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正常洗盘还是反弹结束?
2011-08-17 09:49:15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A股市场周二小幅收低,但上证指数险守2600点关口。央行意外上调一年期央票利率,令市场对于加息的忧虑升温。

  下跌是正常洗盘,还是反弹结束?哪些板块能够独立于大盘走强?本期特邀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以及著名财经评论人侯宁共同分析后市。

      张刚:从基本面看,欧美经济陷入泥潭,举债是治标不治本,后面必然还会有问题。从技术看,这波下跌过程中,8月5日跳空下跌是放量的,它比8月4号之前放量很大。这不是一个底部信号。10月份可以看好,9月份是建仓期。这个建仓期要跌得足够深,才会把空间砸出来。2700点往下空间至少要10%,怎么也要到2300点这个位置。

  钢铁股走强实际上是跟着水泥的步伐。钢铁板块涉及范围太广,整个钢铁板块的市值也比较大,新的利好因素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公司上。从涨幅最大的钢铁股来看,韶钢松山涨幅最大,但是业绩处于微利状态。现在炒钢铁股不是机遇,完全是概念性炒作。

  能够独立于大盘走强的板块,从欧美股市最近对A股的冲击看,再好的板块经历8月5日、8月8日暴跌都毫无力气,现在不要寄望于逆势走强的板块。现在只能寄望于经历一轮杀跌之后,政府有一些救经济的动作,利好中小企业、农业、保障性住房。其中农业和保障性住房涉及的板块有两个,一个是水泥已经有所表现,还有一个没有太多表现的就是机械。这一轮杀下来跌到2300点左右,工程机械有好的选择。

  侯宁:现在有一种声音,说市场已经完成筑底了,但我不同意。如果把8月8号暴跌比喻为一次重摔,那么近期的反弹是受重伤的鲤鱼打挺。后市震荡下跌依然是主要趋势,8、9月可能跌到2200点左右。

  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目前有进入滞胀的可能。目前金融危机加剧的声音还没有被遏制,从8月8日的暴跌之后,国际市场的震荡明显加剧,以前一天涨跌幅一般在1%到2%,现在动辄就2%、3%。此外,从A股技术形态看,目前周线,五周均线压着,月线、5月、10月均线把大盘压的很死,这样的反弹只能说是自救式反弹。

  楼市泡沫不破,股市没有真正的投资性机会。目前来讲,楼市即使下跌,或者崩溃,那也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到位。这个过程预计会延续1年左右,会持续威胁到银行。从这个角度看,股市目前结构性的冲击刚刚开始。

  水利板块是我中长期看好的板块,得益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十二五”规划,水利是重点扶持的。这几年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国家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会增加。

  -----------------------

  短期市场或重回纠结状态

  美债评级被降和欧债危机在上周带给市场过度的恐慌,部分人甚至担忧第二轮金融海啸再度袭来,全球资本市场均出现了大幅波动。A股市场虽也受到较大冲击,但最先复苏。上证综指最低探到2437点,一时间市场悲观言论甚嚣尘上。但经历了上周二的止跌回升和周三强势整理,很多机构又大声呼喊新一轮牛市或者市场重要的长期底部成立。那么,后市能不能大举看多?短线的反弹还能不能持续呢?

  看多逻辑基础并不牢固

  对于判断后市走势,我们认为需要再一次评判6月下旬开始的反弹行情的性质。在受到通胀可控的预期刺激之下,市场的看多逻辑是:通胀可控—货币政策放松—市场资金增多—股市上行。但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7月份的通胀水平再创三年多来的新高。虽然市场的预期是7月份之后通胀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通胀将维持在高位运行也已基本达成一致。此外,目前国际市场上掀起了新一轮货币贬值的竞赛,前有日本央行公开干预汇率,近有瑞士银行极力压低汇率,未来还会有美国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或者变相的量化宽松政策。如果在这个时候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将导致未来的通胀急剧高企甚至演变成恶性的通货膨胀。可见,支持反弹看多逻辑链条的基础并不牢固。

  那么,导致4月中旬市场展开调整的因素是否消失了呢?我们认为都还没有消失掉。虽然目前看起来上市公司的中期报表依然比较优良,但是经济总体回落的大势已定,去库存所带来的效果并未显著出现,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仍将受到市场的严峻考验。同时,通胀的高位运行依然将制约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而且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央行下一步加息的概率显著提高,而这并不会因为外部金融债事件而受到长时间拖延。此外,新股IPO及各种再融资和重要股东减持依然会压低市场的整体估值空间。因此,对市场仍然要保持足够高的警惕。

  当然,2437点是短期的重要低点,这一点市场也基本达成共识。也就是说经历了外部强烈冲击之后,A股市场的投资者逐渐恢复理性。市场有回抽2650点到2700点一带的可能性,但也仅此而已。因为市场再度上行一方面面临上档套牢盘的压力,还要面对短线获利回吐的压力。所以未来一到两周市场将可能重回相当纠结的走势中去。这个时候一是考验投资者的耐心,二是考验投资者选股的功力。

  回避风险把握确定性

  近两天期指市场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不但当月合约低于现指,就连下月合约也出现了贴水现象。这也表明了市场最灵敏的一部分资金对后市看法谨慎。

  一般来说,在资本市场上投资都是从确定性出发。虽然市场会给不确定性以较高的溢价补偿,但都伴随着相对较高的风险。而在资本市场上稳定保值增值是投资的首要目的。因此在短期机会并不显著的情况下,建议适度锁定短期获利筹码。同时寻找一些行业龙头或者细分行业龙头的投资机会,看看它们的高速增长是否依然可以维持。仓位建议保持在五成以下,虽然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但更重要的是能避免风险。这个市场从来不缺少机会,只需要耐心挖掘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