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双峰县印塘乡盐井湾村“再生稻+油菜”示范基地,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再生稻。李建新 摄
曾玉玺 欧阳海希 李茜 朱鹤然
涟水奔涌,良田纵横。位于湘中大地的双峰县,是我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县。初冬时节,走进双峰县,农户在“碎片化”的田块间劳作,培肥地力,储备来年增产的“营养”;不久前收割完的粮食种植示范片,已种下油菜,播撒来年丰收的祈愿。
3月19日,双峰县荷叶镇清泉村的集中育秧点,农民在使用简易播种机播撒早稻种子。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双峰县坚定不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狠抓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严守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强化科技支撑,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农收入稳定增长,先后14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或“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县”。
端稳“饭碗”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抢抓农时,不误时节。在双峰县锁石镇万亩油菜种植基地,优质稻刚刚收获,油菜已经播下,长势喜人。近年来,双峰县大力推动稻油轮作,完成稻油轮作示范面积4万亩,政府统一供应种子、肥料,建设稻油轮作示范片29个,带动全县油菜生产面积超过20万亩,覆盖全县16个乡镇,助力粮农增收。
4月20日,双峰县永丰街道金田村,农民驾驶插秧机插秧。
稳面积、提产能,双峰县多举措端稳手中“饭碗”。该县通过积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粮农“种好田”“好种田”。
今年,双峰县继续稳步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30亩以上种粮新型主体面积达33.59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1.61万亩。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省、市、县三级联创活动,全县现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服务专业户1127个,省级示范中心1家,市级示范服务组织8家,全年水稻服务面积达320万余亩次。在全县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民合作社中确定328个主体开展专业化集中育秧工作,全县共发展浸种催芽服务12万亩、大棚育秧服务10万亩、机插机抛服务4万亩。
6月6日,双峰县井字镇黄牛峰村,农技员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让农民“种好田”。双峰县持续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实施修复机耕道、完善灌溉沟渠、山塘防渗护砌等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全县已先后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9.8万亩。
在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小农机”,破解田块“碎片化”难题,让农民“好种田”。双峰县引导本地农机企业研发推广适应丘陵山区耕作特点、覆盖农作物种植全链条全环节的小型农机,完善农机技术服务培训体系,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23%,较上年提升1.06个百分点,机收平均损失率为2.785%,远低于现行作业质量标准。
双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谢联宇介绍,今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8.4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52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实现稳中有升。
扛起责任
耕地抛荒标本兼治
“以前这片农田上都是碎石,想种不能种,实在心疼。经过治理,现在‘废地’变良田。”永丰街道洋荆村,种粮大户贺春红说。年初,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流转了40余亩撂荒地进行复垦复耕。
为顺利复垦,永丰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文祥,三天两头往贺春红承包的地里跑,提供技术指导。“仍有土壤肥力低的问题,我们正在商讨对策,赶在冬休期培肥地力。”李文祥说。
近年来,双峰县把治理耕地抛荒作为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基础工作来抓,近三年累计消灭抛荒地7.587万亩,整治的抛荒耕地复耕复种产达100%。
8月13日,双峰县荷叶镇白泥村,农民驾驶微型收割机收割中稻。
双峰县通过落实党政同责,建立“县级领导挂片督导、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责任清单,以网格化管理促抛荒治理,建立“网格指导员(联村工作组)包村、网格长(村支书)包组、网格员(组长)包户”责任落实机制,全方位摸清底数、整治抛荒地;充分利用村村响、电子屏、小视频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广泛宣传遏制耕地抛荒相关政策;近三年累计整合资金4100余万元,专项投入抛荒整治,确保耕地抛荒治理落到实处。
为实现耕地抛荒标本兼治,双峰县以村为单元格建立抛荒台账,实行“销号制”管理;对抛荒地复耕因户因田施策,推广“引导流转、代耕代种、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有效服务模式,以减免租金、援建水利设施和机耕道路等方式,鼓励种粮大户流转抛荒地,采取专业化复耕、社会化服务方式,引导农户复耕复种;将耕地抛荒整治成效列为粮食生产先进乡镇(村)评比的重要依据,将整治成效与资金安排、项目实施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挂钩;落实奖补政策,坚持“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精准发放地力保护补贴。
多项有力举措落地,“沉睡”耕地焕发新生机。
强化支撑
多措并举保障丰收
“晚稻生长的关键期,正是旱情最严重的时候。多亏用活有限水资源,村里的千亩双季稻生产示范基地迎来了丰收。” 洪山殿镇洲上村村民说,为抗旱保苗,该镇党委书记彭赛和村里多次商议抗旱方案,想方设法蓄水管水保水,最终保住了丰收的“希望”。
8月19日,在双峰县永丰街道泥湾村,中稻陆续成熟。
前期,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带来旱情。从6月份开始,双峰县各水利工程就统筹防汛与抗旱做好蓄水工作,今年全县水利工程最高蓄水量达到1.76亿立方米,较往年多蓄水1000万立方米;各乡镇和中型水库管理所严格执行灌区抗旱调度方案,及时开展疏浚堵漏工作,旱情相对严重地区实行引水、找水、节水并举,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设立620万元专项资金,对抗旱打井实行以奖代补,8月以来,全县打新井和修复老井共计758口,新增供水量26万方,有效保障6.8万人的饮水安全和2.9万亩农田的有效灌溉。抗旱举措及时有效,保障了该县今年粮食生产继续稳中有升。
9月14日,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永丰街道泥湾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中稻。
抗旱工作中,双峰县农业部门成立8个抗旱小组,每天有30多名农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进行督查和技术指导。这些抗旱小组是一支支农技“尖兵”,旱时协助抗旱,平时指导农户科学种田。
“每到春耕、双抢和水稻生长关键期,农技或农机专家便主动上门服务,我们种粮不用愁。”双峰县杏子铺镇龙返村种粮大户胡永贵说。
早稻集中育秧、病虫害防治、抗旱保苗、化肥减量增效……处处都有农技专业人才的身影。围绕提升粮食科技水平发力,实现“藏粮于地”,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民以食为天”。富饶的双峰大地上,刚刚迎来丰收喜悦,端稳“饭碗”,扛起责任,这里的田野间蕴藏无限生机!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11月28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