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警务中心”
——冷水江市公安局构建社会治理创新大格局纪实
谢继长 谢立松 李亮
12月20日,在冷水江市公安局安保维稳“百日会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放管服”改革工作的系列创新举措,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冷水江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深入推进“放管服”工作中,冷水江市公安局打通部门壁垒,以实现“城市更便捷、乡村更安全”为奋斗目标,在全市范围开展社区警务机制改革、“一村一治安队”建设等改革工作,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模式,让每个社区警务室成为社区群众家门口的“政务中心”、治安队成为当地村民家门口的“安全中心”,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工作水平,形成城乡统筹共建的社会综合治理新格局。
该项工作也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关春等省市各级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并给与肯定,娄底各市直单位负责人和县市区主要领导统一组织观摩,社区警务机制改革被评为2017年度娄底市优秀改革案例,并作为“放管服”工作典型上报至湖南省深改办、中央深改办及中央办公厅予以推介。2018年8月23日上午,湖南省公安厅在冷水江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推介冷水江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机制改革举措,并得到了副省长、公安厅长许显辉等领导的批示肯定。2018年12月,在全国第四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果展上,冷水江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单位。
破局,打造“5分钟”社区警务平安圈
过去,社区警务室往往只配置了一名兼职民警,没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和工作权限,不仅需要在社区承担计划生育、社区调纠等事务,还要参加派出所的值班备勤及案例侦办,而警务室往往又是设置在社区办公楼的偏僻角落或高楼层联合办公,门口加挂着杂七杂八的工作牌匾,群众前去办事往往是“看不到人、找不到地方、办不了事情”。
冷水江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在湖南省率先推行社区警务机制改革,推陈出新以“巡查、管控、服务”为设计职能,在城区每个社区的中心地带临街面全部建成网格警务室,按照服务窗口、调解室、指挥室、值班室四个功能区的标准进行全面提质改造,按需添置了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设施,实现了互联网、公安内网、天网视频和社会监控“四网统一”。每个网格警务室按照“2+6”模式,配备2名专职民警和6名协警,警长和民警从退线局领导、中层骨干及新录用民警中挑选,在民警职数不增加的情况上,盘活用好现有警力资源。
网格警务室将社区分类分层次划分为多个警务网格,绘制详尽的社区网格化警务实战图和电子地图,将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治保人员等吸纳为社区网格员,承办网格单元内治安防范、信息采集、重点人员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巡查管控工作,建立了“大网套小格、一级包一级”的治理模式,实现“提栋知户、提户知人”的工作效果。警务室专门配备的警用自行车和电动车,由社区民警、协警和社区志愿者经常性进行日夜巡逻,形成了“警务巡查+网格管控”的社区警务模式,让警务室成为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平安稳定的前沿阵地,无论是警情、纠纷还是突发情况,社区警务力量都能迅速赶到率先处置,形成了辐射整个城区的“5分钟”平安警务圈。
放权,家门口的小型“政务中心”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办事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人员快速流动和出行频繁,往往都是扎堆办证,进而导致长时间排队、拥挤,严重影响办事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如何有效简化办事流程、疏导拥挤人流,让人民群众从拥挤的办事环境中解脱出来,成为冷水江市公安局“放管服”改革中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根据问题导向,冷水江市公安局按照“应放尽放”的原则,充分赋权将分散在治安、交通、人口与出入境等各个职能部门的权限整合集中,统一下放在最基层的社区警务室。通过改革,警务室拥有特种行业行政管理处罚及户籍、交通管理等业务办理权限,还配备了交通违法自助处理机、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机、缴费POS机等设备,群众不用出社区就能一站式办理身份证(居住证)、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驾驶证补换证、交通违法自助处理等业务。
社区警务室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利用微信、微博、网上警务室等平台,方便群众及时获取警务信息,加强警务与民意对接,提供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弹性工作制,让群众在最方便的时间办好事、办成事。截止日前,各个社区累计发送便民政策、预警信息、协查通告等各类信息1100余条,为群众办理身份证(居住证)22300余人次、港澳通行证9300余本、补换驾驶证3250余本。通过微信、微博等互动交流平台受理群众求助500余起,投诉、举报142起,发现案件线索286条。
强基,振兴乡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城市安全了、便捷了,那么广大的农村地区怎么办?带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冷水江市公安局借鉴社区网格警务的成功模式,在农村地区大刀阔斧开展“一村一治安队”建设,截止2018年10月份实现全市92个行政村全覆盖,切实推动警力下沉,实现警务前移,建成村民家门口的“接警台”和“安全中心”。
村级治安队采用“1+1+2+N”的工作模式,由1名联村民警、1名驻村辅警和2名治安队员组成,N则代表治安队组织的村义务巡逻队和企业安保力量。治安队整合社会力量开展联防、联调、联治工作,并管控重点人员、处置突发治安案件、调解矛盾纠纷、维护消防安全,将警务工作延伸至基层的最小单元。同时,治安队按照警用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专职治安队员统一着装,并配备防暴警械和消防应急救援装备。
依托村级治安队,冷水江强化基础信息采集,全面核查村民户口、门牌号和实际居住地址,对村里建筑物、交通道路等绘制“电子地图”,加强辖区基础管理和落地管控;完善治安台账,对村级常住人口、流动人员出租房屋、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及单位实行动态化管控;结合日常巡逻和走访宣传,从源头遏制了很多违法犯罪苗头,实现了“打防结合、防控为主”的基本目标。借助人熟、事熟、地熟等优势,“一村一治安队“改革打通了农村警务薄弱的治安梗塞,村级治安队成为村级政策宣传先锋队、信息采集新触角、警民关系协调站、治安防范最前哨。
整合,“通筋活络”保证旺盛生命力
权力下放、服务延伸,使得社区警务室、村级治安队和派出所的权力不断扩大。为了让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防止权力被滥用,促进“放管服“改革内容健康运转,冷水江市公安局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首先将社区网格警务室和村级治安队全部归口到治安大队负责的治安防控中心,制定完善日常工作事项和考核排名内容,详细罗列警务室和治安队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栏和服务手册等多渠道予以公开,把权力“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根据权力清单的工作事项,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日常巡查机制,建立巡查人员名录库和巡查对象名录库,科学制定巡查频次和巡查比例,随机抽取巡查对象和选派巡查人员,进一步规范了执法和管理行为。
在一系列纪律条令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冷水江市公安局引入警用350M数字集群系统,量身打造一体化指挥调度督察平台,配发具有定位功能的350M数字对讲机、公网对讲机数百台。通过派出所、警务室和治安队当班执勤人员随身携带的对讲机或警务通,公安局指挥中心就能在电子矢量地图上实时监测位置和活动轨迹,及时回看记录掌握工作情况,并对重大案事件进行责任倒查,防止弄虚作假和不作为;安排值班局长、值班长及警务督察大队、指挥中心合署办公,通过对指挥调度督察平台开展联合深度应用,各派出所、警务室和治安队之间实现指挥、调度、处置、预警、督察一体化、可视化管理和联动,有效实现了“放管服“改革的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警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