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国学怎样“活”起来?文化复兴从小学生抓起
发布时间:2012-04-18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朱晓剑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历史,国学曾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不过在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学一度被忽略,被年轻人视作“古董”。但是,国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并未被人们遗忘,曾有学者说:“为什么要推动青少年阅读国学名著?这首先基于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出现断层的深刻危机。”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国学经典在当下的出版中逐渐成为一种热潮。

    惟有了解小学生

    才能走进小学生

    不过,眼下国学经典读本的出版看上去很多,而要从中选择一份好版本,却并非易事。尤其当国学经典遇见小学生,在出版内容的选择,以及质量、形式上,尤需挑剔的眼光和慎重的心态。事实上,如果从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需求出发,应该多选择轻松易读的国学选本,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以求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个“轻松易读”的尺度把握最要功夫。

    就目前的国学读本出版来说,大多采取的是简单注释加图画的形式,殊不知,今天小学生们接触的资讯和信息远远比这个复杂。如此简化国学经典,看上去是好事,却容易因为出版者缺乏足够多的创意和深入浅出地解读,而让小学生们的国学阅读停留在表面,结果是难以带动国学教育的深入进行。

    我见过一套“小学生版四库”,包括《论语》、《诗经》、《孟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字经》等24册图书。能够如此明确是为了小学生的国学阅读而编辑,难能可贵。这套丛书回避了传统国学阅读艰深晦涩的部分,又传播了经典国学中的智慧与知识,激发了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合适的引领孩子亲近国学的入门书。毕竟,国学还是要从阅读开始。此外,吉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小学生国学背诵一本通》,则让小读者们仿佛走进一座国学图书馆,在轻松翻阅国学经典的同时,触摸先哲的灵魂。吉林摄影出版社的《小学生必备国学教程》和三秦出版社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以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国学经典选读》等丛书,也可以说是此类图书中不错的读本,让小读者们以身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人而自豪。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国学经典的小学生读本直接翻印自老版本,这样的出版简单易行,从读者角度来说书价又低,也不啻为一种选择。然而,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市场上出版的国学选本,又不免生出大都“面目相似”的感慨。如何贴近今天小学生读者的需求和特点,分析受众情况,有的放矢出版国学读本?还需多费思量,不可一味贪多求快。

    怕的是哗众取宠

    求的是潜移默化

    在看似繁多的国学读本中,对国学的误读其实不少。一些所谓的“读国学”的活动,也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穿汉服端坐蒲团诵经,“打造”仿古学堂,在额头点上意为启蒙的红痣……国学的传承不讲究花架子,哪里需要那么多俗套的张扬?岂不知国学的要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累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学不是“成功学”,时下诸如“感悟经典,奠基一生成就”的言论不仅浅薄了点,无助于国学传承,而且损害了国学的优美和魅力,更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形成消极引导。

    出版国学经典读本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让小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并涵养文学的审美情趣。在小学生阅读方面,不宜骤然进行艰深的国学知识教育,更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进小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里,达到阅读的目的——而这就格外强调了选本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的难易把握程度。除了编辑出版合适的版本提供给孩子们阅读,家长和老师还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国学的影响力看似在生活之外,实则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因此,国学经典教育更适宜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探讨,如此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1905年4月,《绘图中国白话史》在刊登出版广告时说:“中史浩繁,编纂非易,新辑历史课本类皆文义稍深,初学未能领会。是书将五千年大事纯用白话演说,略通文义者即可读,此洵小学之佳本也。”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的世界更为丰富,国学阅读也宜以新形式出现,如精彩纷呈的国学趣味故事、帮助孩子感悟经典的特色阅读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国学常识,又锻炼了阅读能力。确实,优秀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读本,不仅应该是孩子课堂学习的延伸,更应该是孩子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渠道,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才是阅读国学经典所需要的。

    国学教育无疑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既需要符合小学生的阅读、生活习惯进行教学,也要发挥国学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国学通过各种形式润物细无声。只有当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贯穿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当中时,国学才会“活”起来。这不仅是一种回归,还关涉到文化的复兴。

[责任编辑: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