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十一黄金周品美食看美景 向东街“吃货”好韵味
发布时间:2013-10-05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谢能武 邱向明 黎明明



    节日的向东街游人如织


    新化名小吃——穇子粑


    新化名小吃——油炸粑粑、油条


    向东街的红汤牛肉面,声名远播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10月5日讯(记者 谢能武 通讯员 邱向明  黎明明)各种旅游产品十一大涨价,涨价幅度平均在30%左右。不少省内的自驾车主还是快意于本地的湖光山色和风土人情,他们相约来到新化,参加紫鹊界梯田一年一度的稻谷节,感受梅山龙宫的溶洞奇观,观赏大熊山的险峰如林、古木参天,体验新化古城的慢城生活。自10月1日起,新化县城的小吃一条街——向东街,生意异常火爆,成千上万的游客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美食。

    店老板凌晨四点起床揉面

    10月5日凌晨4点,向东街的“向东街二毛记面馆” ,杨忠东师傅赶了各大早起来揉面、熬汤、生火,等待火爆一天的到来。
   
    上午10点,笔者看到,清代修建的向东街里香气、油辣味弥漫。街上人头攒动,店面里座无虚席,操着各地口音的食客站在一边见缝插针地上前抢“座位”,而面馆前的马炼黄、油炸粑粑、杯子糕摊位上的大嫂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杨忠东对笔者说,平时向东街的生意就很好,“而这几天真的太忙了。“近年来,新化紫鹊界、梅山龙宫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向东街的小吃更容易让外来游客亲睐。”

    老街里的牛肉面有股怀旧味

    向东街以红汤牛肉面著名,而清代的老街、老铺子更增添了人们无限的思古怀旧味。
   
    住在县城南门口的张大爷说,杯子糕其状如元宝,大如婴拳,味道香甜,色泽透明,分黄、白二种。黄的用红糖、米糖调色,称金元宝;白糖调的叫银元宝。其形有凹凸两样,凹形叫肚脐糕。
   
    然而,家在向东街的民俗画家朱佛郎先生则认为,“杯子糕最早是用来祭鬼神的,是供品。相传宋神宗熙宁五年,在征服梅山蛮王,置新化县的时候,他们做法事超度冤魂,杯子糕已出现在供桌上。其现身于街道、小贩的零食担子上,是近200年间的事。”
   
    向东街的一家名叫“**”店的面粉店,平日泡面超过3000碗。经常到向东街吃早点的士司机罗师傅,看到笔者对小吃感兴趣,他“隆重推荐”笔者去品尝。

    有吃货一个中午光顾了五家小吃店

    看了景还要吃好才能走,这是大部分‘吃货’的经验之谈。

    “平日里上班工作忙,没有时间做个货真价实的吃货,品尝地地道道的份儿家乡美食。这一次放国庆长假,正好约上三五个伙伴,一起来向东街饱口福。”湖南师大的大二学生奉爽是地道的新化人,对新化美食的“十荤”“十素”“十饮”早有耳闻,而对“三大碗”“五大碗”“新化水酒”更是情有独钟。奉爽说,在长沙也经常去光顾一下新化老乡开的饭馆,但感觉不是家乡的那个口味,可能是原料和做工有改变。

    奉爽直言,这个黄金周没安排出去旅游,而是约了同寝室的几个新化老乡,一起回家过把“嘴瘾”。“别看我这些同学,他们全都是‘好吃鬼’,其好吃程度丝毫不亚于《吃香喝辣》节目里的主播。节前大家就把向东街里的各个有名小吃进行了标注,也参考了一些网友、市民的美食感受。”奉爽说,为了吃到正宗、地道的牛肉面,连日来大家已经逛了向东街五遍,“记得有一个中午我们就光顾了五家店子的小吃,全都是开了几十年的老店。”

    来自娄底某媒体的工作人员对笔者说,新化穇子粑蒸鸡是道地方名菜。10月5日点了一份吃了后,感觉口齿留香,“在夫人的建议下,我后来又点了一份打包带回了娄底。”
       
    向东街曾经是资江著名的水陆码头
    
    向东街位于县城北面,是资江著名的水陆码头,这里特殊的环境带来了特殊的饮食文化。
    
    “朱镕基就到这里吃过面。”2日上午9:30分许,在“老久面馆”前,一位操长沙口音的人对他身边的一队朋友介绍。
    
    笔者考证,在抗战期间,朱总理确实在新化县的白沙洲读过一个学期的书。2001年4月9日,朱镕基视察新化青石街时还向娄底当地领导询问过“老街”的事。

    杨忠东说,“向东街的面一般是重油重盐的”,现代许多人不喜欢吃得这么重,“我的店子把味道做得清淡一点,山胡椒油也不一定碗碗都放。”

    “可能还要热闹好几天。”一位在街上居住了几代人的张师傅饶有兴趣地讲,“今年十一异常火爆,新化的小吃还真远近扬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