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保障房连曝质量问题 专家建议问责地方"一把手
发布时间:2011-07-14   来源:  作者:

  在全国各省市大力推进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之际,一些地方保障房项目却接连曝出质量缺陷和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引发公众担忧:保障房是否会出现“低保障”现象?

  “墙脆脆”“屋漏漏”能否不再现?

  使用“瘦身钢筋”、存在安全隐患、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前不久广西等地被查出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存在上述问题;而在去年底,北京大兴等地保障房频曝“问题门”,“墙脆脆”、“屋漏漏”让公众对于保障房建设质量心存疑虑。

  “有的因为前期工作不力,为了完成开工率猛赶工期;有的因为地方款项拨付不及时,导致建设资金不到位。”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曹建海向人民网记者分析背后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缺乏民生关怀理念,个别地方政府以追逐土地财政为特征的经济发展观未得到根本扭转,导致在保障房建设问题上出现应付、拖延、以次充好现象。”

 

  保障房建设质量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都要尽快制定落实保障房质量监管办法,在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发现一起,整改一起。

  在中央的号召下,北京、安徽等地已经先后规定,保障房项目负责人无论将来调到哪里,都是所负责项目的终身责任人。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告诉记者,提出“终身问责”的目标是好的,但难点在于如何量化指标、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惩罚能否有力跟进。

  “保障房质量的问责对象应明确为地方党政一把手,否则无法打到‘七寸’。” 曹建海认为,国土资源部的土地问责具有示范作用,但多数情况是负责人受处分,极个别行政降级,均未涉及一把手;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包括房地产开发、城市规划和改造都由一把手直接指挥,如果出了问题仅对分管领导问责,就仅是牺牲了“马前卒”,相较获利而言微不足道。

  保障房位置普遍偏远、配套落后

  “入住新房后我们全家都很开心,但过一段时间发现,生活还是有些不便,” 北京南四环一处经适房业主对记者说,“周围缺少一流的购物场所,距离最近的地铁站还有三站地的车程,以前常和朋友在中心商圈聚会,现在就很少去了,其实生活品质是在下降。”

  这位业主的这番表述,或许正是未来保障房业主的担忧。

  今年春节期间,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首个社会保障房项目——金涵小区,就遭到30多户认购者集体弃权,理由是位置远离市中心,交通、教育、医疗资源一片空白,不仅生活不便,未来生活成本还会很高。
 “为了维持低房价,保障房只选择土地与补偿价格低廉的地区,这些地区的配套设置自然无法完善。”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日前撰文指出,商品房小区居民多为住宅改善升级的人群,为子女和自己未来考虑,先行投资房产;但保障房项目却不能让消费人群等待,且保障房居住者一般都在主城区工作,不论是时间还是交通成本都较高。

 

  “缺少配套设置的保障房项目,虽不像‘墙脆脆’性质恶劣,但其本质相同。”曹建海建议,地方政府与其抱怨保障房建设资金不足,不如更专注于城市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而将部分房屋建设开发的任务由民众自建房和合作建房完成。

  城市住房“两极分化”如何避免

  随着未来几年内保障房的大规模入市,中低档次商品房的需求量将下降。有学者担心,这将造成保障房渐趋“穷人化”、商品房日益“富人化”的城市住房“两极分化”的现象。

  曹建海并不赞同人为地降低保障房设计、建设、面积标准,而强调保障房的品质应与商品房看齐,否则就会人为地形成“住房两极化”。

  “比如,公租房的建筑面积被确定为40平方米为主,如果设计和建设质量再跟不上,居住的人谈何尊严?保障房与商品房差距过大,只会吸引人群购买商品房,地方政府应明确,是要切实保障民生,还是为房地产商服务。” 曹建海说。

  陈国强则表示,如果从保障房的长远规划角度考虑,未来以租为主的保障房格局将会吸纳更多的被保障人群,而不仅仅是低收入群体,因而城市住房“两极分化”的想法显得过于悲观。

  “未来公租房的开放对象将更加多元,门槛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严格,非户籍人口、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有望入住,”陈国强说,“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客观环境的改善,租户可再通过市场渠道购房,所以‘穷人区’和‘富人区’未必区分得很明显。”

  但受访专家均表示,城市公共资源分配不应以商品房和保障房小区而有所区别,通过保障房带动优势资源从城市功能集中区分散,是政府启动保障房建设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