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建设“小桥流水绿满眶”的美丽乡村 ——对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升扶贫成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29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张东红

  近年来,娄底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效果喜人,不仅一大批贫困人口脱贫,相当一部分人还已致富。让脱贫的人群不再返贫,提升他们的致富能力,加快发展产业带动休闲旅游既是当务之急,更是必由之路。

  11月27日,娄底市委网信办组织部分网络正能量人士,深入到双峰县梓门桥镇、娄星区双江乡等乡镇的4个村,开展“见证扶贫的力量”网络正能量骨干走进扶贫村察访活动。通过实地查看、与村里群众交流、听取县乡村扶贫干部介绍情况,对娄底市脱贫攻坚工作有了一定了解,既受到了很大鼓舞,也有一些感悟。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是加快精准扶贫步伐,致富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以农村产业发展带动新型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是确保广大贫困人口由脱贫向致富转变的关键措施。

  一、突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休闲生态农业精品

  美丽乡村建设要突出传统文化精髓。一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新农村大公园。三是要展示文化传承。要坚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引导群众建设传统的居住房屋,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克服在建房屋中“茶色玻璃瓷板墙,不中不土也不洋”的陋习,建设“白墙青瓦红漆窗,小桥流水绿满眶”的美丽风景。

  美丽乡村建设要突出生态休闲旅游。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对农村的危房改造、搬迁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视觉美观、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要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乡乡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娄底市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精品旅游休闲基地。要突出“宋、明、清”格调的农家小院建设,让休闲人群在农家小院体验农村新生活,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可食可宿。在山山水水的改造上,要特别注重自然性的修饰;对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地方风貌和地域特色。

  美丽乡村建设要突出“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风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农村大公园理念,建设水果公园、油菜花公园、红薯文化园等特色生态公园。

  美丽乡村旅游要突出消费平民化。在吸引旅游人群的价格设计上,一定要定好位,突出平民化消费,把消费人群定位在普通工薪阶层,做到物美价廉,人人都消费得起,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休闲旅游消费,从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挖掘历史文化故事,打造生态休闲文化品牌

  组织编写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发动写作高手,写历史上娄底的神话仙侠武侠小说,把娄底的乡间传闻、地名故事与当前的风景区、生态休闲旅游融入进来,通过网络的传播,以此为基础,设计风景区、农村生态休闲旅游地的仙侠武侠传说景点,吸引“远方的客人”来娄底休闲旅游消费。

  组织网络大V传播传奇人物与乡村美景。娄底历史上,名人辈出,贤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民主革命家陈天华、“烧车御史” 谢振定、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蔡和森,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蔡畅、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李聚奎等等,可以组织网络大V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微电影等多种手段传播传奇人物,介绍娄底美丽风景、特色农产品,扩大娄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融合资源加大旅游商品开发。从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方面入手,推进旅游与生态文化、城镇、农业、工业等融合发展。如将梅山文化作为发展旅游的生命之源,深度传承与保护利用;挖掘傩戏、武术、山歌、饮食等独特的民间文化;把蔬菜、红薯等农产品深加工、辣酱、豆腐、腊肉、田鱼、溪砚、米酒、水酒等特色农产品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去,形成旅游产业链条,提高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三、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打造生态休闲旅游链条

  娄底自然资源丰富,有名山、名水、名洞,人文资源也有着良好的底蕴,有名迹、名人,属于旅游资源密集区和高品位区。在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旅游风景区的同时,将农村生态休闲旅游纳入规划中,必将进一步刺激旅游业新增长点。

  全面推进农村生态休闲旅游景点建设试点。生态农业旅游不同于传统农业,也有别于休闲旅游业,它立足农业,注重农业的循环利用开发,发挥生态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在经营形式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服务等全面融合,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建设。因此,要根据各县市区的不同特点,在每个县市区确定5至10个村开展试点,在试点中,要突出县域特色,不搞千篇一律。

  以乡村旅游成片连线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合乡村景区资源、农业产业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最美乡村成片连线,强化通景公路沿线的洁化、绿化、美化,大力培育农家乐综合体,加快形成乡村旅游集群。充分利用娄底市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一批集休闲、种养殖、避暑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纳凉基地。要搞好规划,科学引导,克服同一地区农业旅游产品雷同化的倾向,避免盲目开发;要整合资源,有效地利用地方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的营销推广。

  不拘一格在创新中推动农村生态休闲旅游。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发展模式,并进行不断的创新。按经营主体的不同划分,推行村两委主导型、村办旅游公司主导型、“公司+农户”型、“公司+旅行社+农户”型、“农庄+农户”型等等,用各种方式推进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乡村脱贫攻坚,带领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