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绿叶对根的情意
发布时间:2012-10-24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 彭东风

    
绿叶对根的情意
——记双峰县“优秀教师”、沙田中学教导主任肖淦
    彭东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是人生最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们纷纷从乡村、小镇走出,去大城市寻找更高远的天空。1999年,肖淦从娄底师专毕业,回到家乡双峰沙田的时候,心里或许也曾涌起这样的向往。

    但转眼13年过去,对家乡的眷恋、对三尺讲台的热爱,仍然将他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当初青涩的少年,现在已经成长为受领导信任、受同事尊敬、受家长和学生爱戴的 “县优秀教师”,他用自己最美的青春时光,为沙田的教育事业谱写出一曲奉献之歌。

    以苦为乐,甘为孺子牛

    提到肖淦,沙田中学的老师无不由衷赞叹一句:真是个吃得苦、下得勤的年轻人。从毕业以来,肖淦便一直担任班主任和初中语文、历史教学工作,挑上学校教导主任的重担后,任务更重、压力更大,但他从未抱怨,更未因此敷衍、放弃一线的教学工作。

    13年来,肖淦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家乡的村落间奔波了多少个来回。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把班主任工作做到最细最好,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每个周末,他都要深入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有时一期下来,他到部分学生家中家访达到十多次,引得家长无比感动地说:“肖老师工作这么负责,又这么关心我们的小孩,我们做家长的如再不配合学校工作,再不教育好管好自己的子女,那也真是愧对老师了。”

    担任学校教导主任,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文字、档案工作,加班已经是常事,再加上毕业班班主任的“苦差”,肖淦干脆把家“搬”到了学校。为加强毕业班寄宿生管理,他每天和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晚上还坚持在男生宿舍陪睡。妻子有时不理解,埋怨他:“这么辛辛苦苦,图个什么呢?”肖淦总是憨厚一笑,在他心里,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再苦也是快乐的。

    用爱搭桥,润物细无声

    104班曾经是沙田中学出名的“差班”,学生纪律观念特别差,想要安安静静上节课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是学校里的“烫手山芋”。肖淦接手以后,这个班的班风、学风在初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月班级综合考评中总是名列前茅,中考也取得了优异成绩,班级合格率达95%,全科合格率达80%,一中上线人数7人。许多同事暗地里翘起大拇指说:“真是化腐朽为神奇!”但只有114班的学生,才知道肖淦老师在他们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最顽劣的几个学生,已经记不起在肖淦老师担任他们班主任以后,有哪天没有找他们谈过话、做过思想工作。所以,在毕业欢送会上,104班的许多学生流出了眼泪,他们说:“没有肖老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王乐是沙田中学114班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背负很重的心理包袱,无心向学,成绩很不理想。肖淦担任该班的班主任时,不仅每天找他谈心、为他解除心理阴影,还牺牲许多课余时间为他补课,帮助他与家长沟通。天长日久、水滴石穿,王乐成功转化成了一名心理健康、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样的事例,在肖淦的教育生涯中不胜枚举。每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会议上,他都说到一句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用爱心感动不了的学生。”

    用心钻研,课改敢为先

    教学是一门艺术,创新是所有艺术的生命之源。在平素的同事交往中,肖淦是个朴实寡言的人,但只要提到课改,他就来了精神,他说:“教师教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学到知识,更在于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顾问,是交流意见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还要努力研究怎样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驾驭教材,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立体地位。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肖淦对课改的热情,绝不仅仅体现在言辞上。为了练好“三字一画一话”,他整整花了2年时间。2004年4月,他准备参加中心学校课改星级学科带头人语文教学比武时,为了一个图片的精确性,反反复复画了几十次,学生们忍不住说,一下课就看到肖老师在涂涂抹抹,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有了这样的钻研精神,肖淦总能很快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化为教学实践。他所上的语文课处处体现着“师生互动、主动探索、共同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学习、参与、感悟和实践”的教学过程,每一堂课都有板有眼、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学生们都说:“肖老师上的语文课特别有味,听肖老师的课就像听轻音乐,好懂、易记、轻松”。因为这样的效果,近年来,肖淦任教的语文、历史学科,稳稳占据了全乡综合评估的第一、二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3年来,肖淦获得了“沙塘乡新课程改革中学语文星级学科带头人”、沙塘乡优秀教育管理人员、“全县优秀班主任”、“全县优秀教师”等一个个荣誉称号,他撰写的论文屡屡在县、市、省评比中获奖。对肖淦来说,这是无比珍贵的财富,见证了他在家乡坚守三尺讲台的成长轨迹,代表了他对家乡、对教育事业那份“绿叶对根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