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负利率时代 闲钱如何利益最大化
发布时间:2011-07-25   来源:  作者:

    当股市不景气时,很多股民把资金撤离股市,购买理财产品或货币基金;当双休日股市休市时,很多股民把资金转到银行,进行通知存款;当CPI一路走高,银行存款“负利率”时,很多市民眼睛盯住收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

    据解放日报7月25日报道,市民手里的闲置资金,抓取的眼球可不少。银行自不必说,高息揽储新闻时见。基金公司也铆牢,货币基金赎回份额多一点,基金经理就会来电话,打听你赎回基金买啥啦,是买理财产品还是打新股?然后宣传自家公司的货币基金收益如何高理财产品一筹;而证券公司也不甘落后,向股民指点迷津:双休日不用把闲置资金转银行啊,可以进行国债回购交易,收益比1天通知存款高得多……

    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且将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国债回购的收益PK一番,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打理闲置资金,谋取利益最大化。

    理财产品:起点资金5万元

    央行连续加息后,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水涨船高。今年四五月份时,一年期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刚跨上4.4%左右,但如今,1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可以达到4%,3个月期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到4.5%左右。

    但是,其起点资金的门槛也随之加高,5万元的门槛已经比较少见了,很多理财产品的起点资金已经变成10万元、20万元,且相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越高,资金门槛也越高。比如一家股份制银行日前发行的一款7天期理财产品,起点资金为20万元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5%,起点资金为100万元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7%。

    尽管相比于6月下旬,目前发行的理财产品普遍预期收益率下降到6%以下,但依然很吸引市民购买,毕竟比起银行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的收益与CPI差距近一点。但如果仔细研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就会发现,其前期有募集期,短则三四天,长则一星期。期满后资金到账还需要4个工作日,如果当中夹杂双休日,又要将近一周。如此一算,一个7天期限的理财产品实则资金占用时间有十七八天,平摊下来年化收益率大大降低。以上述那家银行前不久发行的7天期理财产品为例,年化收益率3.5%,起点资金20万元,产品收益起算日为7月21日,募集期3天,产品28日到期,收益为136.11元年,最晚在4个工作日本息到账,但28日是周四,算上双休日,资金到账实际时间需要五六天,这个理财产品实际资金占用时间约16天,其年化收益率实际只有3.06%。

    专家介绍,一般月末、季末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较高,这是因为月末、季末银行面临信贷考核压力,各家银行想方设法撬动存款,不得不提供较高的收益率。比如6月末,月末季末双临,当时由于市场资金紧张,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大幅飙升,其中一周和两周期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飙升至9%以上,不少银行通过推出投资或者直接挂钩拆借市场利率的理财产品,将募集资金立即拆出去,既可以给投资者提供较高的收益率,留住存款,又可以稳赚手续费。因此,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可以长个心眼,在月末、季末时购买数量多一点。

    货币基金:起点资金1000元

    如果手头的闲钱不到5万元,不妨购买货币基金,比让钱躺在银行活期账户上合算不是一点点。

自4月中下旬以来,货币基金的收益普遍提高,记者查询了华安基金公司发行的货币基金现金富利发现,自4月20日以后,其7天年化收益率基本都在3.3%以上。
 
    记者统计了最近的一个月(6月21日至7月21日)收益状况,结果显示:每万份货币基金可获得收益为28.1元。

 

    同样是20万元,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合算还是购买货币基金合算?且让数据说话:

    以上述那家银行日前发行的一款7天期理财产品为例,占用20万元资金的16天共获收益136.11元,而货币基金在过去的16天里每万份可获收益15.4,20万份基金可获总收益为308元,超过理财产品1倍以上。

    由于下半年还有一次加息预期,因此很多市民乐意购买1月期的理财产品,其收益与货币基金相比,是略胜一筹还是相形见绌?还是让数据说话。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