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珠梅“抬故事”, 一“戏”传千年
发布时间:2015-01-07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王万超 廖鹤松

图为珠梅“抬故事”

图为珠梅“抬故事”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讯(通讯员 王万超 廖鹤松)2014年12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涟源市珠梅“抬故事”成功入选。

  涟源地处湘中,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的地方,也是全国有名的诗词之乡。在涟源城北的龙塘镇珠梅村一直流传一种名为“抬故事”的民俗,故事精彩、寓意深远。很多人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抬故事”的事情,但是知道“抬故事”由来、传承、发展的人就很少了。现在就让我们揭开“抬故事”的神秘面纱,一起领略“抬故事”的厚重和精彩绝伦。

  “抬故事”那些事

 

“抬故事”表演时的热闹场景

  “抬故事”始于秦始皇崩葬时,设计了“抬故事”送葬,以此将丧事搞得隆重,并将“抬故事”的全体送葬人员一并赶入灵宫做陪葬(《秦汉演义》)。至南北朝时武帝刘裕崩葬也是“抬故事”送葬(《北史记》)。后来人们既怀念为秦始皇陪葬的“抬故事”人员,又祈盼当朝的皇上保百姓平安,如此就有了“抬故事”的民间艺术活动,并相继传承下来。

  据考证,宋太平兴国二年,梅山(今涟源部分属之)瑶人起事,朝廷派潭州兵镇压,斩被俘者1.5万人。元末明初,境内兵连祸结,人们流离失所,旧志有“驿使十日,荆棘没人”的记载。明洪武十七年,朝廷以“湘乡大兵之后,田亩荒残,人烟稀少”为由,下令从江西吉安、铜鼓、庐陵等地移民充实。明中叶后,境内人口逐步稳定,珠梅人的祖先大都是这个时候从外地迁入的。而刘氏大姓是宋徽宗正和七年迁入,始祖文圣公任湖南永州太守,侨居湘乡东台山下,其后裔分迁娄底、涟源、珠梅等地。《刘氏七修族谱》载:“大城公子翊圣,字益,其十子均生于珠梅,在珠梅繁衍生息的江西移民后裔,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其他原因,经常患‘拉屎病’(痢疾),当时医术相当落后,无药可治,因病死去的人不计其数。人们以为是鬼神作怪,纷纷求神拜佛,寄希望于神灵保佑,祛病消灾。”当时的朝廷除信奉佛教外,还特别推崇道教,各地纷纷兴观建寺。而珠梅观始建唐僖宗年间于“西元山顶”,历经数百年之后已毁损,于明崇祯二年移址到现珠梅中学地段,又于“文革”期间被毁,至1982年当地信众集资在西元山顶第三次再建珠梅观。“抬故事”的最先发起是秦始皇、武帝崩葬时的送葬形式,而道教斋醮祭祀的主神像是玉皇大帝,百姓祈求神灵的保佑正好与斋醮目的一致。

  所以每年一度的斋醮,百姓必会许愿“抬故事”。在多年发展的实践中,慢慢地由单个变成了群体形式。因此,又有了醮会和故事会的头人(即组织者或负负责人)。他们内部有分工,即会长、会计、出纳、保管,都是义务服务,没有工资报酬,开会组织一次活动所需经费也得自己带头捐资。前来珠梅观求神祭拜,为雕神像奉献或许诺故事者,确也出现了奇特的灵验。一些长者传说,“当年的拉屎病瘟疫消除了。有个农夫刘光杜靠‘担脚’为生,有次上锡矿山去担脚,在前行的路上,一路‘拉稀’不止,实在难忍,正好第二天要抬故事,干脆往回走,果真‘拉稀’就自然停泄了,并流行一句‘动了锣鼓病就痊愈’的说法。又有崇祯年间捐资建观的吴喜琩,其十三代孙吴修治办煤矿30余年未出过安全事故,一路顺风,事业兴旺。如此各方人士信众对斋醮,抬故事很信赖崇尚,因而很热心。”

  珠梅“抬故事”是经过“耕作文化”和“梅山文化”的长期浸染之后,在涟源这片土地上发展、成熟、创新而成的一种奇特的民俗文化,也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抬故事”那些人

 

“抬故事”的人们走过乡村街道

  珠梅“抬故事”是从故事中选定人物,又以人物表达故事内容。在人物的选择上,注重把惩恶扬善作为主要标准,只有大家公认的神仙、圣贤、功臣和英雄人物,以及政绩显赫、众口皆碑的七品以上官员,才能入选。对那些残害忠良、杀人过多的帝王、祸国殃民的奸臣贼子,一概不选。

  刘姓是珠梅的大姓东汉的刘秀、三国的刘备等刘姓帝王入选的多。对汉高祖刘邦却另眼相待,认为他滥杀韩信、彭越、英布等有功之臣,所以不选他。元代、清代的外族权贵人物,一般不能入选。后来,在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对珠梅“抬故事”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保留了健康向上、人们喜爱的传统内容,同时扩大题材范围,把现代英雄人物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经济建设成就等题材纳入“抬故事”的内容。概括起来,现在的珠梅故事主要有6个方面的内容: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人们尊崇的历代帝王、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现代英雄人物、经济建设的成果、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抬故事”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抬菩萨”,也是村民祈求国泰民安、地方清泰斋醮仪式的“故事会”。在历代的传承中,都是通过撷取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戏剧故事、英雄故事的精彩情节,挑选村里10岁左右的俏男俊女,浓妆艳抹,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置于特制的抬架上,再将1岁左右的稚童化装成“太子”,相向固定在高桩上并撑起花伞,轿夫武士在下,三层人物组成一台“故事”,多台“故事”组成“故事会”,辅以地方流行的民俗活动。

  这种宣扬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将相和英雄人物,颂扬民族英雄,弘扬民族精神的独特形式,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与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熔于一炉,使之最大限度地达到娱神娱人的目的。

  “抬故事”那些活儿

 

图为村民在“抬故事”

  珠梅“抬故事”形式各种各样,其作品形式大致有:“观音坐莲”“姜太公钓鱼”等神话故事;有“桃园结义”“五虎将”等三国故事;有“贞观之治”“罗通扫北”等唐宋故事;有“红灯记”“沙家浜”等现代戏剧故事,及“计划生育”“农家乐”等当代故事。

  除前面已述的“抬故事”外,还有“秋千故事”“盘故事”“船故事”“马故事”和“夜故事”等,在珠梅统称为“抬故事”。“秋千故事”是将一个直立的大圆圈轴心固定在座台上,座台为木质,长1米,宽1米,高0.8米,圆圈直径2米左右,四周各一故事人物,由人操作,上下翻转,表达一个故事。“盘故事”是将一个大圆盘轴心固定在座台上,座台材料、大小、高度及圆圈直径大体与“秋千故事”相同,四周各一匹木马,马上各一人物,人工操作,向左或右旋转,表达一个故事。“船故事”是由多个小孩扮演故事人物,坐在船台上,表达一个故事。船身长约4米,宽约1.3米,高约0.6米。“秋千故事”“盘故事”“船故事”的底座装有轮子,由汉子推着行进。“马故事”是由5匹租用的活马组成马队,寓“五马奔蓝田”之意。每匹马上有一个人物,共同表达一个故事。

  形式多样的“抬故事”,招人喜爱。如“马故事”,5个小女孩身着灰色军装,头戴有红色领章帽徽的灰色八角帽,臂佩“红色娘子军”袖章,神气十足,飒爽英姿,再现了红色娘子军的英雄形象,又给人美的享受。“夜故事”,顾名思义,是在夜晚举行的“抬故事”。每台“故事”悬挂7盏灯笼,取名为“七星灯”,三国时,诸葛亮借“七星灯”延寿,后人就以点“七星灯”来祈求长命百岁,永保康宁。

  珠梅“抬故事”经过千年传承发展,日臻完善,已与地方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形式上演变为以群众文化娱乐为主,这种文化认同,赋予了“珠梅抬故事”的文化创造力,使之历久弥新。从1982年起,当地每年开展一次“抬故事”活动。

  千年“演”一“戏”。珠梅“抬故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逐渐融入当代审美元素,在原有艺术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必将为现代人带来全新的感受。

[责任编辑:康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