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温家宝:为子孙后代的幸福创造更好的条件
发布时间:2012-05-28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李勇 陈亚静
    
    情满三湘 潮动武陵

    ——温家宝总理在湖南武陵山区调研纪实

   
    5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走进古丈县双溪乡梳头溪村茶园,与采茶妇女亲切交谈并询问种茶收入等情况。本报记者  张目 摄

    初夏的湖南,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5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着对湖南武陵山区人民的深情牵挂,又一次踏上了三湘大地。

    武陵山片区跨湘鄂渝黔4省市,包括71个县(市、区),跨省市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我省有37个县(市、区)纳入了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范围。

    作为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的湖南三大区域经济板块之一,湖南武陵山区的发展关系到湖南发展全局,关系到国家新一轮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顺利实施。

    山高路远,长途颠簸。从深山苗寨到土家茶园,从农家堂屋到企业车间,温家宝总理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等陪同下,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实地考察,调研武陵山区如何加快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步伐。

    一路看,一路问,一路深情叮嘱,一路寄望殷殷。温家宝希望湖南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以西部大开发和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实现联动发展,率先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谱写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篇章。

    “基础设施薄弱是武陵山区的发展瓶颈,要下决心尽快补齐这块短板”

    细雨蒙蒙,一列火车穿行在大湘西的崇山峻岭中。

    温总理此行安排十分紧凑。25日这天,他是在火车上用的中餐和晚餐。

    曾经,“飞机无场、火车无轮、轮船无航”,一句顺口溜,道尽了过去的武陵山区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近年来,湖南武陵山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区内立体交通主骨架逐步形成,一条条在建和建成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穿山越水,纵横交贯,为武陵山区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发展前景。

    行进的火车上,总理不时将关注而深情的目光投向窗外的绿树、河流和山峦。

    他对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说,要把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关系到整个武陵山区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早定下来。

    一桥飞架两峰,天堑变通途。吉茶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悬索桥正式通车两个月后,温家宝来到这里实地考察。

    银白色的主缆和吊索,橘红色的钢衍梁,耸入云霄的桥塔,呈现在眼前的矮寨大桥,雄伟壮观。温家宝健步走上大桥,与施工、监理和管理人员亲切握手,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矮寨大桥被当地群众称为“天桥”。大桥下方,是矮寨盘山公路。当地负责人介绍,虽然这段公路只有6.25公里,但是非常崎岖险峻,开车要半个多小时才能通过,而大桥通车之后,只需一分钟,便能轻松跨越峡谷。通车后,从长沙开车至重庆全程仅需8小时左右,极大地改善了武陵山区的交通状况。

    山色青碧,云雾缭绕。实地考察中,温家宝不时驻足停留。

    大桥施工人员告诉温家宝,这座桥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总理听后,频频点头说,了不起,创造了世界奇迹,你们要把它管好用好!

    他叮嘱大家:“基础设施薄弱是武陵山区的发展瓶颈,要下决心尽快补齐这块短板,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带我到最困难的老乡家看看”

    林海茫茫,大山深处传来阵阵唢呐声。

    古丈县梳头溪村的土家儿女们穿上节日盛装,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总理的到来,让这个土家村寨热闹起来。

    梳头溪村是一个山区村寨,有200多户人家,去年人均纯收入3100元,但一些乡亲们的生活还有困难。踏着泥泞的乡间小道,温家宝走进了村民向德靠家。

    向德靠告诉总理,现在种粮有直补,看病能报销,家里种茶一年收入4000多元,两个女儿在县城打工还有收入。虽然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日子过得紧巴。

    望着简陋的堂屋和四面被烟熏得黝黑的墙壁,总理关切地问:“你家这个房子有多久了?”

    向德靠回答:“有100多年了,是木头房子。”

    “下雨会漏吗?”

    “下小雨还好。”

    “冬天很冷吧? ”

    “天冷我们烧炭火盆。”

    听到这里,温家宝的神情有些凝重。

    面对着总理,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介绍着自家的情况。听完村民的介绍,总理问坐在身边的村民彭武坤:“其他乡亲生活得怎么样,能不能带我到最困难的老乡家看看?”

    彭武坤拉着温家宝的手,走过一段崎岖的山路,来到了79岁的村民杨清忠家。

    杨清忠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独自一人生活,靠政府发的养老金和在外务工的儿孙们的接济过日子。温家宝仔细询问杨清忠的生活情况,叮嘱当地政府好好照顾老人的生活。

    接连走访了几户困难群众后,温家宝说,去年11月,国家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将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以温饱标准衡量的贫困现象总体上大幅度减少,但是以新标准衡量的扶贫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特别是城乡区域不协调的问题相当突出,扶贫开发还需长期艰苦努力。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产业建设是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中之重。温家宝十分关心湖南武陵山区产业建设情况。

    雨过青山分外翠。在梳头溪村的半山腰上,茶园里嫩芽吐露,身着民族服饰的土家族妇女们穿梭其中,三五成群,忙碌采茶。温家宝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采茶。

    在武陵山区,种茶是许多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梳头溪村人均茶园面积达2亩。去年,每亩茶园实现产值3300元,嫩绿的茶尖儿成了乡亲们脱贫的“小金叶”。

    “你们一天能采多少茶叶?效益怎么样?”温家宝一边采茶,一边与大家交谈。

    “一天能采15公斤左右。旺季每天能有150元左右收入。”杨爱梅答道。

    距离茶园数百米处,英妹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前坪的空地上,茶农们正将刚采的一筐筐新茶过秤,制茶车间里一片忙碌。企业负责人告诉温家宝,公司全年生产茶叶约200吨,市场销路非常好。

    “要把利润多分一些给乡亲们,让他们能享受更多发展成果。”温家宝叮嘱企业负责人。他还对当地负责人说,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武陵山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支柱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黄红毛衣闪金光,扇子耳朵龙门角”,湘西黄牛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质肉牛品种。

    位于花垣县的湖南德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实施湘西黄牛产业化项目,已建成标准化栏舍15栋,精选优质母牛1200头。

    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地告诉温家宝:“我们就是想让湘西黄牛走出大山,让中国人、让全世界的人吃上好牛肉!”

 

    “好,要有这种志气!”温家宝高兴地说,你们还要加强与农民的合作与联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为子孙后代的幸福创造更好的条件”

    雨过天晴,阳光洒落在花垣县麻栗场镇立新村。农家晒谷坪上,温家宝和几十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我这次来主要是解决扶贫开发中的实际困难,大家可以随便说,多讲讲实际问题,多说说希望国家帮你们办什么事。”总理随和的开场白,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我们这山好、水好、空气好,长寿的多”、“去年百合的行情好,一公斤能卖24元钱,希望今年有个好行情”、“种田基本靠人工,如果有农机帮忙就更方便了”、“打井需要打到四五百米深,灌溉还有困难”……

    对乡亲们说的每一个问题,总理都详细询问,认真作答,不时插话和大家交流。

    他还点名问道:“村支书来说一下,村里还有多少危房?”村支书吴进文回答:“还有7户。”

    温家宝对随行的有关负责同志说:“一定要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补助的力度还要大一点。”他又对自治州负责同志说,中央财政会增加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地方上也要努把力,相应配套。

    农村人才培养、中小学布局调整、产业发展……话题越聊越多。温家宝说,今天讲了不少事,大家讲的都是农村的大事,其实和中南海里议的话题都是一样的。我们的一切政策都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不能拍脑袋,要方便群众。他要求当地干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并妥善解决。

    在立新村老支书吴成戈家,有着32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吴一口气向总理提了三条建议——

    一是村里以种水稻和烤烟为主,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多增加经济作物;二是群众缺乏实用的科学技术;三是资金短缺,水塘等基础设施滞后,种田还是靠天吃饭。只有下力气把村里产业搞好,改变村容村貌,才对得起子孙后代。

    “你讲得很好。”温家宝说,我们要经过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努力,为子孙后代的幸福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过得更好!

    总理牵挂人民,人民爱戴总理。武陵山区真情涌动!

    在张家界永定区沙堤乡龚家垴村,几名农家妇女从人群中挤出,向总理送上她们亲手缝制的鞋垫,上面绣着“一帆风顺”四个字。总理连声说,谢谢你们,也祝你们一帆风顺!

    情满三湘,潮动武陵。三湘儿女深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湖南一定能打赢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率先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责任编辑: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