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健康扶贫,让古稀老人重新走上健康阳光路
发布时间:2016-01-2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欧阳霞林 肖飞 鄢婷 肖会玲

  华声在线娄底讯(通讯员 欧阳霞林 肖飞 鄢婷 肖会玲)在3个月以前,年届古稀、家境贫寒、已10年不能行走的郭送友以为这一辈子都将在轮椅上度过。此前,他万万没有想到,会有爱心医院不仅为他垫付治病费用,并且还让他奇迹般地再次站立起来。而这一切,都缘于娄底市第一人民对该村的“健康扶贫”——

    一人得病拖垮一个家

  郭送友是涟源市桥头河镇芦茅村志木组人,今年刚好70岁。

  年轻时的郭送友善良、勤快、能干,凭着一身过硬的泥工手艺到处打工,和妻子一块儿把家庭搞得红红火火。在90年代未期农村红砖房都还少见的情况下,他就建起了五弄红砖房。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当时是让乡邻们羡慕的。

  随着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逐渐长大,一家人都成了可以挣钱的劳力。展现在郭家眼前的,无疑是一幅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蓝图。郭送友一家的干劲也越来越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郭家放眼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时,意外变故悄然降临。

  2006年上半年,在广州一建筑工地打工的郭送友突感右侧髋关节和膝盖酸痛。起初,他以为只是一点小风湿,贴上几个膏药就好了。可是,这膏药换贴了一个又一个,而膝盖疼痛的症状不仅没有缓解,且越来越严重,以至到最后走路都困难,更不用说干活挣钱了。无奈之下,郭送友只得返乡治病。他来到娄底一家较大的医院就诊,医生为他诊断为骨刺和风湿病,并按诊断结论为其开了处方和药品。郭送友很相信这家医院的技术,就按这处方服药治疗。几年下来,病情不仅没见好转,渐至走路都得拄拐仗,如厕得借助板凳。

  2010年,实在受不了病痛折磨的郭送友被家人送到省城的湘雅医院。几经检查,终于查出病魔元凶——其右侧股骨头已缺血性坏死!也就是说,不做手术置换死骨,其病情已无法康复。然而,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需5万多元的高昂费用,让这个因病至贫、经济状况日趋困窘的家庭打消了为郭送友施行手术的念头。

  在郭送友生病求医的这几年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边邻居们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而郭家仍然住在2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全家人围着一个病人转,家道渐趋衰微。其直接带来的后果是——本已成亲的大儿子的媳妇走了,二儿子也一直找不到对象。“来相亲的姑娘一看这老房子,都是掉头就走。”回忆起此前种种辛酸,郭送友的老伴热泪翻涌。

  一场“健康扶贫”将健康注入一个村

  2015年上半年,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另外两个市直单位被确定为涟源市桥头河镇芦茅村驻村扶贫单位。结合医院自身特色,院领导班子提出了对芦茅村实施“健康扶贫、精准扶贫”的扶贫工作思路。即除了通过采取完善芦茅村基础设施等方式帮助村民经济脱贫之外,充分发挥市第一人民医院专业优势,以帮助该村建设规范村级卫生室、为村医提供技术指导、救治因病致贫的贫困村民、关爱特殊人群等多种方式、举措,把扶贫工作做扎实。

  除了与另两个单位一起帮助村民打好了3.5公里入户水泥路外,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启动了对该村的“健康扶贫”行动。

  2015年10月19日早上8时许,市第一人民医院一行10多人在院长易军波、党委书记左建辉的带领下,来到芦茅村开展“一进二访”活动。专家们除了细心地为来到现场的村民解疑释惑外,也将义诊服务和慰问物资送到了出行不便的村民家里。

  村民聂秋秀虽然今年只有58岁,但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已使她丧失了劳动力。工作人员现场为其仔细测量了血压、并为其对症开具处方、免费送药。

  同样,该村今年58岁的郭纪林年轻时曾是油漆工,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自6年前开始,他的身体在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的轮番摧残下变得渐趋羸弱:全身无力、出气不畅,即使是走路也要经常休息。面对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上门慰问并为自己看病,老实木讷的郭纪林喃喃重复着“很好、很好”,对医院工作人员满怀感激。

  据统计,当天上午参加义诊的专家为200多位村民开具了处方,发放资料400多份,并为村民送上了价值4000多元的药品。

  也就是在这一天,易军波、左建辉一行由医院驻村扶贫队员周卫华带路,走访到了郭送友家中。在详细了解郭送友家庭情况及其本人的病情后,两位院领导牢记心头,回院后,提出了接郭送友来医院免费救治的建议,得到了院领导班子的集体拥护。

  一心救治久病老人创造一个奇迹

  2015年10月23日上午,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救护车驶到了郭送友家的门口。听说市一人民医院要来接郭送友去免费治疗,芦茅村的很多村民也早早地聚集到了郭家,大家共同见证到了那感人一幕——医护人员从车上抬下一幅担架,该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曹知贫以一个温暖的大抄抱,将郭送友一把抱上了担架。

  当救护车启动时,村民们夹道相送,无不交口称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爱心之举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的热忱服务态度。

  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地嘀咕:“他(郭送友)都坐了5年轮椅了,怕是难得治好能让他再站起来了。”

  村民们的疑虑不无道理,就连医院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们也都有着相同的顾虑:郭送友已是70高龄,其病已属成年积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能否治愈,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将郭送友接到医院后,院里立即组成专家组对他进行会诊。

  经诊断:郭送友双侧股骨头现无菌性缺血性坏死;右髋关节半脱位。2015年10月27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对健康的无限向往,郭送友被推进了手术室。由骨科主任曹知贫率医生龙军华、王斌、邹振山为郭送友施行了双侧人工全髋置换术。术后,院领导多次过问病人的康复进展情况,医生护士们对他更是细心护理,随时进行跟进治疗。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奇迹出现了——手术半个月后,郭送友就能扶双拐不负重下地行走了;约2个月时,他能部分负重扶单拐行走;不到3个月,他居然可弃拐行走了!

  当他丢下拐仗走出第一步时,他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他试着又往前走了几步,才确定自己真的能走路了。他激动地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我能走路了,这是真的,我又能走路了……”

  郭送友“能走路了”的消息迅速在医院传开,医院领导们、施行手术的医生们、护士们都赶了过来,他们为一起共同努力、全心付出所取得的成功而高兴并骄傲,为郭送友的康复而高兴!

  据了解,截至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已为患者做过300余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高达100%。

  一朝回归健康一生感激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无私关怀,我这一辈子肯定只能在轮椅和病床上度过了。”2016年元月6日,记者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走廊上见到正在散步的郭送友时,他兴高采烈地竖起大拇指:“医院的技术真了不起,曹医师、龙医师更是两位好医师,还有这里的院领导和护士们都对我真的就像亲人一样。要不是我经济条件有限,我真的想给医院颁个奖。”

  郭送友告诉记者,今天是他近10年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因为他马上就要出院了。郭送友的字写得很工整、流畅,也很健谈。从谈吐中可以看出,在他们那一代人中,他应算得上是读了书的。“日后我可以自由地走出家门晒太阳,可以走到几年都没去看过了的地头打理庄稼,起床不要扶,大小便不要人照顾,一切都可以正常自理……这对于一个失去过健康的人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一句话,我对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激一生!”

  当天下午,涟源市桥头河镇党委书记李付明带领镇村部分干部,专门给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送来“大医精诚 大爱无言”的牌匾,以感谢医院对芦茅村群众和郭送友的真帮实扶。

  当医院的救护车将郭送友送回家时,获知消息的村民们像那天送走他时那样,又早已等候在他家门口。当看到郭送友自己从车上走下来时,一位村民激动地惊呼:奇迹!真的是奇迹!他真的能走路了!

  [责任编辑: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