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进行时:13载艰难的“父亲梦”
——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生动样本
娄星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贺军民代表娄星区卫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娄星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易军波为困难户付松岳家里送去生活费、衣服、被子、奶粉等生活用品
办公室主任李剑代表医院为为陆声兵(右)一家送上爱心款
娄星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贺军民代表娄星区卫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娄星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易军波为困难户付松岳家里送去生活费、衣服、被子、奶粉等生活用品
办公室主任李剑代表医院为为陆声兵(右)一家送上爱心款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讯(通讯员 萧思林 李剑 刘嘉)4月25日,新化县金凤乡村民陆声兵喜圆13年艰难的“父亲梦”,自己只有1070克(1.07公斤)的危重早产儿小宝宝,经过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5个多月的全力抢救,终于顺利出院了。当诗人林华哲获悉这一医务人员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生动样本后,禁不住心潮澎湃,欣然命笔:喜圆13载“父亲梦”,惠民医院拂春风,群众路线结硕果,大爱无疆绽笑容。
娄星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贺军民代表娄星区卫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娄星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易军波为困难户付松岳家里送去生活费、衣服、被子、奶粉等生活用品
时针指向4月14日,村民陆声兵家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娄星区卫生局党组书记兼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院长易军波、书记贺军民组织一批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陷入困境的陆声兵一家送来了爱心和希望。
原来,陆声兵为了实现自己的父亲梦,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13年间,他的妻子经历两次宫外孕和3次试管婴儿手术,好不容易怀上孩子,却还是在离预产期3个月时,孩子提前出生了,弱小的生命遭遇了随时都会夭折的危险。 正当家中早已负债累累、几乎一贫如洗的陆声兵陷入绝望时,娄星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凭借责任、担当和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顽强地将陆声兵小孩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帮助他圆了13年艰难的“父亲梦”。
13载,不堪回首的“父亲梦”
2001年,陆声兵经人介绍和戴继华喜结良缘,虽然经济拮据,但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着甜蜜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命运却不眷顾这对恩爱的夫妻。婚后的几年,怀孕两次均是宫外孕,宫外孕手术使戴继华一侧输卵管被切除,这样就意味着她的怀孕希望至少减少了一半。之后的几年,夫妻俩一直盼着能怀上孩子,等来的却是失败和泪水。2010年,夫妻俩决定做试管婴儿,盼星星、盼月亮,戴继华终于怀上了,而且是双胞胎,一家人充满喜悦地等待新生命的到来,但是在胎儿快5个月时,戴继华不慎流产了。2012年夫妻俩决定重新再做试管婴儿,面对高额的医疗费,他们几乎花费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但还是失败了,对于原本贫困的夫妻俩来说,两次试管婴儿手术的失败无疑是雪上加霜。2013年,望子欲穿的夫妻俩仍然没有失去信心,陆声兵更是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个孩子父亲的决心,带着这份决心,带着他艰难的父亲梦,带着从亲属邻里四处借来的10多万元钱,夫妻俩又踏上了去省城做试管婴儿的路程。5月,戴继华欣喜地怀孕了,怀的还是双胞胎。这一次,夫妻两人则是更加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腹中的胎儿,生怕有任何的闪失。对于即将诞生的宝宝,他们和大多数父母亲一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是男是女?是选择剖腹产还是自然分娩?会像妈妈一样温柔善良、还是会像爸爸一样勤劳朴实……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离预产期还有足足3个月,两个宝宝却早产了,其中一个婴儿夭折了,另一个女婴侥幸地存活了下来。为了能让女儿平平安安,陆声兵特地为女儿取名“陆玉平”。但又惊又喜的夫妻俩还没来得及抱抱孩子,这个小生命就开始了与死神的生死搏斗……
救治: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2013年11月27日,侥幸存活的小玉平生下来时体重仅1070克,全身青紫、气促、呻吟、发绀,且有严重窒息,病情危重,随时都有可能被死神夺走生命。在当地医院抢救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发绀越来越重,眼看“父亲梦”又要破灭,陆声兵怀着最后的一线希望,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抢救早产儿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随即将孩子送往医院急救。女婴特殊的情况、复杂的经历、岌岌可危的生命,给抢救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以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著称的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医务工作者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和胆怯。孩子送来时只有微弱的呻吟,一脸无奈的父亲哭着喊道:医生!救救我的孩子!见此情景,医院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立即组织紧急抢救工作,抢救台上的早产儿,手臂比大人的小手指还要细,生命奄奄一息!惊心动魄的急救从这一刻拉开了序幕……新生儿科主任易赛君一边果断地制定急救方案,一边组织医护救治小组紧急抢救,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临阵不乱,抢救有条不紊。保温、吸痰、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整套急救措施有序推进。由于孩子的双肺发育不完善,高难度的气管插管后,随即滴入了救命而珍贵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护士用最细的吸痰管小心翼翼地吸出气道内的痰液,为保证及时救治与用药,要建立两条通畅的静脉通道,面对比针头还细的血管,护士一针见血的完成了静脉留置针的注入……然而孩子的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一次“固尔苏”抢救治疗后,急诊床旁胸片仍显示“白肺”Ⅳ级,易赛君果断决定,再次注入“固尔苏”抢救,当比黄金还贵的固尔苏慢慢滴入宝宝的气管后,宝宝的气促、发绀逐渐改善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呼吸机有节奏的呼吸声和心电监护仪上平稳的生命体征使大家松了一口气,孩子终于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然而,检查结果却让医生们眉头紧缩,因另一胎儿胎死宫内,凝血功能非常差,感染指标很高,这意味着孩子将面临无比的艰辛和坎坷,孩子能挺过来吗?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第二天,抢救在继续。
第三天、第四天……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玉平的病情出现了多次反复……
12月1日,入院的第5天,孩子的呼吸声越来越重,反复发绀,护士吸痰时,一股鲜红色的血液从气管内喷涌而出,孩子出现了肺出血,这是一种致命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又一次进入到紧张的备战状态,立即进行高频震荡通气、输血、冷沉淀、血浆及止血治疗,呼吸困难逐渐好转。1月 5日,孩子出现严重的感染,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到仅有3千,整个下肢及会阴出现了严重的瘀斑及肿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抽血后需压迫几个小时才能止血,孩子出现了严重的DIC及败血症,同时、腹胀明显、血便,面色苍灰、反应差,这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表现,医务人员立即给予强有力的美罗培南抗感染;接下来的治疗,仍然没有丝毫的放松。从 1月5日开始,宝宝的皮肤变得越来越黄,连眼睛都黄得发绿了,体重也迟迟不能增长,宝宝又出现了早产儿的另一个并发症:胆汁淤积综合症……一次又一次的险情,将脆弱的生命推到死亡的边缘,面对生命垂危的孩子,抢救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如果孩子不能救活,陆声兵可能不会再有机会圆他的父亲梦,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也将变得更加艰难。因此,医护人员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多次会诊、讨论,还邀请湘雅医院的知名教授岳少杰和省儿童医院的知名教授孙正香前来会诊,制定了更加周密详细的治疗方案。
在艰难的拉锯战中,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孩子的血小板开始上升,全身瘀斑减退了,腹胀减轻,黄疸慢慢消退了,病情一步步趋向稳定,大家悬着的心总算有了些许的平静。
护理:如履薄冰却不离不弃
面对着只有一线生机的小玉平,一切护理工作如履薄冰。每次的治疗、护理、喂养,护士们都是在慎而又慎的细致中进行,不敢有半丝半毫的懈怠,她们不离不弃,细心治疗、精心照料,帮助小玉平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小玉平是早产儿,经常会出现呼吸暂停,只能采用对呼吸暂停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的俯卧位,但是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护士工作的压力,俯卧位容易导致孩子致命的窒息,稍不留神,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护士值班时就必须眼睛时刻盯着孩子一丝一毫的变化。而长达一个月的呼吸机治疗,给护理工作更增添了难度,上呼吸机的患儿呼吸道的管理非常重要,需要经常吸痰,变换体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看似简单的工作,护士却得花更多的心思。
为了保证小玉平的能量摄入,每天都要输入静脉营养,而外周静脉停留留置针的时间短,两天左右就要更换一个注射部位,为了保护小玉平的静脉及保证输液通畅,减少感染机会,新生儿科副护士长邱春顺利的为其进行了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这是一项高难度的护理技术活,且手术要求高,无菌操作要求严,但是进行的非常顺利,未出现明显的感染。
为了防止发生肾功能衰竭, 要严格控制入量,随时调整医嘱,有时医嘱一天就要全部更换一遍。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天负责的护士都很辛苦,随时记录尿、便的量,1000多条特护记录,不折不扣的记录了她们艰辛的付出。 出生后羸弱的小玉平根本没有吸吮能力,只能将一根极细的胃管插进了她的胃中。从最初的每次1–2毫升到以后的20、30毫升……,护士们是数着滴数为小玉平喂奶的;每2小时注入一次奶之前,护士总要先轻轻抽取一些胃滞留物,根据滞留物的性状,再判断注入量,注奶后还要密切观察有无呕奶、腹胀情况、大便性状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有计划地逐步训练她的吸吮能力,从全鼻饲法改为部分鼻饲法,逐步过渡到自己吸吮,吸吮时偶尔会有血氧下降,她们就采用小孔的奶嘴慢慢吸吮,并且吸几分钟又要歇几分钟,喂一餐奶至少要花30分钟,如奶液冷却,还需用热水浸泡奶瓶加热,喂奶后取右侧卧位,抬高上半身,并加强巡视,防止溢奶、呛奶。这些由不得一丝疏忽的喂养细节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抢救工作的始末,与孩子的生命而行。
在护士长张春花的带领下,医院给小玉平制定了精细的护理方案:设计一个人工鸟巢,模拟子宫,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在温箱外面遮盖毯子,减少光线刺激,降低视网膜病变机会;减少噪音,工作人员说话轻,操作轻,各种报警快速反应,关掉报警声;减少侵袭性操作,尽量集中操作,避免长时间打扰患儿,操作时动作轻柔;头颅塑形,使用水枕,避免患儿的双侧头部平坦。这些精细的护理操作凝聚了新生儿科所有护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一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3000多个小时,整整130多个白天黑夜,一分分,一秒秒都倾注了所有医护人员的心血和汗水。生命在这里得到升华和诠释……历经4个多月的全力抢救,小玉平在生命体征关、感染关、喂养关、黄疸关中来来回回作着顽强的生死泅渡,导引着她的救生筏的是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全体医护人员倾力投入的一颗颗仁爱之心。
2014年1月31日,中国传统的春节。在新生儿病房,小玉平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节日。新生儿科的医生护士们装扮了病房,在小玉平的温箱周围写满了祝福的话语,宝贝似乎读懂了这一切,那几日的病情都很稳定,两个小眼睛不停的审视着周围的一切,表达着感谢。慢慢地,小玉平的小脸胖了,体重长了,会笑了。新生儿科病房的医护人员每天都相互分享着这样的快乐。护士们都很牵挂她!每天一上班,都会主动看一看,抱一抱,问一问小玉平长没长肉,吃奶怎么样……现在小玉平住院时间快5个月了,离出院的日子越来越近,护理姐妹们更是舍不得和孩子朝夕相处的这130多个日日夜夜……
爱心:雪中送炭暖人心
陆声兵的父亲梦终于圆了,可是高额的医药费却让这个贫寒的家庭无法承担。这对夫妻为了拥有一个小孩,经历两次宫外孕和3次试管婴儿已花了40余万元医药费,不仅花光了全部积蓄,早已负债累累。
陆声兵将小孩转入娄星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时,仅交了4万元医药费。他家里的房子是家徒四壁的老木板房。孩子出生后,陆声兵为给孩子治病,不得不丢下家中的老父母外出打工。为了多赚一点,10块钱1小时的小时工,只要有活干,他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由于连续劳累,陆声兵的脚板严重受伤。
办公室主任李剑代表医院为为陆声兵(右)一家送上爱心款
医院院长易军波获知陆声兵的家庭状况后,对这个小生命给予了高度关注,他说“孩子能够健康、聪明、茁壮的成长,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在没有继续缴纳医药费的情况下,院长要求全力对宝宝进行治疗,医院也尽可能地减免了医疗费用。并且以后每个月都会为这个家庭送上一定的生活补贴,尽可能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人间自有真情在”,为了帮助这个困苦不堪的家庭,医院的医务人员也纷纷向小玉平伸出了援助之手,之后一些社会人士也踊跃的加入到了这一场不抛弃、不放弃的爱的行列中,纷纷为孩子捐款献爱心。在场的爱心人士彭先生、龙先生、肖女士当即表态,要尽己之能帮助苦难的孩子和这个家庭度过难关。
有一种责任可以温暖社会,有一种担当可以感动心灵。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用责任和担当,创造了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教育路线活动的生动样本,创造了拯救生命的人间奇迹,这样本,这奇迹,山,不会忘记;水,不会忘记;党和人民,不会忘记!
[责任编辑:康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