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10岁女童“最牛约架”只是一根引线
发布时间:2012-11-27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社区  作者:佘宗明

    11月19日,在湖南涟源,10岁女童刘敏婷手持小刀站在街头,举着“你打我爷爷,我要和你决斗”的牌子。刘敏婷称,其爷爷2010年8月17日被涟源六亩塘工商所副所长打伤,迄今未获赔偿,故而向其“约架”。它被网民称作“最牛约架”。

    约架之事,向来是聚讼纷纭的大众谈资。在微博上,名人约架,已成风尚,也总带有几分闹剧色彩。可当“约架”主角变成10岁女童,围观者恐怕很难一笑而过,心中充斥的,更多的是五味杂陈。

    10岁女童,还很懵懂,对世态的认知,也近于一张白纸。按理说,她本不该跟充满火药味的“约架”有瓜葛。“决斗”之类的词眼从她嘴里蹦出,难免让人感到错愕:究竟是什么,让孩子背负着仇恨的枷锁?又是谁将孩子推向了被围观的前台?

    毋庸置疑,女童约架,只是个噱头。与其说约架是她“复仇意愿”的单向表达,不如称其是一种行为艺术:凭借着夸张的发生逻辑、戏剧化的呈现,来博取眼球,进而申述某种观点。谁会相信,一个势单力薄的女孩会扮演“斗士”角色,执意和一个官员刀刃相见,博个输赢?

    至少从公众想象来看,这是场失衡的“约架”:如果说,以往的各式约架,双方的身份、话语权还处在平行线上,那这次“约架”,两方势力堪称悬殊。当弱的一方向强者叫板,这场博弈被冠以“最牛”名号,也是意料中的事儿。

    但恰是这种“难以想象”,让女童的另类行径充满看点,引来民众聚焦。在围观之余,人们会揣测女童“约架”的动机何在,进而按图索骥,挖掘内幕。这也正中噱头制造者的下怀——归根结底,女童是个扯线木偶,幕后有人“遥控”,意在借机传达诉求。

    从碎片化的既有信息中,我们只知道,女童爷爷被当地一工商所副所长打伤,事发两年多,却没得到任何补偿,无奈之下,出此下策。当然,这只是单方说法,事情原委和细节,还有待还原。倘若女童的说法属实,那么,涉事官员必将被置于民意审判台:为何殴打老人?打伤人不赔偿,是否失之傲慢……而女童“约架”的端倪,也就可以窥见:正因权利孱弱,常态化的维权路径淤塞,受害者才另辟蹊径,将维权与“眼球效应”捏合。

    维权乏力,殃及孩子,无论如何,这并非我们情愿看到的:本应是无忧成长的孩子,却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他们的价值天平何以不倾斜?可拿孩子做道具,也出于难言苦衷:用“孩子出场”换取维权筹码,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牛约架”是一根引线,它链接着怎样的真相,需要发掘。但剥开“最牛”的名号,去打量这场荒诞剧的“噱头”,不能不让人嗟叹——当孩子沦为维权棋子,念叨起快意恩仇的话语,个中的错乱,足以刺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