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抛荒村”变成“鱼米之乡”
发布时间:2018-08-1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俊

  周俊 邹娜妮 曹健领 王玖华

  车行在蜿蜒的水泥马路上,一栋栋小别墅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成片的向日葵迎着朝阳……8月13日,走进双峰县印塘乡嘉园村,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景象次第展开。

  3年前,该村是一番截然相反的景象。村党总支书记邓建雄介绍:“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80%的田土抛荒,10余口水塘变成了臭水池,看得人心里发慌。”

  “现在,荒地重新种上了庄稼,池塘里鱼儿扎堆,不仅通了马路,就连环境也大为改善。”走在田垄上,邓建雄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向日葵感慨万千,“乡村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

340A0023_副本.jpg

  变化从对口帮扶单位双峰县委统战部为嘉园村制定的“农业+旅游”发展战略开始。

  “村里有耕地1919.3亩,水源充足,农业基础很好,主要是没有一个产业把资源发挥出来。”乡党委委员唐育松说。为此,帮扶干部利用统战优势,依托“同心美丽乡村”创建契机,引导非公企业双峰招通农业开发公司,带动村民们改革种养模式,发展“稻-渔-葵”立体农业。

  2016年,招通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立1060亩的“稻-渔-葵”综合种养产业园。产业园与村里签订合作协议,引导9个组920人就业,帮扶贫困户56户158人。如今,已打造出鱼香米、稻田甲鱼、稻花鱼、葵花油四大绿色产品,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水田里种植优质稻谷,周边开挖沟壑养殖甲鱼,田垄和旱地穿插向日葵。放眼望去,稻浪之间点缀着一串串“小太阳”,不时有甲鱼爬出沟壑吞食蚊虫,俨然一幅生态画卷。

340A0017.JPG

  “我们都是原生态种养,米可以卖到每公斤36元,甲鱼每公斤240元,葵花油更是抢手货。”公司总经理胡爱兰说。去年,产业园产值达到786万元,利润达200余万元。

  产业园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工,产业园给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参加产业园合作的村民捧起了“绿饭碗”,按照每亩每年400元租金标准流转土地,年底有分红,劳动按100元每天计算工分,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

  从生活“捉襟见肘”,到现在“腰包里有了闲钱”;从遍地抛荒,到鱼米之乡,嘉园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实现了蝶变。目前,全村120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0360元。参与发展“稻-渔-葵”立体农业的158名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突破了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