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健初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作为县市区一级,必须对照顶层设计,结合地方实际,把改革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既通“天线”,又接“地气”,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
精确对标,确保改革不偏向。娄底市娄星区坚持学深学透中央改革精神,在顶层设计的框架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比如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娄星区人民法院作为非试点法院,没有等待观望,而是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率先全面启动改革,得到了中央、省、市的肯定和推介。其中法官员额制改革采取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深度合作,选拔优秀大学生来实习培训,签约留用培养法官助理的办法,打造了“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的全新模式,在全省开了先河;同时全面实施员额法官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真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精准发力,确保改革不散光。改革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抓住重点、瞄准靶心、精准发力,才能抓得住、抓得实、抓得好。近年来,我们在治安维稳任务繁重、警力紧缺的情况下,努力探索社会治安防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政府减压、政法部门减压、人民群众受益的明显成效。投入1000多万元推进平安乡村电子监控系统建设,采用BOT模式推动城区电子监控“天网工程”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电子监控全覆盖;将基层治安巡逻、物业安保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向社会公开录聘协辅警380名,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2016年、2017年我区荣获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去年以来,我区把区管干部“八小时外”生活纳入干部考察范围,将私德表现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实现“领导干部的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管理就跟踪到哪里”, 探索建立了单位、个人、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动态监管模式,做法经验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推介。
精细服务,确保改革不落空。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阻碍发展的“堵点”、群众办事的“难点”、公共服务的“盲点”,我们不避不让、不推不卸,勇于创新、勇于突破,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全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国率先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贷”,为没有缴费能力的被征地农民提供信用贷款,专项用于缴纳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不用抵押担保,不用缴纳一分钱,贷款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每个月扣除本息后,还可以领取404元到858元不等的养老金,目前共有9880名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办理“农民养老贷”,深受群众欢迎。在化解城区大班额这个热点问题上,我区投入4.5亿元,新建学校3所,改扩建学校14所,新增学位15500个,实现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班额新生60人以下的目标,被省委、省政府认定为教育强区。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区全面开展“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为12万余名群众和16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全部建立“健康档案”。
(作者系娄底市娄星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