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思思 易敏
新春伊始,生机蓬勃,娄星大地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滚滚热潮。在这里,产业集聚做乘法,点亮开放型经济新增长点;在这里,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五好”园区硕果累累;在这里,开通“营商环境直通车”,助力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2022年,在娄底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娄星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提升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效益,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娄星区获评“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县市区”。
经济要发展,招商是关键。娄星区立足实际,聚焦中部地区“材料谷”发展目标,围绕钢铁新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三大优势产业,瞄准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聚焦“娄商”和“链商”,娄星区积极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做好“两个前期”“两个准备”,及时谋划、策划、规划一批政策化、市场化、产业化项目。这一年,签约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20 个,总投资 122.23 亿元,其中过 10 亿元项目6个。新引进产业项目 16个,协议引资 108.3 亿元,其中成功签约引进总投资20.6亿元的宏旺控股集团年产96万吨高牌号硅钢项目和总投资24亿元华菱涟钢建设以先进钢铁材料为导向的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与世界 500 强正威集团达成合作共识并完成项目选址。一大批好项目入规入库入统、快进快投快建,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强健平台,厚植产业裂变之势
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产业发展新高地,娄星经济建设工作时刻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五好”园区创建中心任务,立足于找准定位、搭好平台、抓好项目、建好队伍、树好形象,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
一年来,全区上下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土地、资金、环境需求要素保障,组建工作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双周调度机制,以项目建设带动和扩大有效投资。精准落实各项外贸企业支持政策,培育壮大外贸市场主体,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4 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58.02亿元,17 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93.65 亿元,128 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54 亿元,全部超额完成任务。成功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 39 个,20 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区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55 家。
外贸高速奔跑,产业园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新注册外贸企业32家,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14万美元、进出口总额11.3亿元。引进生产型出口企业10家,组织辖区内5家企业参加第二届消费品博览会、湖南东盟投资洽谈会,达成意向合同金额200万元。娄星产业开发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323.45亿元,同比增长12.64%,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45.13亿元,同比增长252.94%。
精细服务,提升产业承载之基
娄星区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建立了“三包一”责任体系,开展助企“纾困增效”专项行动,走访调研重点外经贸企业12家,协助涟邵建工申报省重点培育项目2个,协助2家企业申报省对外合作资金,协助9家企业申报外贸促进资金,协助3家企业申报口岸扶持发展资金。
持续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开通“营商环境直通车”,建立“热线直通、信息直报、上门直报、沟通直面、诉求直办、服务直达、问责直处”7条直通渠道,协调解决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级交办的 58 个问题按期办结 57 件,政策超市注册法人用户18950 家,金融超市注册法人用户 18030 家。
坚持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娄星区出台“娄星人才新政24条”,围绕“产业链”发展,着力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做好“人才链”供应和服务文章,使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建立“娄星经济顾问”制度,面对面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实打实解决企业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全区尊重企业、服务企业,推动广大企业与娄星同成长、共命运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娄星产业开发区还出资参与“潇湘财银贷”,引入“金融活水”惠企纾困,并建立“白名单”制度,为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千帆竞发势如虹,百舸争流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娄星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深化改革,聚力真抓实干,勇立潮头,积极融入“双循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拥抱开放的新时代,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打头阵、当先锋。
一审:李梅花
二审:周俊
三审:熊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