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为啥不信?警察连打30通电话均被误认为骗子
发布时间:2013-04-01   来源:新华博客  作者:痴 山


    《警察连打30个电话联系失主均被误为骗子》报道:红卫路派出所民警杨四发,收到一位拾金不昧的老师傅交上来的钱包。本着“失主肯定很着急,赶紧找到失主”初衷。通过警综平台找到失主的关联人信息,接着就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寻找失主时,尽管表明了警察身份,但都被误认为是骗子,让值班民警杨四发有点无奈。

    读此新闻,作为生活在最基层的失业工人。对市场化里欺骗与谎言乱飞感受颇深。这城镇居民收入增了多少多少,登记失业率减了多少多少之类,就无须说了。就说人人可能遇到的布满陷阱的手机短信、微信,还有知名微博平台成串的欺骗,让人防不胜防哪!事实上,老百姓自己年复一年的辛苦,一年到头挣几个钱,自己不清楚吗?这许多失业下岗工人,东一头西一头的找工作,自己失业不失业,还不清楚呀?至于中了什么QQ号大奖了?交了什么桃花运了?这玩艺更悬。信了哪样你不得上当哪?

    说到诚信沦丧危害,《伊索寓言》狠来了的故事,相当多人可能读过;说到诚信的经典,言而有信不欺童稚的曾子杀猪故事,也代代相传直到如今。虽这信任危机诚信缺失形成,具有纷歧繁乱的复杂原因。可作为在制度与秩序规范下的现代社会,国家体制机制指引鼓励,的确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在拙作《红塔山里藏熊猫,藏多少升官契机?》中,论及国家机器对人们行为的作用时,曾提到“心理学与行为科学领域,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催生了美国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的理论。同理,对诚信缺失与信任危机,这市场化里无限纵容欺诈欺骗投机违法,当是最最重要的原因。

    回到《警察连打30个电话联系失主均被误为骗子》新闻,当警察将电话打给失主姐姐的时候,讲了半天,对方一句“是吗,有这个事吗,你骗谁啊?”透出多少苦涩与辛苦,得多少经验沉淀,才能一触即发如此清晰而明确的判断!!!当20岁的失主一宗财物失而复得,自己却是“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捡到钱包拾金不昧”时;试想,这又得什么样的现实,才能形成对社会不抱丝毫希望的观念。

    当狂热的追逐物欲贪婪时,国家和民族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疯狂蚕食耕地的同时,国人却日日承受着基素、抗生素、农药的的危害;虚假的GDP一路攀升,其环境污染债可能几辈子都还不清;当118万裸官为世界作贡献时,中国5800多万失业下岗工人,正日日承受着贫困的煎熬!!!所有这些物质与物资层面的“形而下”,30年50年,抑或更长,也许逐渐可能改观。可这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思想荼毒,却须百年树人。这得多少年,才有希望改观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