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平安涟源:突出围城天地宽
发布时间:2011-09-1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现在晚上出来散步安全多了,路边的警灯不停闪烁、110巡逻车更是随处可见”。

    “煤矿的生产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矿里已多年没发生安全事故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感受,凝聚着近年来平安涟源建设的心血和可喜的成绩。

    2009年,涟源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先进县市”,2009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省、娄底市安全生产先进县市。回望平安创建之路,涟源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镌刻着使命与责任,都记录着踏实与坚定。

     平安之谋

    “十一五”以来,涟源项目建设众多,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稳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作为曾经的“小南京”,涟源的平安建设怎样搞?

    2006年上半年,涟源市委、政府的领导兵分多路,深入基层单位,走访群众,科学谋划。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平安涟源、和谐涟源”的目标,并且将这一目标写进了市委十届党代会主题报告。市委书记王雄在多个会议上要求,平安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舍得花精力想平安,舍得用时间抓平安,舍得组织人力保平安,舍得安排财力促平安。市长曾益民经常强调,发展和稳定都是涟源的工作大局,要突出涟源创建特色、综合治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晓林常常奔赴创建第一线,和基层干部一起研究制定创建措施。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安监局、市煤炭局等主要安委会成员的领导同志们,身体力行,亲赴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建设平安涟源的决心。

    平安之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信访这三项工作是涟源市委市政府“一票否决”的工作,是创建“平安涟源”的重头戏。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全市综治队伍重心下移, 20个乡镇办都建立健全了综治组织网络和经费保障机制,乡镇建立了综治维稳中心,全市947个村、社区建立了综治维稳工作站、基层创安站、安置帮教站、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等服务管理网络,在9090个村(居)民小组聘请了治安信息员,“以村为主”创建平安涟源的工作模式初步形成。

    为了加强平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划拨专款,创造性地建立了巡逻防控系统、城区电子监控系统、农村和社区警务系统、内部单位预防系统在内的“四大系统”。组建了市巡逻警察大队,招聘专职巡逻队员80名,昼夜巡逻在城区主要街道和重点部位,在打击犯罪、防暴处突、帮助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乡镇、办事处乃至村组建立群防群治队伍,全市活跃着100余支巡逻力量,成为了人民群众踏实的守护神。

    安全第一、安全唯一。涟源是全国58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是全省乃至全国安全生产的重管县市之一,曾经一度是湖南省安全生产的“重灾区”和“高发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负重加压,先后整合关闭煤矿不予利用井筒130个,关闭非煤矿山近40家,创建了5个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14个娄底市示范乡镇, 2009年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4%、80.4%,首次杜绝了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创安全生产历史最好成绩。

    安全生产,重在治本。2009年以来,涟源市共投入10多亿元,对85个煤矿实施了技改扩能,改善了安全生产作业环境。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涟源市煤矿瓦斯监控指挥中心,实行瓦斯监控市、矿两级联网。成功引进湖南省地方煤矿第一个瓦斯发电示范项目,创经济效益近300万元,在全省树立了瓦斯综合利用第一标杆。煤矿企业的集团化、采掘机械化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跃上新台阶,非煤矿山企业率先在娄底市通过五级标准化验收的企业达12家,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明显提高。2009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安全培训班150余期,重点培训了2000多名安全管理人员、1.5万多名从业人员。以每年6月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推动安全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全市上下安全意识逐步加强。

    平安之本

    “平安涟源”创建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信访问题着手,以人为本, 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非正常上访有所减少,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构建了党委政府主导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完善体制机制,投入近20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市接访中心,接访中心实施“部门入驻、联合接访”的工作机制。实行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市接访中心、市信访局“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使市联席会议由原来以协调为主转变为集决策、指挥、管理、协调为一体的组织协调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全面推行市级领导接访制度,建立大接访公示制度,推动大接访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一些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按照“包调处、包接返、包稳定、不反弹”的要求,层层分解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和包案单位,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强化工作职能,大力支持信访部门履行职责,完善了信访部门的政策建议权、改进工作建议权、给予处分建议权。市委、市政府注重研究采纳信访部门提出的政策建议,预防和减少了一大批信访问题的发生,如涟源改制大集体企业职工因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多次越级集体上访,信访部门调研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市委、市政府及时进行讨论研究,在上级没有明确政策的情况下,每年筹资1000多万元,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强化部门联动,信访工作纳入全市“三个文明”目标管理和综合治理考核,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的信访工作奖励基金,在30多个市直部门设立信访办,乡镇(办事处)都设立了信访室,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场所;村组(社区)配备信访联络员、信息员。建立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市信访局和市司法局共同设立司法信访接待室,乡镇(办事处)与当地法庭建立工作联席制度,免费为上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确保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人员稳控在当地。建立了市委督查室与市政府督查室、市纪委与市监察局、市联席办与市信访局“三线”联合督查督办机制,规定初任副科实职干部到信访局担任 2-3个月的信访督查员,进一步加大了信访督查督办力度。

    在致力于信访保平安,防范促和谐的同时,涟源正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动员社会的一切力量投入到平安创建中来。

    平安之魂

    涟源的长治久安,需要一支铁的执法队伍!

    作为创建“平安涟源”的先锋,涟源市政法队伍积极投身到“平安涟源”建设的大潮中,努力锻造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勤政廉洁、甘于奉献的“政法精神”。法院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警”活动,着力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检察院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开展岗位大练兵,争做执法公正的检察官。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局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基层派出所,所班子成员负责辖区一个社会治安乱点,派出所民警联系一个弱势群体人员制度,努力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司法部门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全市信访干部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和“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要节点,强化能力建设,切实抓好确立岗位标准、公开承诺践诺、开展岗位练兵、推行首办负责、组织点评评议等环节,提能力,增效率,正风气,促进素质提升。全市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不整体休双休日,不休节假日,全年的工作时间保证百分之九十五深入现场指导,始终保持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求真务实、争先创优的“安监作风”。涟源全市上下正共同行动,众志成城,凝聚合力保稳定、创平安,共建和谐平安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