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后如何转型
发布时间:2011-07-22   来源:  作者:
  而在甘肃,全省每年技改资金都超过200亿元。酒钢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瞄准市场短缺的品种,技改一步到位;祁连山水泥公司利用新型干法技术,能耗下降48%,最大水耗降低68%,年减少粉尘排放量2800多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5倍。2004年,甘肃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的44%。“镍老大”金川公司形成年产镍6万吨、铜6万吨、硫酸40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销售收入今年可达200亿元,5年增加了10倍。兰州铝业公司吨铝节能740千克标准煤,降低成本400元。

  再比如,目前阶段,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众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基本已经实现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随着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各种手段不断壮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这种集中与反垄断如何相协调成为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给第三产业“补课”

  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按照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首次第三产业普查将我国第三产业划分为12类主要行业,包括第一层次流通部门的2个行业和第二、三、四层次服务部门的10个行业。

  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第三产业”概念是在1986年开始的“七五”规划中,之后在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重点,以及13条主要政策和措施。这是中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它指引着中国第三产业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前进。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与发展第三产业或服务业有关的文件,都是在此基础上作出的。

  “九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这一时期,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2000年,我国第三产业全年完成增加值近3万亿元,约相当于1995年的1.7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2%,与1995年相比提高了2.5个百分点。1999年底,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6.9%,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2.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其中在1988年首次超过30%,达到30.51%,在2001年又实现突破,超过40%,达到40.46%,在2009年达到阶段峰值43.43%,在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1005亿元,占比略有回落,达到42.97%。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占比42.35%。上半年,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出口疲软、消费平稳增长的情况下,投资继续成为推动经济较快增长的火车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4567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7%。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市场发育,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缓解资金、资源供求矛盾,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除此以外,在调结构、促转型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加大第三产业比重的同时,还应当注重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建立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以持续的、稳定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这应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上一页1  2  3  4 

娄底新闻

滚动新闻

湖南新闻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