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百年锑都冷水江的“绿色情结”
发布时间:2011-06-1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立松 王韬 段云行
    伫立横跨资水的冷水江大桥,一江两岸已构筑起美景如画的人本居所;驱车在省道S312线,城市的繁华和乡间的静美让人感到快乐和舒畅;漫步城区中心地段滨江休闲广场,无限风光映入眼帘……世界锑都冷水江,正努力建设一座处处皆风景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区还绿:不要10亿元地价,要市民休闲广场

    6月7日,初夏时节的冷水江市滨江休闲广场热闹非凡,三三两两的市民乘凉散步,享受着生活的惬意。

    地处冷水江繁华闹市的大湾里路段,因修建浪石滩水电站,资水岸边数百位居民整体搬迁之后,9.4万平方米的空地成为炙手可热之地。早在2008年,就有开发商瞄准了这片黄金宝地,如果做商业开发,市值10亿元以上。

    然而,冷水江市最终作出决定,将这片空地全部还绿于民,损失10个亿不说,反而增加投入数千万元,建起了一个全省都不多见的城市滨江休闲广场。

    滨江广场工程采用“完善锑都生态,重塑水岸风采、人与自然共享”的设计理念,把园林建筑充分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并将乔木、灌木、花卉及草皮等合理搭配,起到降尘消音的环保功能。公园内共分为亲水平台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中心广场、休闲区、主入口等12个区,设有休闲廊亭、文化墙、休闲广场、景观灯、背景音乐、停车场、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建成后,成为了城市中心又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集会等多样生活需求于一体的城市滨江公园,极大地丰富了冷水江市民的业余生活。

    矿山还绿:石漠地区还原成绿山

    如果说,滨江公园的建设是冷水江市为城区市民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外,积极淘汰落后能力,掀起工业企业治污风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等系列举措,则是这座工业城市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将以前的灰色和黑色还原成绿色的治本之策。

    环境问题,曾是一张让冷水江蒙羞的名片,“十一五”期间冷水江市共投入治理资金13.5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的重大治理项目26个。仅饮用水源保护方面,就投入资金近2亿元,完成了自来水取水口上移及深度处理一期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关闭取缔资江沿岸排污企业11家。

    据环保部门监测,到2010年底,冷水江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所测29项指标全部符合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资江冷水江段的水质不断好转。

    在世界锑都锡矿山,2010年,冷水江以壮士断腕的手段关闭了锡矿山境内的75家涉锑企业,保留的9家企业全部升级改造,并要求全部环境达标后才能投入生产。与此同时,锡矿山地区砷碱渣无害化处理工程也纳入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即将启动,有望彻底解决锡矿山地区污染问题。

    6月上旬,在锡矿山七里江居委会,在一片片被石漠化的土地上,构树、大叶女贞、七里香、臭椿等防污抗污树种已经吐出新芽。今年植树节期间,冷水江市干部群众在这里种下了适宜在重金属含量特别严重的环境中生长的树种,为锡矿山地区的植被恢复打下了关键的技术基础。据林业部门介绍,目前该地区植树成活率达到90%以上。冷水江市将用3到5年时间,全面完成锡矿山地区防污抗污林工程,让锡矿山重新恢复往日郁郁葱葱的图景。

    “十二五”期间,冷水江市将继续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力度,确定锡矿山地区等6个区域为环境保护重点目标,斥资12.14亿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力争到“十二五”末,锡矿山地区重金属产业结构得以优化,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将禾青地区打造成冷水江市建材工业园;通过重点污染企业搬迁退出城区以及强制推行锅炉使用清洁能源,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以上。

    城乡还绿:扩容提质建生态新城

    在冷水江市城东新城工地上,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忙忙碌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冷水江市城市东扩办负责人指着已建到第4层的市新行政中心介绍,预计今年秋季主体工程就可完成,明年底将投入使用。

    这只是冷水江市实施城市东扩战略的一个场景。这一项目的建成将使冷水江城区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曾经的山野之地即将有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冷水江市为城市东扩提出了坚实的目标:按照“建设生态型、园林山水景观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新城区”的总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推进城市东扩, 力争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再造一座新城”的目标。

    为了做好城东生态城这篇文章,冷水江市提出“五个不”:不吃后悔药,做好长远规划,避免遗憾和败笔;不唱空城计,繁荣城市经济,强化产业支撑;不做复印机,防止一张图纸做一条街;不犯冷热病,建设和管理要持之以恒;不欠子孙债,防止今天的事给后人留下沉重包袱。

    通过实施城市东扩战略,到2015年,冷水江市中心城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将达30万。城东新城将初步形成“一廊二圈”为主体的城市生态新布局,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一廊”即资江生态走廊;“二圈”即城市核心防护圈和城郊生态防护圈。

    在农村,冷水江市各乡村也“不甘寂寞”,纷纷投入到绿色生态建设之中。在该市渣渡镇铁山村百井冲,寂静多年的荒山突然热闹了起来,一些村民正忙着浇水培土、栽植油茶林及其他经济作物,一派热火朝天的荒山造林场面。“以前山头荒着没人理,现在成了村民致富的香饽饽了。”该镇党委书记刘晃华介绍。

    冷水江市委书记刘小龙接受采访时指出,打造宜居环境是37万冷水江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心声,目前已经成效显著,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高于95%,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占74.1%。到“十二五”末,冷水江必将呈现“山水园林生态工业新城”美丽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