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ATM事件中的“道德”与“法律”
发布时间:2012-05-23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社区  作者:乔志峰


    英国ATM错吐双倍现金
银行称错在自己不必归还据英国媒体519日报道,近日,英国一台ATM机发生故障,在顾客取款时会吐出双倍数额的现金,此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很多人赶来提款。事发后银行称错在自己,顾客可以不用归还多余的钱。521日《大河报》)

    这样的新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轰动一时的“许霆案”,同时被想起的,还有那个至今仍被时时引用的段子:ATM取出假钱,银行无责;ATM机出现故障多给钱,用户被判无期……实际上,不管是中国的ATM事件,还是英国的ATM事件,都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道德,一个是法律。

    先说道德。趁ATM机发生故障而故意取钱的人,都“缺德”,这是毫无疑问的。许霆没有经受住金钱的诱惑,那些英国佬也没有经受住金钱的诱惑。这似乎再次为“人性贪婪”增加了佐证。然而,跟个人的道德比起来,机构或行业的道德感更重要。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缺乏道德的血液”,或许还有救;而当一个机构甚至整个行业失去了道德的血液,造成的影响更恶劣、后果更严重。很显然,相对于中国银行凶神恶煞般将许霆送上法庭欲“置于死地而后快”,英国银行承认错在自己甚至不用顾客还钱,道德水准高下立判。中国银行之所以不放过许霆,一方面是死不认错、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震慑其他人,维护自身和本行业的“威严”——谁敢占我的便宜,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英国银行之所以宽宏大量,乃是由于他们不像中国同行那样具备垄断地位,顾客都是上帝,是万万得罪不起的。明乎此,就不会再为中国银行业服务最差、收费最多、暴利最大而惊诧了。

    再说法律问题。英国警方表示如果顾客在取现时已经发现ATM机发生故障并且继续取钱的话,那么银行方面可能会以欺诈罪追究顾客责任。这说明,只要顾客存在主观故意,即使在英国,也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许霆大可不必为自己坐牢感到冤屈。但英国银行为何没有告顾客欺诈,甚至连钱也不要了呢?这里边除了刚才所说的道德感,或许还另有原因。有网友就分析说:顾客取钱时是否知道ATM机发生故障,很难取证;并且,顾客也没有取钱之后清点现金数额的义务。也就是说,只要顾客一口咬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银行哪怕上告也可能因证据不足而铩羽而归。既然如此,干脆“大方”点吧,“花钱消灾”省了不少麻烦,也树立了形象、巴结了顾客,何乐而不为呢。在这方面,中英之间的差异再次显露无遗:在中国,出了这样的事先把人抓起来再说,不信审不出来;判刑先是怎么狠怎么来,直接判无期让你把牢底坐穿;受到舆论强烈质疑后赶紧“风紧,扯乎”,无期一下子成了5年……这是严肃的态度吗?跟小孩玩过家家差不多。国外的法律是刚性的,讲证据、讲公平;而中国的法律有时却只是一块随便揉捏的橡皮泥。 

    对比一下中外ATM事件中的“道德”与“法律”,颇多耐人寻味之处。我们在纠结于“世风日下”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呼唤的是那些有权有势的机构和某些“集体”的道德;我们在讨论“道德的血液”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关注法律和法制的建设。道德不一定总能靠得住,但法制社会却一定能给大多数人带来保障,同时也一定能维护最基本的公平正义和正常的社会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