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足协发布新规:明年1月初起严禁职业俱乐部"跨省转让"
发布时间:2015-11-2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肖赧

  利用在西安举办注册工作培训班之机,中国足协昨天向各级职业俱乐部明确提出,在明年1月10日新赛季职业俱乐部注册申请提交截止日之后,将严禁各职业俱乐部进行“跨省转让”,此举意在与国际先进职业联赛接轨,确保职业俱乐部建设的正规性、联赛环境的稳定性、提升职业联赛与球迷文化内涵。

  职业化后俱乐部转让近200次

  据中国足协透露,自1994年中国足球步入职业化轨道以来,发生在中国足球俱乐部身上的转让案例近200次。十年甲A与甲B期间,围绕着俱乐部的转让、迁移、解散、破产多达127次,同一职业球队甚至先后出现4度易主的奇葩现象。例如,本赛季结束后,由中超降入中甲的贵州人和队,其前身曾分别是上海浦东、上海中远、陕西浐灞,而另一支中超降级球队上海申鑫多年前也曾以南昌衡源的名字在江西征战数载。在中超16强中,大部分俱乐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身份变迁或主场迁徙,就连称霸亚洲足坛的中超5连冠恒大俱乐部当年也是借“买壳”之机跻身职业足球行列的。“纵观国际职业足坛,频繁变更主场城市、变更俱乐部队名的情况非常罕见,而在我国类似案例却成为常态,有些俱乐部高价买壳后仍难逃降级厄运,俱乐部在持续的不稳定状态下,不可能健康生存,又何谈发展?”足协一位人士评价说。

  球队频迁徙伤害球迷

  今年二月下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其中第十条“鼓励地方政府创造条件,引导一批优秀俱乐部相对稳定在足球基础好、足球发展代表性和示范性强的城市,避免俱乐部随投资者变更而在城市间频繁迁转、缺乏稳定依托的现象,积极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

  事实上,上述内容与此前中国足协有关职业俱乐部准入工作的调研结果不谋而合。足协在去年同期职业联赛总结会上,深刻剖析了职业俱乐部频繁迁徙给职业俱乐部自身建设稳定性、联赛稳定性及属地球迷情感带来的种种危害,正如一位与会足协人士评价的,“在以往甲A、中超期间,都曾出现过参赛规模临时缩减致各轮比赛有轮空球队出现,如此不严肃、不职业的举动伤害的是联赛整体利益”。

  中国足协此次强推“跨省转让”禁令,还充分考虑到球迷的情感因素,足协人士指出,“当年在上海,申花与中远(国际)的竞争某种意义上打造了国内职业联赛同城德比雏形,伴随着这一良性竞争的另一番景象是两支球队死忠间的对抗,这应该说是国内职业足球球迷文化的某种进步,遗憾的是,随着国际队出走陕西,其原属球迷情感受到了严重打击,而新陕足则需要在西安重新打造自己的球迷阵营,当西北球迷好不容易接纳这支球队后,却因球队迁至贵州横遭打击,试问这样的迁移对属地球迷是不是一种伤害,又怎么促进球迷文化的发展?”

  职业俱乐部“去企业化”是方向

  10年前,上海永大集团受让了上海中远三林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将原俱乐部更名为上海永大足球俱乐部,球队也更名为“上海国际”队。一位常年报道上海足球的媒体同行回忆说,“当年中远改名国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希望球队的建设能够与国际接轨,而在具体称谓上‘去企业化’,‘国际’这个名字被采纳也是俱乐部希望将球队打造成一支类似国际米兰的球队,从而能效仿意甲米兰德比,遗憾的是,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投资人在那个年代同样急功近利。”该人士的话丝毫不为过,回顾中国职业足球20多年历程,职业俱乐部队名“从一而终”者屈指可数,而反观欧洲联赛,无论其经济后台支柱发生怎样的变数,“皇马就是皇马、国米就是国米,名字就是球队的灵魂象征,球迷挚爱的标牌”,这位人士补充道。

  中国足协相关人士也坦言,严禁俱乐部“跨省转让”只是规范联赛、俱乐部建设的一个开始,而“去企业化”则是最终的方向。至于部分俱乐部因经营陷入困境考虑将股权转让给外省市企业,这位人士称,“禁止跨省转让,就是让职业俱乐部逐渐实现真正的‘属地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到处迁徙。足协强制属地化,第一可以让俱乐部投资人量力而行,在球员的薪资结构上不搞军备竞赛;第二又可以让俱乐部投资人考虑邀请更多的股东加入,实现职业俱乐部真正的股份制,不至于一家经营不善而导致俱乐部无法继续生存。”


[袁华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