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湖南日报 | 娄底:引才 引领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2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俊 马翔

1551053832(1).jpg

  引才 引领发展

  ——娄底实施“湘中英才聚集工程”纪实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俊 见习记者 马翔

  一座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传统工矿城市,如何实现“开放崛起”“加速赶超”?

  新春伊始,娄底市持续发动科技人才“引力波”,全市400多家企业施展“浑身解数”,招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科技人才,打响了一场人才“抢夺战”。与此同时,娄底启动“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人才行动计划”,向全国吸纳高层次人才以及各类高端人才、技能人才。

  近年来,对接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娄底持续实施“湘中英才聚集工程”,引进大批科技人才、留洋专家、科技带头人、“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科技人才,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创新创业的急先锋。

  依靠人才,创出一番事业

  2月18日,双峰县印塘乡嘉园村的稻渔葵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李剑辉和朱红卫正对鱼苗进行取样检查。黝黑的面庞、沾满泥巴的裤腿,浑身充满着酸酸的汗臭,两个人看起来更像地道的农民。李剑辉说:“作为科技人才,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融入贫困户之中,带领大家奔小康。”

  依托科技攻关,嘉园村的稻田开启了“四季养鱼”模式。去年以来,两名科技特派员在基地开展了20多期稻渔综合种养培训班,1600多人得到水产养殖指导,1000余人实现再就业。

  在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工作中,为解决技术、市场、产业等问题,娄底广发“英雄帖”,邀请在外的娄底籍专家回家乡兴业,创出一番事业。

  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昆玉以省级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回到家乡冷水江,支援农业发展。3年来,他从技术培训和项目申报等方面,带领光明村贫困户发展黄桃产业,去年产值近300万元,514名贫困群众获得分红,8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2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吸引我回来的,不仅是科技特派员的创业鼓励政策,更重要的是能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刘昆玉带领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硬是在荒山野岭上培育出一个拳头产业。

  目前,在娄底的田间地头,包括科技特派员、“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科技人才、农业科技专家在内的200余名专家,奋斗在农业生产一线,为贫困户送技术、送项目、送点子。

  引进人才,振兴一片产业

  突出“高精尖”,“缺什么、补什么”。娄底引导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向重大项目和优势产业聚集。

  去年7月,娄底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面向全社会引进145名高层次人才,充实医疗、科技、教育等行业。“十三五”期间,娄底共安排1亿元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培育,鼓励和扶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2月19日,新化县美程陶瓷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一个个精致的温控器陶瓷开关盒正打包装箱,它们将被应用于汽车、高铁和飞机。公司董事长方豪杰,是新化县引进的电子陶瓷科技带头人。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干压成型”技术,将电子陶瓷产品的耐磨、抗压、韧性大幅提高。新化的电子陶瓷,从简单的“水龙头阀片”升级为汽车刹车片、手机外壳、传感器、继电器等产品的替代元件。

  生物科技专家肖业成,携研发团队回到家乡,成立康麓生物科技公司,所研发的柑橘类综合利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印遇龙院士携手双峰县伍星生物公司,研发硫酸软骨素,成功向印度输出技术;硅化物行业资深专家胡湘仲,创办三A化工企业,生产的超细二氧化硅畅销国内外市场,掌握着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科技人才释放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如今,在娄底研发的生物医药技术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花结果,研发的汽车板装配到了世界一流品牌汽车上,生产的新型建筑材料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使得娄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向着“高精尖”领域强势进军。

  留住人才,开拓一方天地

  “越是贫困地区,越需要留住人才。”新化县副县长文瑾,是娄底“人才回归”的响应者。作为科技型管理人才,这位年轻的博士从高校科研岗位回到国家级贫困县新化县,引领科技工作。

  近年来,娄底建立了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建立柔性灵活的“人才绿卡”制度;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保障科技人才在住房、医疗、落户、子女就学、职称申报、解决异地分居等方面享受到高效、便利的服务。

  娄底的高层次人才,除正常的工资、福利待遇外,每月还享受生活补贴;服务满5年后,再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次性补贴80万元;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一次性补贴40万元;对优秀人才和专门人才,一次性补贴20万元。

  对于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博士王裕勤来说,娄底市委书记李荐国就是他的“伯乐”。引进回娄后,李荐国多次登门看望,与他促膝长谈。通过潜心研究,王裕勤填补了娄底地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空白,每年成功救助1000多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00多位急性心梗患者重获新生。“个人的发展就像庄稼的成长,是需要土壤的,娄底这片土壤非常适合我。”王裕勤感慨。

  近年来,娄底累计引进高新技术人才458人,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341项、项目资金近3亿元;建立决策咨询制度,聘请7名娄底籍院士担任科技顾问,69名专家担任科技咨询委员。同时,强力推动校企共建,已有3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5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攻克核心关键技术130余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