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化:梦境田坪 烟雨廊桥故事多
发布时间:2014-04-21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康飞龙 邱向明 康动风
 

图为油溪河建军峡谷。


图为龙潭桥远景


图为龙潭桥近景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讯(康飞龙 通讯员 邱向明  康动风)梦里无数次来到这样的古镇,醒来却又什么都留不住,这一次,一连数天,从早到晚,我天天待在如梦如幻的田坪镇,看日出、日落、点灯、礼佛……一一被我尽收眼底,每天重复着这一切,我却总也看不腻。

    田坪镇位于新化县东北部,与涟源市、安化比邻 ,距县城50公里,有高等级油路与县城相通,距207国道27公里(另有一条在建新高速擦肩而过),油溪和苏溪日夜不停地流淌,滋润着两岸的山水人文,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的独特魅力。在清代进士、湖北巡抚罗绕典的诗词中,田坪是“山外有溪横玉带;门前无地不金沙”,一个陈满金玉的好地方,翰林李郁华也在此留下墨宝。

    田坪镇的山水洞壑,桥亭庙廊无不彰显她独特的魅力,这里民风敦朴,风俗奇特,“一脚踏三县”,当地村民形象地说:“早晨牵着牛在三个县遛一圈,大早回来吃早饭!”还有一块益阳的“飞地”苏和村,让田坪更充满神奇……  

    官帽山春晓

官帽山上杜鹃花开得正艳 

    这是一个万物苏醒的季节,记者来到了该镇的纱帽冲纱帽山,该村因为有一座山远看神似古代乌纱帽而得名,纱帽山又称官帽山。

    兀然而起的纱帽山,让我们增添了些许爬山的难度,走上纱帽山,必须从村活动中心前面的小路攀爬而上,这是一条幽静的小径,满山的映山红与桐子花开了,娇媚而温馨。

    往上走200米,是一个马鞍形的山脊,山势越来越陡峭,往山上看,高峻接云天,往北面俯瞰,千万大山惊天动地地朝远处铺去,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3华里长的山谷因为少水,凭添了此处的伟岸和粗犷,让人想起蚩尤大战黄帝的北方古战场,金戈铁马声四起,气吞万里如虎……

    沿着映山红铺就的花路,模特小罗脱去了高跟鞋,穿着村民家里借来的解放鞋,步履轻盈,高兴得像一只满山跑的小鹿,粉脸,比映山红还要娇羞。

    “这是一个溶洞,我爷爷他们放下去几十米的箩索,放人下去寻水抗旱,还是没有到底,有人倒了一箩谷糠,2天后,谷糠在很远的油溪河里冒出来……”该村村支书介绍。记者走近一看,小土坪里确实有一个溶洞,洞口有缕缕地气冒出,吞吐出凉气。

    终于到了官帽山山顶,“富人刺花”在岩石上,一排排黄灿灿得如青春往事,“朝远看,可看到安化梅城,涟源伏口”,山下梯田层层叠叠,远山连绵起伏,马路如飘带绕在山间……

    “秧田里扯秧叫秧苗,
    插到田里叫吴蔸。
    姐在屋里叫满女,
    嫁到人家叫堂客……”

    突然,婉转凄然的山歌从山谷里袅袅飘来,从远古屈原巫味的《离骚》中飘来,一种揪心的痛楚拌了诉求,在桐子花蕊里滚了一圈,带了香味。

    ——在“华天”红地毯上走T台的美女们,你们听到了吗?

    轿顶岩烟云


图为轿顶岩


图为抬轿的“轿夫山”

   “有官帽就应该有轿子,这是官们的交通工具。”高手在民间,村里的负责人说完,他指着一座从平地拔起的危峰,从山脊往下看,危峰成了一顶古代的轿子了,他们称轿顶山。

    山下的山歌还在唱,这是放羊老人在唱,他每天面对的是牛羊马匹等,美女来了,他会停止“歌颂美好的幸福生活吗”?

    显然,会唱“你的微博里面美女这么多”的模特小罗,是不敢与山歌王子搭腔的,他的山歌比岩山还多。

    是的,放羊老人的背景就是顶天立地的天然岩石屏风,赐予了他无穷的力量。请看,从轿顶山开始,就是一曲山势雄洪的大合唱开始了,一排排,一座座铺天盖地、排山倒海般而去……

    岩石呈黄白色,层层叠叠宛如万册、千册发黄的线状书码放在此,陈述着远古的故事。记者一行在这峡谷中缓缓穿行,去穿行一段远古的时光,石头是动态的,鲜花是静止的,静止山羊的喵喵叫声凝固在万丈峭壁上。峭壁上爬着无数的藤蔓,枯老的藤蔓开了紫色的花,年年岁岁,岁岁月月,为谁妖娆,为谁相思,太阳都不知道,但藤蔓会记住每一阵风的好吗?

    在这里,你是哲学家,你是书画家,你是考古家。你是人类情感专家……石壁上天然花纹会让你做千百次的解读,石壁上的海螺化石让你感叹天老地荒、海枯石烂的爱情是多么牢靠,而又那么脆弱。

    我们在继续穿行,岁月离我们很远,脚步声很细,很碎。“你看,那不是要把宝剑吗?”放羊老人说。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天地间,若一把威力无比的“宝剑”插在石鞘中,记者仔细一看,有柄、有锋、有尖、有纹饰呢。

    “相传荆轲,刺杀秦王没有成功后,秦王把宝剑封坛于此,再也不要让人动它,一眨眼可就是一、二千年了!”老人说,他有神的眼里满是肯定。

    ——后来许多的义士剑客来此膜拜宝剑,他们看着宝剑着了迷,将官帽和轿子都忘记在这里,他们也再也没有回去了,这世上也就缺少一个个真正意义上的义侠。

    老人往石山一指,你看,他们一个个多么雄壮威武。一到雷鸣电闪的夜晚,义士剑客会拿着宝剑操练的,村里原来的老人说,还听到操练呐喊声呢!

    龙潭桥风雨


图为龙潭桥


静静的油溪河

    山给我们以胆识,水给我们以灵气。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角度,去端详我们的来处。田坪镇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元素。有水就有桥,让我们先去看看龙潭风雨桥吧。

    龙潭风雨桥位于田坪和温塘交界处,始建于清咸八年,为石墩悬臂木结构走廊式风雨桥,长50余米,宽5米,结构精巧,气势雄伟,并巧妙地利用天然河道S形,减少水势对桥的人冲击。

    这些枯燥的数字难以勾勒出一座恢弘古桥的容貌来,倒是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那些细节,让古桥生活在一种如诗如画的意象中。其中,竟蕴藏着一些豪迈之气,一遍遍地沸腾我们的血液……

  相传黄帝和蚩尤大战涿鹿,蚩尤大败。于是蚩尤余部与湘沅之间的南方诸蛮组成“三苗”集团,以雪峰山余脉的大熊山为最后屏障。黄帝自然势不可挡,但蚩尤的“三苗”采取山地游击战,与之抗衡。

    这天,“三苗”被黄帝追到油溪边的龙潭村,河水湍急,无法渡河,黄帝欲置“三苗”于死地。千钧一发之际,从潭中跃出一青龙,飞架在水面成桥。“三苗”顺利过河,从此潜藏于雪峰山中东山再起。

    “为纪念始祖蚩尤,感谢青龙,“三苗”后人以青龙为原型,在河上建一座如青龙外型般的风雨桥……”一位老者介绍道。

    龙潭桥,过去是邵阳与益阳交通的咽喉,是百姓官吏的必经之地。一块块码放在崇山峻岭之间的条石,被人们的双脚磨得溜滑,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是一条古驿道,虽然今天没有多少实用意义了(因为新修了马路,有新的交通工具),但它可以直观地告诉我们,人类在这路上走过了多少岁月。

    大气磅礴的龙潭桥,无处不体现人类建筑史上灿烂的文明。古人似乎不是在架桥,而是将桥当作一个艺术品在研制。桥廊上有骑楼,中部又建一座尖顶阁楼,阁中建关帝阁;通廊两边设有座凳,路人可卧可坐;梁枋上画龙凤花草、太极八卦等彩图;大桥墩为流线型分水墩,可减少流水对桥墩的冲击,石块之间用铁钉铆好。 

    细节打动人。聪明的古人利用桥上人来人往、乘凉歇脚的机会,在通廊上立碑做一些公益性的广告以教化人,其中光绪24年(1898年)立的一块禁碑更有味,碑上刻有“禁溺爱子女,又禁包足”.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生育观的,同时又明确禁止妇女包小脚。这是对妇女的尊重,对妇女解放起积极的意义。

    看着冰冷的石碑,我心中生出一种暖暖的爱意来,心情如桥边田野中红红的草籽花,朝着太阳笑开去……

    在关帝阁的对面,安放着一座约300斤重的石制香炉,显然这是一座带有“消防意识”的香炉。倘若没香炉,关帝的信徒把一炷香随便插在木板间,古桥可能灰飞烟灭。此外,通廊上放置5、6块大石板。能使桥起平衡作用;如果发生特大洪灾,桥不被洪水冲走。

    油溪大峡谷


小桥流水人家


油溪河峡谷的“金字塔”


油溪河峡谷

    油溪因水清如油而得名,她发源于涟源市盖头山,一路温文尔雅,到建军电站处就摇身一变,变了另一种模样:河谷深藏,史料中说,“石岩峻峭,穹嶂参天,束水奔流,而助其湍急”,河岸刀劈斧削,石山高千丈,犹如将士列阵地,沙场秋点兵。

    由于危峰崩石,大小岩石坠落溪谷,满河谷呈万马奔腾之势,让人豪迈之气陡然而生。从龙潭桥步行30分钟,可以到建军电站。建军村原名干塘村,因村中一口池塘而名。一条小石桥穿连了此村,“此处山清水秀,该村中有21位82岁以上的长寿老人。”

    “一江红水浪滔滔,两岸群峰万丈高;三十六弯桥上过,晒谷滩上钓金鳌。”这是哪一位文人的诗句啊,如此壮烈啊。

    而是另一座电站而蓄起了一库的水,长约4华里,一库水成了一段碧玉,置放在梅山深处的河谷里。

    机帆船撞碎了一溪的宁静,突突突的声音在溪谷中盘旋,船剪开了一匹绿色的绸缎。山倒影在水里,树倒影在水里,板屋也倒影在水里。而游客快乐的心则飞上了云端。

    花开了,红的,绿的,蓝的,以及紫的,她们在赶集儿,蝴蝶也来了,连忙变成了花,开在陡峭的缝隙中,灿烂地。

    在杨洪岩坝下,依然矗立着一座风雨桥,它默默无闻看着溪边的一起,迟暮得像一位高深的智者。

    桥边,青龙寺钟声悠悠,香气缭绕,古松苍翠,门口碑文森然,都是清代或更早的碑。寺庙是一位善者,他保佑这里的平安。一有什么痛楚和烦事,人们都喜欢向他诉说。而离青龙寺不远的月华村,也有一座寺院,那里供奉的是同样一位圣神——诸天佛。

    一位哲人说,水创造财富,也带来文明,是的,多彩的田坪,就是因为水的滋润而美丽。

    天台寺佛地

 月华村佛地

仰视天台寺

    水哦,带来文化,当然也包括佛们。天台古寺位于和合桥村的龙头山上。从村民屋后一条石板路可直通古寺。阳光拥簇着满山苍翠,此时陡峭的山径如灰布带般在草木中隐现。天台寺的前身叫阿婆庵,阿婆庵是一个很温馨的名字。一提起“阿婆”,我们就立即想起祖母温暖的大手,暖爱的微笑。

    的确如此,是慈爱的阿婆,为我们构筑了一座历史文化的殿堂。

    相传隋朝,和合桥村阿婆的独子到塞外戍边去了,一去多年杳无音信。而儿媳也思夫心切,最后滴水不进。这可难坏了阿婆:儿子生死未卜,相依为命的儿媳又奄奄一息了。坐在儿媳的床边,看着脸色惨白的儿媳,阿婆不禁黯然眼泪下。

    阿婆于是在堂屋里的观音像前祈祷:观音啊!请你帮个忙吧。

    是夜,观音果真取出净瓶中的杨柳枝,沾上甘露一挥,在空中架了一条大桥,儿媳去了塞外;过不了半年,夫妻双双把家回。阿婆自是欢喜不尽。

    于是发愿广聚善财,数年后在岩头山建起阿婆庵,供奉观音等佛。

    龙头山的高,让我们想起李白“空中闻天鸡”的诗句。阿婆庵现只留有遗址,有细碎的瓦砾和乱石,传递着悠远的信息。

    从遗址到天台寺还要攀爬1华里山路。古寺占地约400平方米,红砖碧瓦,飞檐斗角。中有一天井,正堂供奉着各佛。

    终于到了古寺,有56岁的释光印师傅前来迎接记者。边喝香茶,边听他讲古:相传乾隆七年,乾隆微服下江南时游历阿婆庵,并留下“天台”两字墨宝。在寺外一山岗上,释光印还能有板有眼地指出:乾隆在山后哪户人家吃了饭,住了宿;在哪个石头上歇脚纳凉。 
  
    乾隆走后不久,清代湖北巡抚罗绕典又来到阿婆庵,不禁被眼前的景致所震撼:只见龙头山蜿蜒东来,茶溪水浩荡北去。山高水长,雾绕岚吹,美不胜收啊!于是吟诗道:

    蛟龙出海至此回,湖湘大地紫气来。

    江山百年有此客,于斯从此唤天台。

    天台寺的确是雄踞万山之首。有寺上门联为证:“八百峰峦斯灵气;三千英杰振雄风。”“看到了吗?翻过那个尖山,再翻过那个更尖的山后,就是安化小淹,那是清代名臣陶澍的家乡。”释光印踮起足跟,指给我们看。

    万里云山入浩歌。龙头山下的茶溪边,民房随意散落着;梯田一层层又一层层,一圈又一圈,朝着群山顶部码去;而一口不小的水塘,如翡翠般镶嵌在梯田中,发出澄静的光影;村民烧山灰的青烟在群山里缭绕,轻纱般缠绵着传开来。是仙境?是人寰?还是佛家圣地?一切幽如梦境中。古寺前,一汪清泉潺潺地流着,似乎在晨钟暮鼓声中讲述着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据了解,除天台寺外,田坪还有云台寺和万龙寺。

    莫道田坪远,江山多胜游。田坪的盛景美不胜书,比如美轮美奂的美女洞,笑傲苍穹的三门石,万山朝佛的佛头山等;四季飘香的擂茶,神秘脱俗的尝新节,多元文化混杂的口音,同姓同源不同地区的“飞地”苏和村等,无不彰显田坪的魅力,他们等待的是游客的新体验和新发现。

    山水秀丽的田坪在县政府“文化兴县,旅游兴县”的号召下,上下一心,认真开展搜集整理、完善保护本地旅游资源的活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瑰宝,将放射出夺目的光环。

[责任编辑:康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