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26日讯(记者 周俊 见习记者 马翔 邹娜妮)10月26日,由娄底市委宣传部、娄底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娄星区专场召开。娄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彦文发布40年来娄星区在产业升级、城乡建设、生态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答记者问。
作为一座青春亮丽、蓬勃崛起的现代化新城,改革开放以来,娄星区坚持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实力稳健攀升。1999年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区属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了13%以上的增速。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近五年增幅保持全市第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高质量快速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机械制造、建材等传统产业精深发展,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0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8家。立足优势打造城市经济,加快商业集群发展,建成了万豪、五江碧桂园等一批城市综合体。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项目化运作、市场化营销,培育了湘村黑猪、味菇坊、乐开口、金广源等一批农产品品牌。项目建设连续5年获得全市先进。娄星工业集中区2012年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建成标准厂房28万平米,入驻实体经济企业34家,引进落地了益思迪科技、格仑新材、葛洲坝100万吨废钢、湖南利钢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2017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38%,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改革开放40年,娄星区坚持融城强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娄新、安邵、长韶娄、益娄、娄衡等高速和沪昆高铁为对外“大通道”,以S209、S312、S223等国省干线为区内“大动脉”,以1200公里农村公路为“大网络”的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建成区达到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87.6%。整区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86%。城市品位提质发展,娄星南路、甘桂路、吉星路等城市“断头路”和涟滨西街半幅路全线拉通,社区提质“六大工程”首批道路综合改造顺利完成。全面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建成精品社区45个,今年年底可以实现全覆盖。
在改革发展中,娄星区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绿化娄星四年行动计划”“天蓝水净地绿三年行动计划”,近五年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去年冬季以来发展经果林418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联村建绿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全面实施六大环保工程,取缔关闭实心粘土砖厂79家,关闭养殖场144家,淘汰黄标车2095辆。全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娄星工业集中区工业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成运营。2017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7.1%,上升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在全省14个市州中心城区中位列第一。全面落实河长制,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孙水河水质连续3年达到二类标准。在全市率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秀美村庄”120个。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抓好“两片四点”示范,万宝镇石塘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杉山镇万乐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双江乡获评“全省生态乡镇”,双江乡洪山村、蛇形山镇秋湖村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与此同时,娄星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迅速成为民生福区,幸福指数全面提升。2016年在全国创新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贷”,受益群众4.7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全市最优、全省一流。2017年完成5123人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达到87%。社会保障更加可靠,就业、保险、福利、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牢实,特别是社会事业协调进步。近五年投入6.5亿元化解大班额,新建和改扩建学校48所,新增学位2.6万个,中心城区班额平均下降28人,初中、小学平均班额分别降到了53人、56人,化解大班额工作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肯定。循环开展“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累计为12万余名群众进行免费体检,为建档立卡贫困病人提供免费住院治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区,营造了安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