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3000万巨额债务起纷争 司法悉心调解化积怨
发布时间:2015-08-17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讯 近日, 在娄底市娄星区联合人民调委会调解下,一起3000余万民间借贷纠纷成功调处。

  湖南石门县楚江镇居民邓文武和娄底市娄星区商人周恕平,冷水江籍商人李典程、刘华均是相识多年的朋友,彼此之间常有业务往来,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也很高,几人之间常因资金周转而相互拆借。2012年、2013年邓文武因为生意上的周转需要,分别向周恕平借款壹仟万、向李典程借款壹仟贰佰万、向刘华借款壹仟壹佰贰拾万。李典程、刘华两人于2015年将所有债权全部转让给周恕平,到2015年5月止,邓文武共计欠周恕平借款本息达到叁仟肆佰多万元,周恕平多次向邓文武催讨,要求偿还本息,而邓文武由于这两年生意不顺畅,所以资金周转困难,一直没有偿还借务,曾经是朋友的双方因为债务的纷争,翻了脸,闹到了要打官司、查封资产的地步。

  2015年5月1日,也是全国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的第一天。周恕平来到娄星区法院立案大厅,要求对这起标的为三千多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立案。立案庭工作人员询问了当事人纠纷的起因、经过后,将他们引导到娄星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区法院调解室,希望调解室充分发挥调解职能,做好诉前调解工作,争取把纠纷在诉前调解成功。调解室调解员罗松如、童应龙、杨范仁热情地接待了几位债权人。并仔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委。

  调解员了解了事件的经过后,仔细讨论分析纠纷的起因,债权债务人之间的个人情感关系,债务人目前的资产和经营状况等相关情况后,觉得调解成功的把握性比较大,于是向债权人周恕平提出了帮他们双方调解的建议。周恕平觉得邓文武欠债不还,背信弃义,非诉讼不足以对其惩罚,一门心思想着马上立案,查封对方的财产,得知不是立案而是要调解时,当场就拒绝了调解员的建议,并怒气冲冲地走了。

  调解员并没有气馁。当天下午,调解员罗松如打电话给周恕平,向其详细介绍了人民调解的优势,告诉他通过调解,既可以节约诉讼成本,也可以缩短执行时间,而又同样可以达到他诉讼的目的。周恕平被调解员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同时通过调解员的做工作,他本人也觉得如果能调解成功,更有利于事件的解决,于是,就又来到了调解室,按规定提出了调解申请。

  接受调解申请后,鉴于案件标的特别巨大,调解室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分管调解室工作的娄星区司法局领导和基层股汇报,共同对案件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详细而周全的调解方案。随后电话联系了债务人邓文武,了解其意向后,请他第二天来调解室当面商量相关债务清偿事宜。第二天,债务人邓文武如约从石门县来到娄星区联调委驻区法院调解室,并带来了其公司的相关资料,详细介绍了此次借贷的经过以及还款意向。

  调解员分析邓文武当前的资产与负债情况后,认为他完全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只是和债权人之间缺乏沟通,以致于双方起了纷争。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五点,经过调解员耐心、细致的工作,邓文武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并根据他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还款计划。

  调解员及时将邓文武公司的经营、资产与负债情况、债务偿还计划、还款诚意向周恕平做了反馈。随后,由调解员杨范仁、童应龙、罗松如组织双方就此民间借贷纠纷在调解室进行了公平、公正的调解,双方握手言和,当场签定了调解协议,并引导双方当事人依法向娄星区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意味着这起争执多日的巨额民间借贷纠纷调解成功。

  民间借贷纠纷的主体通常是熟人社会圈里的人,即该纠纷往往发生在亲属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等,双方大多是因为信任才发生借贷关系。借款人通常是因某种时刻遇到特定困难才向出借人借款。借款有的是口头约定,有的是书面约定,手续一般比较简单。还有的只写个借条,有的连借条都不写,甚至有的归还借款时连借条都没有收回。所以,当双方发生纠纷时,就很难说清借款是否归还、借款有无利息及还款期限等。

  对于这类纠纷的调解处理,首先应先了解清楚纠纷的基本事实;其次让当事人明白应对自己实施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不利后果承担民事责任,同时应对借款人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使其感受到借款不还,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最后告知当事人,超过法律规定的借款利息得不到法律保护。当思想工作做通后,调解人员应抓住时机,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责任编辑: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