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双峰】印塘乡:茅仑村以党建促整建
发布时间:2015-12-13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彭运良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讯(通讯员 彭运良)一个普通党员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一个村支部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双峰县印塘乡茅仑村,每个普通党员都能带动身边几十上百名群众形成整建工作的合力,村党支部正引领着这片区域改变着脏乱差的环境面貌。

  茅仑村,这个968人的贫困村,虽然位于交通繁忙的320国道与S210省道交汇处,但多年来,呼啸而过的车辆除了时不时丢下形形色色的垃圾,并没有给这个村带来经济的繁荣。2012年,娄底市掀起了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的热潮。是打打突击,临时应付,还是真抓实干,彻底改变环境面貌,和娄底市所有行政村一样,同样的选择摆在茅仑村目前。“真抓实干,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茅仑村没有任何集体经济,走这条路肯定很艰难。”现任支部书记余冬玉回忆当时的抉择说到,“共产党人追求的就是求真务实,虽然茅仑村基础差点,但全力以赴了,我们就不信搞不出名堂来!”最终,村支两委班子统一了思想,鼓足了干劲。

  要搞好整建工作,公共区域的卫生是基础,茅仑村开始全村招聘保洁员。这一新鲜事物立即招来了群众的围观,很多人都跃跃欲试,但一听说每月只有1200元的工资,没有一个人愿意干。开端第一件事就冷场了,村支部副书记孙学益坐不住了,站出来说:“没有人干,我干!”回忆当时的情形,孙学益描述道:“看到冷场,我心里急啊,想也没想就站起来了。回家后,堂客抱怨说,现在农村打零工,随随便便都有200元一天,我去干这又脏又累的活,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才60元一天。说实话,我那时心里也有一丝后悔,但村上就这个底子,只能开这么高的工资,而这个工作总要人去做才行,也就安安心心干起来了。”这一干,孙学益就干了四年,越干越觉得保洁工作有意义。如今,茅仑村的保洁员已增加到四人,大家劝孙学益不要再冲在最前面了,但孙学益说:“已经习惯了,每天不去村内各处转转,总觉得有件事搁着没做。何况,村里新买了保洁车,让其他人驾驶,我还不放心。”

  村民乱丢垃圾的习惯很难改变,针对这一难题,茅仑村紧紧咬住“双峰领先、印塘样板”的目标不放松,因地制宜地制定“突破难点、建设亮点、整体推进”的环境整建工作计划,多次召开党员组长与村民代表会议,专题研究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为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村支两委成员分组主持召开户主会,并采取挂横幅、贴标语、发资料、入户劝导等多种方式,着力统一村民思想,将环境整建的目的、意义与村民讲清、讲透,力求得到全村群众的真心支持、全力配合和积极参与。茅仑村还把32个党员分岗定责,要求每个党员不仅必须把自家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成为“样板点”,而且每个季度分次工,每个党员包一户不清洁户做工作,做不好工作不收兵。“党员来自群众,带头落实各项政策、监督管理自己的联系户,党员成为了环境整治的排头兵。”新屋组孙景文原来并不注重卫生,为了改变他的观念,他的包干党员几乎天天跑他家里来“唠叨”。孙景文从不耐烦到慢慢接受,从心不甘情不愿地打扫到养成自觉的卫生习惯,谈起这个过程,孙景文显得很好意思:“现在我家里不也天天干干净净吗?谁家里不干净,我也一样会上门做工作。”

  要改变群众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茅仑村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村里大部分孩子都在大桥小学上学,村支两委主动和学校联系,要求每个星期开设环境整建课,村干部和党员组长轮流上课,有时还分班组织学生进村入户由孩子们评比卫生。猴堂组王景平原来不爱搞卫生,屋前屋后脏得插不进脚,谁去做工作,她都听不进去。自从开展“小手拉大手”教育活动后,她的孩子跟她“吵”翻了天,说全班同学都知道自己家里不干净。如今的王景平不仅家里搞得一尘不染,而且主动申请成为公共区域的保洁员。

  资金欠缺一直是茅仑村的软肋,环境整建又是一项高投入的工作。2014年,余冬玉当选为支部书记后,资金这个“爬坡过坎”的事就摆在他目前。“硬件建设需要钱,植树造林需要钱,垃圾处理需要钱,硬化马路需要钱…….一句话,要搞好整建工作,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余冬玉召集村支两委班子反复讨论,认为:村集体虽然没有钱,但村民有钱;村内虽然缺钱,但村外有的是钱。要解决资金的难题,唯有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整建工作。怎样引导?这又是一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事。余冬玉心里没有把握,但依然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开始奔波起来:上海双峰同乡会会长捐助1万元,湘军大酒店董事长赞助2.6万元......上级的对口建设资金下来了,村民集资50余万元……“这几年,村上为每家每户配备三桶一池,购买了全县第一辆村级环卫车,新修了村级垃圾分拣中心,砼化了多条村组道路,开展了植树造林,前前后后用了80多万元,都是余书记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整建工作的成果”,村主任孙光文作为亲历者,最清楚其中的艰辛,“余书记私车公用没有报销过一分钱,在外吃饭住宿没有报销过一张发票,正是这种精神,感动了全体村民,我们在村民中筹资了50多万元,遇到的阻力也没有想象的困难。”

  环境的持续改变,也促使很多陋习得到根除。农村办红白喜事特别破坏卫生,有时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路面,一场喜事办下来,立即变得满目疮痍。党员王金兰在一次党员冬训上提出,必须想办法“割除这个毒瘤”。通过讨论,形成决议:以后村上无论谁家办红白喜事,必须先报告村支两委,村上派一名干部坐点指挥,安排村保洁车24小时放置在附近,同时放置5—10个大环卫桶,使村民的垃圾随时随地有地方丢,同时,外账房必须安排2人及时收集未入桶的垃圾。实行一段时间后,村民们也慢慢习惯。现在,茅仑村再办红白喜事,再也不见以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景象。

  今年,茅仑村按照“绿村庄、清庭院、整杂物、分垃圾、严考核、长坚持”的要求,掀起了以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村上花费5万余元新修了垃圾分拣中心,花费2.6万元为村民补齐了分类桶,村支两委和党员组长分头深入群众宣传发动。“我们亲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处理给生活带来的好处,现在我们扔垃圾前会先想一想,到底该扔哪个桶。”梽木组76岁的老党员贺又华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我不懂什么叫分类处理,现在我也能熟练地分类处理垃圾了。通过环境整建这么一搞,生态文明新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茅仑村每一个人的心里啦。”

  “我村充分发动党员参与环境整建工作,给每个党员‘分任务’,改变了过去村干部跳‘独脚舞’,党员坐‘冷板凳’的问题,较好的发挥了党员的群体优势。”茅仑村支部书记余冬玉表示,“通过以党建促整建的实践,不仅有效地促进了环境整建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而且对促进、融洽党群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茅仑村,如果说党支部是一座战斗堡垒,那么每个党员就是一个个流动的先锋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