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央行“双降”稳增长 狭义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发布时间:2015-10-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央行23日消息称,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诸多市场机构解读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结。

  10月23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自24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对于央行此举,中信建投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为三季度经济数据情况,货币政策还是要维稳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增速为6.9%。这是宏观经济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跌破7%。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需要继续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微调。

  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方面,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此前降准降息已取得一定效果,WIND数据显示,自2014年11月以来的五次降息、四次降准后,三季度金融机构平均贷款利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一般主要观察CPI变化。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CPI涨幅为1.6%,PPI则同比下降5.9%,并且连续43个月处于负值区域。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物价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基准利率存在一定下调空间。

  对于降准,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影响外汇占款变化的因素仍有一定不确定性,加之10月份税款集中入库将相应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需要通过降准释放部分存款准备金,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按照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3.73万亿计算,此次降准0.5个百分点后释放的流动性约6600亿。

  “短期看,人民币汇率改革后,资金外流还有一定压力;中长期情况看,以前我们是经常项和资本项‘双顺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现在及未来可能只有经常项‘单顺差’,中长期外汇占款将是萎缩的。”黄文涛表示,“降准是外汇占款下行中的自然选择。”

  央行此次货币政策的调整同时还涉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8月25日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仅对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实行上限管理,利率市场化只剩最后一步。

  央行10月23日消息称,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对此,诸多市场机构解读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结。

  本月22日,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利率市场化狭义的理解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广义的利率市场化还需要定价市场化并疏通利率传导机制。

  央行相关负责人则指出,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只是利率调控会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

  “从这个角度讲,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新阶段,核心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袁华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