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最美的风景——双峰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迈进
发布时间:2011-12-06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贺勇专 曾军怀 胡秋峰

    每当夜幕降临,双峰县一个个广场格外“火热”。艺芳广场、和森广场、女杰广场、佳旺广场上挤满了前来健身的群众,在悠扬的歌声中,人们或跳舞,或舞剑、或打拳,或练歌喉,每一处都成为双峰一道美丽的风景。最令双峰人激动的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落幕,该县又一文化项目——曾国藩文化广场如期开工,由此,正式拉开了该县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序幕。

    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志士辈出。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大县,取得了一系列硕果。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双峰县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一处处文化工程上马实施,一个个文化阵地相继形成,一些文化场馆已经成为文化工程的样板、人文景观的亮点、吸引游人的“磁场”。“十一五”期间,双峰县投资1.4亿元相继开发建设了蔡和森广场、女杰广场、人口文化艺术园、沿河书画长廊、仿古风雨桥等一大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总面积9.88万平方米,建成绿化面积25.6万平方米。今年又新增了洛阳湾古寺、葛氏宗祠、柏荫堂、万宜堂、体仁堂、朱家大院及蔡和森、蔡畅故居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筹建中的王憨山艺术馆、文化艺术一条街、国藩文化广场等一批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工程正逐步显现集群优势。县图书馆被改造为蔡畅图书馆,连续二届成为全国一级图书馆,今年接待读者达12万人。去年起双峰县新增投资250万元完善了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文工团硬件设施,由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达630万元。

    农家书屋建设和文化站馆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2011年,双峰县将农家书屋及文化站的建设纳入了全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自“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双峰县已圆满完成596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14个新建乡镇文化站,已完成了7个,还有7个正在建设中,计划年底完工。为了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双峰县采用民主推荐“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做法,保证选拔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责任心强并热心书屋管理工作的村干部或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来担任专职或兼职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此外,对于“农家书屋”和文化站的管理,双峰县还建立了健全的管理长效机制。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的成功建设和有效管理,使全县基层群众学有所去,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繁荣新农村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如火如荼。近年来,双峰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组织30余场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和10余场大型节庆文艺活动。成功举办了蔡和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首届海峡两岸曾国藩学术研讨会和三届曾国藩文化旅游节、第四届中国现存藏书楼联谊会,开办了“富厚文化大讲堂”,邀请唐浩明、隋丽娟、王澧华、王鲁湘等知名学者主讲。县文工团精心编排剧目,把流动舞台搬到大街小巷和各乡镇,今年以来已在县城和各乡镇村进行巡回演出46场,观众达8万人次,为全县85%的农村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拉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同时,县文化馆、县图书馆今年起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面向全社会举办音乐、舞蹈、美术、书画等文化培训,县文化馆今年已举办免费培训班二期,组经专人下基层培训文化骨干500人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前全县共组建了100多个具有特色的秧歌队、腰鼓队、农民艺术剧团、农民书画协会,发展农民演员、农民画家、农民书法家等农民文化骨干2000多人。“广场万人共舞”成为双峰城乡一道亮丽风景。该到还培植涌现出了一批文化活动示范村,如梓门桥镇长胜村,已连续3年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全部由村民自编自演。还有走马的宝丰书画村,甘棠的仰书堂书法村,荷叶良江广场舞村等等,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探索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特色文化品牌逐步打响。双峰县以培育文化品牌为重点,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双峰县倾力打造以蔡和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湖湘文化,以王憨山为代表的书画文化等十大文化品牌。蔡和森纪念馆成为
娄底市区域性文化中心之一,年接待游客逾5万人次。曾国藩故居成为全国新兴旅游景点,年游客量达10万余人次。王憨山、曾彩初、曹明求、黄定初、李希特、阳剑的作品受到市场追捧。全县拥有各级文学艺术协会会员600余人。选送的文艺节目年年在各级文艺大赛中夺金摘银。异军突起的“双峰文化现象”成为热门话题,起到了推介双峰、宣传双峰、建设双峰的积极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双峰县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抓手,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经济支撑。他们以体制创新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资本为纽带,全力打造以旅游休闲文化、书画艺术文化和地域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11年度,书画产业交易达2000余万元,文化娱乐产业年产值超6000万元,民间艺术年创造价值2000多万元。成功开发了“双峰三宝”、“荷叶三宝”、“富厚三宝”等文化旅游产品。国藩溪砚制作工艺于2008年度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的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如今,双峰县把溪砚开发列入了“文化兴县”的重点扶持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永丰辣酱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双峰县获“中国辣酱第一县”称号。2011年,以曾国藩故居为龙头的县域文化旅游接待游客51.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亿多元。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0.8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到2.42亿元。在加快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储备了一批新的文化产业项目,如雷锋山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湖湘文化走廊、文化艺术一条街、县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王憨山艺术馆等,都进入了县“十二五”发展规划,有的正在组织实施。 

    东风吹来满眼春。双峰县正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挖掘潜力,拓宽路子,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精心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吹响了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进军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