月,天黑得早,还不到晚7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当肖毅斌赶到放映场地时,已经有五、六十人在等候了。

    “肖老师,你来啦!吃了饭没有?今天带了什么好电影来啊?”

    “肖老师,今天的片子好看吗?上几次放的可都不错啊!”……

    “老人和小孩都会提前半个小时从家里搬来凳子、椅子等待着影片开始,这次在村活动中心放映,不需要带凳子。还有一部份农民刚从地里干活回来,要等吃饭洗漱换身干净衣服后,再会来看。”尽管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但聚在一起看电影的情结依然那么浓厚。


    村里条件好了,水泥马路修通了,肖毅斌的桑塔纳可以直达放映点了  


    一杯热茶,温暖心田。电影放映前,村里大婶都会为乡亲们倒上一杯热茶 

    不辞辛劳的放映员肖毅斌

    肖毅斌除了白天教学外,还有一个任务是每年放映360场公益免费数字电影,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需放映一场。双江乡属于典型的山丘地带,村落分散,很多村子驻扎在半山腰,肖毅斌省吃俭用自掏腰包购买了一辆桑塔纳,尽管如此,驱车前往那些村庄都要四、五十分钟。

    “360场电影,看上去每天都要放映,实际上每个晚上可以放两场,也就是说只要180天就可以完成任务。下午5点准备出发,6点到达放映地点,吃完饭后摆好机子,扯上幕布,差不多7点就可以正式放映了。”晚上要放两场电影,肖毅斌不得不下午5点就准备出发,好在热情好客的乡亲们早已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村里放的电影多数是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题材的电影,也有《功夫熊猫》、《建国大业》这样的新片。“对于老同志来说,老电影让他们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是如何奋斗的。但是青少年更倾向于现代题材的电影。除了电影外,还有故事片和科普知识等节目,村民完全可以从中学到安全用电、科学种养、致富信息等知识。放映三个短片算作是一场电影”。  

    两场电影放映结束之后常常是十一点多,村民们搬着自家椅凳回去睡觉了,但肖毅斌还要整理器材,装上车回家。肖老师说,回家是家人最担心的,好在双江乡村村通公路,但崎岖的夜路还是感觉难走。

    “电影不同于电视,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所以农民喜欢看。”对于放映电影,肖毅斌有着深厚感情,“我以前是学区电影放映员,国家实行‘送文化下乡’后成为了乡村公益电影放映员,那时用的是胶片机,2008年后,政府给我们每人配了台数字电影放映机,以前每次出来放映,都随身带着本子记录,现在改放数字电影后,每台机子上都装有GPS系统,每场电影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会有精确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