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浏阳延续古时四大粮仓 重新建起六大粮仓
发布时间:2013-06-19   来源:红网  作者:胡敏

将新建的“六大粮仓”。

    红网浏阳站6月19日讯(分站记者 胡敏)湖广熟,天下足。而浏阳自古以来就是粮食生产大市,水稻种植面积也比较广。历史上就曾有著名的“四大粮仓”,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原先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区的这些粮仓,如今已是无迹可寻。 

    但无论在何时,粮食作为战略物资储备,一直都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为国储粮,同样显得尤为重要。

    6月17日,沿着礼花路口向北行走,穿越一段围墙,便看到了浏阳百宜湖南省粮食储备库的大门——这是浏阳的一家省级粮食储备基地。

    不过,最新的消息显示,再过一段时间,这处藏于城区闹市之中的百宜粮库,将从此地搬迁至关口街道金口村,进行重建。“目前已经做好了前期的规划。”浏阳市粮食购销公司总经理柳易林说。

    不独重建百宜粮库,按照整体规划,根据历史传承与现实情况,浏阳将通过整合改造、扩建等方式,重新建设东盈、南丰、西满、北盛、百宜、永安等六大粮食仓储基地。

    建设规模:可达到9万吨储备量

    在这六个基地中,百宜将搬迁新址,永安则已有较大规模,稍微提质即可。东盈、北盛将在原有粮站基础上,进行扩改建,而南丰、西满则属于新建。

    记者了解到,东盈粮库拟在官渡粮站基础上改建,南丰取址荷花街道牛石村,北盛粮库仍位于北盛镇。目前,还未确定选址的,就剩下西满这个粮库。市粮食局局长范荣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针对西满粮食仓储基地的建设,初步拟定了三套方案,选址在镇头镇或普迹镇境内,“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协调。”

    北盛粮库现在已经开始提质改造,在原来的北盛粮站基地上,已规整出了一栋新的仓廒。6月17日,粮食局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查看建设情况,并着手建设第二栋新仓廒。

    可以看出,这些新的粮仓建设,基本上沿着公路建设。南丰粮库选址牛石,是看中浏大公路通过的便利条件,“同时可以通过荷石公路,辐射到高坪等镇。”范荣国说,高坪镇也是重要产粮基地。

    而在西满粮库的三套选址方案中,第三套方案更是直接凸显了交通对于新粮库建设的重要影响。这套方案是,在浏醴高速普迹镇互通口附近建设。

    “现在粮食收购与储备,已经不同于以往了,以前都是沿水路而建。”范荣国说。

    重建原因:原有粮库不符储粮要求

    那么,为何要重新建设6个粮仓,这个规划实施的背后,是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

    据范荣国介绍,在调整产业结构之后,浏阳年产粮食约为50万吨。而根据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储粮要求,要达到产量的18%,这就意味着浏阳需要有9万吨的储备容量。

    据记者了解,虽然全市保留了撤区并乡前的粮站、粮点59处,共有仓廒161栋,其总仓容量约有17万吨,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处于废弃状态,根本不符合储粮要求。

    与此同时,建设储备基地与粮食收购也有着深刻的联系。范荣国说,去年的浏阳粮食市场上,早稻稻谷收购价为143元每百斤,但是中晚稻稻谷的价格最高时,也只有128元每百斤,与国家最低保护价还有差距,“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来托市收购,以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

    “如果敞开收购的话,必须要有大型的仓储设备作为依托,而目前的仓储基础肯定不行。”范荣国说,面对目前的粮食收购行市,“今年夏粮入库时,肯定要启动托市收购。”他认为,建设好粮食储备基地,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解决“卖粮难”问题提供平台与条件。

    另外,粮食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做好储备工作也是为国家分忧的体现。”粮食系统的三大职能之一,便是储备。

    粮仓探寻

    藏于闹市中的百宜粮库

    在浏阳目前的59处粮站、粮点中,只有永安、百宜仓库符合国家标准,其中永安粮库为国家粮食储备基地,百宜则为省级。

    沿着礼花路口向北行走,走过一段围墙,便到达浏阳百宜湖南省粮食储备库了。

    从外观来看,这是一处建于上世纪的旧式建筑,光从外表看,很难猜到里面具体是做什么的。但是几块牌子提醒着,这处大院,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因为里面储藏着成千上万吨粮食。

    “百宜粮库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柳易林说,当时建设粮库的时候,百宜社区这一片还是郊区,粮库所在地也都是大片的山,“这些年来,一直承担着为国家储粮的功能。”

    从大门进入厂区后,路边的玉兰绿树成荫,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远处有很多栋仓库,库里存着粮食。在2005年之前,附近的农民都到这里送粮,取消农业税以后,这里便成为了商品粮存储基地。

    百宜粮库目前有10个仓库,到8月份左右,这里将形成2万吨的储存规模。“我们最忙的时候就是七、八月早稻入库时,与十一、十二月晚稻入库时。”在这两个时间段,粮食购销公司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这样收粮的情景,在永安粮库也同样存在。

    现在,在农村从事粮食收购的,大都是专业的粮食经纪人。而国家的政策是敞开收购,没有了往日的农民推着独轮车送粮的盛况,变成了种粮大户货车装粮食的情景。

    虽然世事变迁,但是粮食储备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储备,在当下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粮仓溯史

    旧时“四大粮仓”今何在?

    东盈、南丰、西满、北盛、百宜、永安,这六个新建设的粮食仓储基地,与历史上的东丰、南盈、西满、北盛四大名仓有何历史传承?

    昨日上午,浏阳文史专家潘信之翻开明嘉靖年间的《浏阳县志》,当手指落在“仓场”篇时,抬头说道:“县志里关于粮仓建设的记载不多,就是这几段话。”

    在这本已经泛黄的旧县志中,依稀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修东丰仓,在东乡十五都塘田市,距县五十里。南盈仓在县南市,西满仓在西乡四十二都镇头市,距县七十里。北膳仓在北乡五十八都黄泥界,距县六十里。

    “北盛仓在这里又被叫做北膳仓。”潘信之说,1981年,浏阳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对浏阳“四仓”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简单地介绍了这些旧仓库的来历:

    东丰仓旧址在现在沿溪镇榴花村塘田市,后废除,仓名也不为人们流传。清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县蒋擢在旧址重建仓室,后因浏阳河河床升高,船运受阻,东丰仓名字便随之消失了。

    南盈仓旧址在今荷花浦梓港,由于地形关系,当时县府下令迁至南城南台岭,与东丰仓并称东南仓。

    西满仓,谷仓址在今跃龙西满村,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重建,现在其地仍名西满仓。

    北盛仓,旧县志记载县北为北盛仓,是浏阳四乡最大粮仓,地处捞刀河万顷沃野上,农产品丰富,是历来地方政府设置之地,因而久负盛名。

    但是随着历史变迁,尤其是浏阳河、捞刀河航运历史的终止,这些粮仓都已经消失。家住枨冲的潘信之,少时还到过西满仓,看过那气势颇大的仓库,“有两三丈高,下面是隔空的,都是木质结构。”北盛、西满在解放以后,还作为粮食仓储基地。

    这位老人感叹,以前封建社会修建粮仓,是政府为了大规模征赋税,而现在农业税取消之后,国家再来修建粮库,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以前是找农民征粮,现在是向农民买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