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北大狂招北京学生,教育公平就这么渐行渐远?
发布时间:2012-07-17   来源:中新网社区  作者:清风识字

    昨日,河南、山东、安徽、湖北四省8位律师联合致信教育部,反映北京部属高校招生中存在严重地域歧视问题,建议教育部改革招生制度,取消高考的户籍限制,增加河南等地的高等教育投资,并增加这些省份的招生名额。(《河南商报》7月16日)

    发动活动的律师给我们对比出一个残酷的现实,2012年北京大学在北京本地计划招生619名(含文理科、医学部),而在河南则仅仅招录108名,在安徽只计划招录45名;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是268名,而在河南只计划招生104名,在湖北的招生计划只有64名。安徽有50.6万,河南有考生82.5万人,居全国之最。“但北京只有7.3万人,还不及河南的十分之一。”招生比例严重失衡,北京以外尤其是中部省份的考生遭到明显的地域歧视。

    其实,不仅在招生人数,在高招录取分数、名校数量、高校教育投资方面,中部地区的考生都遭到不公平对待。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的地域歧视问题早就存在,究其原因,有些是不可逆的因素,比如说经济发展水平等,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观;还有一些是国家政策导致的人为因素,比如说不合理的户籍制度、高校招生政策等。一些省份的考生多,高校招生人数就应该向这些省份倾斜,以达到招生比例的相对平衡。但是,如果在明知一些省份考生多情况下,不向其扩招反而故意向考生少升学压力小的地区扩招,则是人为故意制造教育地域歧视。

    教育歧视,就是对人的歧视。如果说不可逆的因素是我国的国情,那么由于不合理政策导致的教育歧视则是国家的耻辱、民族的耻辱。《宪法》赋予公民平等的权利遭到赤裸的践踏,《教育法》赋予“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遭到无情的羞辱。

    教育地域歧视虽长期存在,但是我们看不到教育部对此作出的解释,看不到教育部改变现状作出的实质努力,我们看到的只是歧视越来越严重。据《新京报)7月13日报道,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扩招33.6%,清华总扩招比例达到45.3%。在招生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北京考生指标增加,就意味着其他省份的指标减少。北大、清华在京扩招举动无疑被歧视地区考生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给了中国教育公平一记响亮的耳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的,在达官贵人、名商大贾积聚的地方,我们不得不承认拥有帝京户籍一些年轻人就是天生的贵种,他们多才多艺综合素质优越。但并不能成为他们享受国家政策特权的借口。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年轻人和拥有帝京户籍的年轻人,都是国家的孩子,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应该享有国家同等爱,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他们回报国家的根源。中国教育的第一件事是让年轻人爱这个国家,爱国可以,但是国家必须同等的爱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如果大多数的年轻人在先天优势不足的情况下,同时享受不到国家政策的平等权利,教育地域歧视如此,教育部怎么还有脸让年轻人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