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紫鹊界秦人梯田之导游篇
发布时间:2011-09-27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木子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梯田王国” ——
紫鹊界观光旅游。

    紫鹊界梯田位于雪峰山余脉的奉家山地段,最高处海拔1585米,总面积440平方公里,有梯田8万余亩,集中连片的就有2万余亩。这些梯田依山就势开凿,在海拔500米至1200米之间,共500余级,坡度在30至50度之间;其面积之广大,坡度之陡峻,线条之流畅,形态之优雅,充分显示出紫鹊界梯田的自然美和文化美,具有极高的美学、科学与生态旅游价值。

    紫鹊界梯田起源于秦汉,形成、发展于宋明两代,已有二千余年历史。苗、瑶两族是紫鹊界梯田这个人间奇迹的始创者,也是多民族数十代先民共同创造的稻作文化遗存。宋代汉官章惇在《开梅山》一诗中写道:“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确多畲田”,这是对当时新化苗、瑶等民族开发山地梯田的真实写照。

    大家下车就开始了今天的游览,我们将路过烈士塔。此塔是纪念新化籍中共地下党的杰出领导邹序龙和邹新藻两位烈士的,大家有兴趣的话请自由参观(停留时间   分)。

    走在山间小路上,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紫鹊界梯田水利灌溉的奇妙。当地有谚语说:“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等一会儿,大家就可以看到,在紫鹊界,你居然找不到一口山塘、一座水库,甚至一条象样的水渠。这得益于它有着天然的灌溉系统:森林茂盛,植被丰富,土壤吸水和储水性能极好。山民只需在田边地角,随意挖几锄,就能见到清洌洌的泉水。每到天旱时节,地下水就会自动从岩石裂缝中渗透出来,均匀地浇灌农田和农作物,汩汩不断。加上紫鹊界先民尊重自然,重视科学,巧妙合理地利用地形、地质、水源,精心构筑了天人合一的储水、保水工程。水利专家来这里考察后发出如此惊叹:紫鹊界梯田的布局之科学、灌溉系统之巧妙,完全可以与都江堰、灵渠相媲美,堪称世界灌溉工程的奇迹!

    这里的山泉水质清纯、晶莹剔透,冬暖夏凉,毫无污染,微量元素丰富,如果您口渴了,随便找一处泉水,尝一口,绝对甘甜爽口,沁人心脾!当地百姓风趣地说:“不花一分钱,常饮山泉水”。

    离第一个观景点还有点时间,我接下来将紫鹊界的民俗文化做个简要介绍:紫鹊界曾经是苗、瑶、汉共同集居之地,他们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不仅创造了神奇的狩猎文化和稻作文化,而且也创造了灿烂的梅山文化。紫鹊界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异常深厚。这里的百姓大多以信奉张五郎,梅山公公为主神,办红白喜事时,必做法事和祭祀活动。他们有祭龙的习俗,龙的种类有四种,有教奉天地的香草龙、有祈祷五谷丰登的夜游龙、有小孩戏耍的地滚龙,还有用于喜庆场合的黄龙。这里流行的草龙舞风格独特,每年丰收之后,人们将稻草编织出长长的草辫,用三条草辫编织成龙身,将它系于竹蔑龙骨,再扎出龙头龙尾,然后用野藤山花装饰在龙的身上,一条草龙便做成了。每年正月和六月,便择吉日请师公发猖祭龙,敲锣打鼓到田间地头和各家各户去挥舞,祈祷五谷丰登、人兴财旺。这里的龙文化,深深打上了古梅山宗教的烙印。

    新化是著名的山歌艺术之乡。紫鹊界的楼下村就是名声远扬的山歌村。《歌本经》唱道:“十万蚂蚁一路行,十万山歌同本经”,足见山歌之多,无论男女老少,谁都会唱几首,会唱几十首上百首的歌手,也比比皆是。歌是生产劳动中加油鼓劲的号子,歌是陶冶性情的精神食粮。紫鹊界人性情豪爽、殷勤好客,他们常以动人的山歌迎接远来的客人。半个小时后,大家会来到石丰村村部,欣赏到地地道道的紫鹊界山歌和草龙舞等民俗表演节目。我在此给大家唱一首陶情歌,以解相思。这是首高腔山歌:“梅雨时节天茫茫,插秧要持糯谷秧,郎要多舂糍粑敬岳老,姐要多做荫米疼情郎”。

    新化山歌具有“土、野、痴、逗、俏”的“麻辣”风格,五十年代初,新化著名歌手伍喜珍,把一首高腔山歌《郎在高山打铳玩》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博得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赞扬。(唱《郎在高山打铳玩》)

    现在来到第一个观景台——八卦冲。大家放目远望,梯田漫山遍野,层层叠叠,一条条蜿蜒的田埂,曲折有致,仿佛是山水画家笔下隐隐而出的弧线,灵动飘逸,又像一张信手抖开的八卦图。关于八卦冲的地名,有一个奇妙的历史传说:远古时,隐居在紫鹊界的“莫徭”先民,他们在这里过着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宁静生活。宋熙宁五年(1072)王化以后,沉重的王赋与灾荒激发了瑶民进行一次次反抗暴政的斗争。有一年,朝庭派官兵征剿紫鹊界“蛮民”,英勇而机智的瑶民,巧妙地把官兵引入这迷宫似的山冲,使官兵陷入八卦阵之中,七七四十九天找不到逃生的出路,官兵人困马乏,几乎饿死在山冲里。这时,瑶寨长老不想激发民族矛盾,宽宏大度,友善地将官兵带出了八卦冲,瑶民和睦友善的壮举,感动了朝庭。此后数十年,朝庭也不再派兵征剿,并免征十年王赋。紫鹊界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官兵来到八卦冲,丘丘畲田有伏兵。

   
老马凼由两面大山并排耸立,这里的梯田陡峭、险峻,好似天马飞落谷底,一鸣惊人。南宋时,紫鹊界出了能征善战的飞将军奉朝瑞,时任邵州招讨使,他奉命率族南征,驻军江东(今归溆浦县)。他战功赫赫,降服三十六蛮峒。在一次战斗中,他血洒疆场,英勇献身。他亲密的战马,驼着将军血染的铠甲,老奔走三天三夜,终于回归故里紫鹊界。马识途啊,相传这匹战马从此隐居在这谷底不愿离去,每天悲鸣不已,思念他的主人。如果您有兴趣的话,不妨傍晚来老马凼倾听那悲悲切切的嘶鸣声。

    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石丰村村部。新化是全国著名的传统武术之乡,紫鹊界
村民有人人习武的风俗。梅山蛮从东汉到明末,长期不服王法,因不堪忍受压迫,长期与统治者不断抗争,因此习武防身是梅山人必修的功课。名扬海内外的梅山拳术,讲究的是“神、气、意”与“阴阳”相济的劲道功夫,很早以前就称雄武林。我向大家介绍两种梅山特色的拳术。一是梅山拳,劲大桩稳、无虚招花架子,套路短小精悍,流畅自然,攻防兼备,不攻即防,稳打稳扎,一环紧扣一环,步步逼攻,招式灵活;它以气聚力,灵活变化多端,不受场地限制,有拳打卧牛凼之说法。二是板凳拳,用板凳做武器,演练时勇猛古朴,架、压、挖、冲、拦、戳、掼、砸、扫、挑、盘等技艺,双肩灵活,臂力惊人,给人有山摇地动之感。梅山独门兵器,也是世人罕见,有铁尺、梅山棍、耙等,大家马上可以领略到梅山武术的威力和神奇。

    漫步田间游道,零距离体验梯田耕作的奇妙,一定会给您带来亲近自然的乐趣。紫鹊界无霜其短、春暖迟而秋寒早,因此这里的水稻每年只适合种中稻,其耕作方式也很独特。春节后,田农便纷纷将猪、牛栏里的粪便挑到田里浸泡。阳春三月,开始将田坎上的草修理得干干净净,然后用田泥加固一道道窄窄的田塍。梯田大多有一米到二米宽,都很长,呈带状。所以不大好使用耕牛和犁耙,而是用一种很宽的板锄,一锄一锄地翻转,然后用一种大约二尺宽带齿的长木耙,将田泥整平。秧苗插入田中开始分蘖时,便进行中耕除草施肥、为保证肥效,提高地温,此时田中只留薄薄的一层水,多余的水则从毛细血管般的小毛圳排出,抽穗扬花需要大量水分时,再将水放进来。收割季节,又将水放干,以便人在干地上作业。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用水、管水的流程,确保紫鹊界梯田旱涝保收。

    说到梯田开发,古代的人们也非常重视公益设施的建设。单以紫鹊界靠锡溪一面的茶亭为例,就有淡如亭、吉清亭、泽润亭等十多座,都是明清时期先后修建起来的。这些方便山民耕作歇息的茶亭,都由地方民众捐资或收取田租,以保证茶亭给养,足见当时紫鹊界农耕稻作文化的繁荣兴旺景象。

    迎面而来的是贡米岭。贡米岭梯田由黄鸡岭、蛇行岭、卧虎岭等12座岭组成,梯田镶嵌在沟沟岭岭之间。那么,黄鸡岭为何能产出优质的贡米香稻呢?《新化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这里的梯田系“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麻粉泥田,生产优质香稻,历史 上称‘贡米’”。从科学角度看,此地不仅田质优良,还是日照较长的向阳坡。可是当地百姓却有另类解释。相传在宋朝时,紫鹊界上有个邹法灵公,即张五郎的高徒,他法术高强,宋兵在山顶上砍了他的头颅,他却捡起头又安在脖子上,一次次吹响反击宋兵的牛角。宋兵再次挥刀砍掉他的头,他因失血太多,提着头颅走到半山腰倒地而死。后人就在他倒下的地方埋葬了他,并在旁边建了座灵公庙。百姓说,黄鸡岭的畲田沾了灵公的仙气,才有了供皇帝老爷享用的贡米丘。

    拾级而上,登上九龙坡观景台,俯看九道山梁若隐若现,恰似九条神龙争相竞越,直撺山巅。相传,在梅山龙宫隐居的九条金龙,每到春夏之交,就结伴飞到这块风水宝地嘻戏游玩,比试腾飞的法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丫髻寨是全景区最高观景点,海拔1200米,极目展望,您可将紫鹊界梯田四季美景尽收眼底。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直挂山麓;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波涌天涯;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砌入云霄;隆冬,雪兆丰年,似环环白玉,山舞银蛇。拂晓观日出,手捧金苹果;春夏观云海,欲上琼楼玉阁。你看,那点点蜗牛似的板屋,宛如佛珠散落在缥缈的山水之间,那不时升起的袅袅炊烟,依稀的鸡鸣狗吠声、叮咚的泉水声与天籁之声交织在一起,这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诗画难书。

    丫髻寨还有一个凄婉美丽的传说。远古时,紫鹊界有一个叫丫妹的姑娘,她长得像七仙女般的美丽,纺得一手好纱。她与寨子里的青年猎手吉哥相爱。吉哥是个侠肝义胆的好后生,练得一身好武艺,十八般梅山兵器样样精通,深受寨人的爱戴。紫鹊界有五只恶虎作怪,经常傍晚窜出来伤害过界行人,当地人谈虎色变。为了铲除害虫,勇敢机智的吉哥背负刀枪和干粮,告别族人和心爱的丫妹,只身独闯虎穴。半年过去了,吉哥没有回来,丫妹每天站在寨门口的巨岩上等候心上人归来。不久,有人在紫鹊界百牛凼发现了五只老虎和青年猎手的尸骨。可是丫妹不相信吉哥与老虎同归于尽了,依然守立在巨岩上等候英雄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丫妹的身体化做了山体,乌黑的发髻变成了苍翠如盖的山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丫妹和吉哥这对生死鸳鸯,便将对面山头取名为“丫髻寨”。听完这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大家会想起一首流行歌曲——《爱你一万年》。
 

    眼前就是瑶人冲梯田,从前的瑶人就聚居在这里。瑶人冲两条山脊一个凼,形成一个“凹”字,西端山梁,从山底一直延伸到山顶,多达200余级,似一座铁塔,这里抒写着瑶人开凿梯田的丰功伟绩。据文物专家考查,在紫鹊界上找到了一千年前瑶人留下的瑶人凼、瑶人峒、瑶人屋场、瑶人石板街等历史遗址。央视四套节目《走遍中国》栏目组,请文物、文史专家做向导,镜头穿过荆棘丛生的山径,追寻着苗、瑶先民狩猎捕鱼、开山垦荒的历史足迹,解读了紫鹊界从狩猎文化过渡到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朋友,如果您爬上身后的高山,便会在野草荆棘丛中找到瑶人石屋遗址,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惊喜,获得一件价值不菲的古董呢。为了再现瑶族先民的生活场景,我为大家唱一首古老的山歌:“种田要种弯弯田,一弯弯到妹房前;早晚两次来看水,先看妹妹再看田”。

    来到月牙山梯田,不知大家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春天,若从高空俯看,月牙梯田就像天外飞来的半边莲花宝镜,由千只银色的月舟镶嵌而成。朗朗月夜,您可来此数点星星,还能捕捉到月宫玉兔跳跃的倩影。民间有这样的说法,顽皮可爱的小玉兔,不小心将嫦娥姐姐的莲花宝镜摔成两半,她怕姐姐责怪,便把一半藏挂在吴刚哥哥的桂花树上,一半悄悄丢到人间紫鹊界。月牙山故而得名。

     大家身后的高峰,就是常年云雾缭绕的紫鹊界,沿着这条蜿蜒的山道攀登,大约需一个小时,便可抵达界顶,海拔1400米。大家知道紫鹊界的来历吗?紫鹊界远古名为“止客界”,意思是客人到此止步。明代朝庭派官兵征剿“不服王法”的瑶民,瑶民死亡无数,以后常有善人烧纸钱赈济冤魂,因而改名为“纸钱界”。但在清代县域版图上又出了“纸鹊界”的名字。这个名字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清初,有个叫李万王的奇人,一心想新化曹家天子山会出真命天子,他要扶助天子打天下,因为他会剪纸人纸马,并能将其变为神兵天将,于是他把自己关在仓屋里剪纸人纸马,整整剪了三年,眼看只差六个月便可大功告成了。一天,他外出摘菜,竟忘记了把仓屋的钥匙带在身上。他妹妹久存好奇,便用钥匙偷偷把仓门打开,不料纸人纸马一下就活了,轰的一声涌出仓门,腾空而起,向纸钱界方向飞去。摘菜回来的李万王见势不妙,纵身跳上纸钱界,单膝跪在一块巨石上,张弓搭箭,想把纸人纸马召回来,一箭射去,只见纸人纸马纷纷落在龙普村的梯田里,而那支箭却一直飞到皇帝老爷的金銮殿,扎在殿柱上,把整个金銮殿都震动了。皇帝大吃一惊,命令立马缉拿凶犯。层层追查,终于在纸钱界将李万王捕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又将纸钱界更名为纸鹊界。当今,有学者认为紫色是最吉祥的颜色,新化方言,纸与紫同音,便将“纸”改为“紫”,取“紫鹊高飞”、“紫气东来”之意,故而定名为“紫鹊界”。

    今日紫鹊游,人留画册中。朋友,您饱览了紫鹊梯田的秀色吗?如果意犹未尽,那么让我奉上一桌梅山佳肴,让您大饱口福啰。梅山饮食文化极富特色,苗、瑶、侗等民族许多饮食传统和习俗保留至今,并不断创新发展。食杂、喜辣、好酸、味浓、爱热闹是新化饮食的特点,湘中有“吃在新化”的美誉,而新化的“十荤”、“十素”、“十饮”闻名遐迩。传世佳肴有“三合汤”、“雪花丸”、“米粉肉”、“鸭子粑”、“猪肠粑”、“柴火腊肉”、“泥鳅钻豆腐”等,传统小吃有“水车糍粑”、“杯子糕”、“油炸粑”、“比脐糕”、“蕨粑”、“糯米粑”等,特别水车紫鹊界的“冻鱼”、“风干板鸭”、“云雾茶”等名头最响。朋友,想吃就尝一尝,好吃就多吃一点,回味无穷就把它带回家。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我们车行在迷人的锡溪风光带上,前行20分钟便可达到最后一个景观——正龙民居。在龙湘村与正龙村接壤处,有个龙王潭。相传明嘉庆年间,有商人途经此地,见深潭中金光闪烁,潭水翻腾,原来潭中一条水桶粗的巨龙在潭中嬉戏,商人见此吉兆后,鸿运亨通,财源广进,便将此潭取名为龙王潭。

    “山高高,水长长,层层梯田入云端”。站在龙王潭仰看气冲云霄的紫鹊界梯田,您一定会品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处高低各不同”的审美乐趣。

    朋友,来到正龙民居,您是否突然有了探访世外桃源的感受?一位梅山诗人是这样描述的,“吊脚楼台飞碧纱,清江古渡约琵琶;鹊桥摇梦琴如水,杏雨霏霏月剪花”。炊烟袅袅笼罩山那面人家的瓦屋,沾满泥香的耕牛驼着牧笛归来;吊脚板屋也是一首古老的民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飞扬的碧纱,在脉脉的斜阳里招摇。有青山作枕、古渡为床,谁不想作一回梅山的新郎新娘?

    正龙民居始终保持着沿袭几千年的干栏式建筑风格。集中大湾里的民居达200余栋,远看宛如珠落玉盘,错落有致;近看时每栋各为独立的小院落,有足够的空间,做菜园,植有果木,风水树等。正龙民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每栋民居的朝向各不相同。正龙人建房,必请风水先生测风水,既从“三合”,即与天、地、人相合;又从“禄马贵人”即合主家俸禄,合主家气运。也就是说,一择宅基,二定时间,三定朝向,而这些又与宅主人和其家人的生庚八字密切相关,不可与五行相冲相克,必须与房主人相生相宜,方能确保人丁安康,六畜兴旺。正龙村人勤劳智慧,数百年来继承苗、瑶民族的生活传统,将高耸入云的梯田经营得火红火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