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歌仔戏《蝴蝶之恋》:传统戏曲与现实人生的交织
发布时间:2012-04-12   来源:人民网  作者:安葵


    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和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团联合创作演出的《蝴蝶之恋》近日再次来京演出,再次感动了很多人。作品描写厦门歌仔戏小旦演员云中青和台湾小生演员雨秋霖同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而相爱,中青的母亲阿珠因自己的痛苦经历而反对女儿嫁给秋霖。但女儿与秋霖真挚相爱,难以阻挡,阿珠只好同意秋霖回台湾禀告父母,准备婚礼,体面地迎娶中青。不料形势突变,两岸分隔,秋霖再难回来。两人苦苦相思,坚守“生死不变”、“永不分离”的诺言,38年后再次相见,已是白发翁妪。

    由两岸分隔造成的悲剧故事并不鲜见,但创作者把它放到歌仔戏演员身上,特别是扮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两个演员身上,就更增强了悲剧的韵味。造成古人和今人的悲剧的原因是不同的,但相爱相思的情感是相通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堪称中国古代爱情之绝唱。许多剧种都有这一剧目,而歌仔戏则是两岸人民都熟悉和喜爱的剧种,《梁山伯与祝英台》又是歌仔戏最有代表性的剧目。1925年厦门的双珠凤戏班改唱歌仔戏,掀开了闽南歌仔戏新的一页,而他们演出的第一个戏就是《山伯英台》。而在台湾,大约从1925年开始,歌仔戏就成为全台最受欢迎的剧种。《山伯英台》也是最受欢迎的剧目。早期歌仔戏艺人歌仔助在宜兰教的第一个戏就是《山伯英台》;由《山伯英台》等剧目产生了“哭调”,丰富了歌仔戏的音乐。

    《蝴蝶之恋》创作者采用了现实人物与戏中人物对应、叠加的方法。舞台上演“草桥结拜”,自然引入两个人的关系,“台上梁祝两相爱,台下生旦心相随”。两个人的内心情感,通过唱《梁祝》表达出来:“山伯英台两相爱,十八相送表心怀,我与你,情如海,此生永远不分开。”两个人拉起一件戏衣起舞,翩翩如蝴蝶纷飞,向往美好未来的心情也在放飞。秋霖要回台湾,中青相送,又与“十八相送”相叠加。戏中的梁祝唱:“杭城同窗已三载,兄弟相送情依依。”而现实中是中青送秋霖:“梁祝相送情依依,我送师兄怕分离。”秋霖唱:“十八相送兄送小弟,师妹送我步难移。”在分离后的漫长时间里,他们凭借着戏里的唱词回忆着美好的日子,表达无尽的相思,寄托重聚的愿望。“祝家小妹倚窗望,二八三七四六等着郎。”舞台上演“楼台会”,现实中云中青和雨秋霖分别扑向想象中的情人——舞台上的山伯和英台。歌仔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的曲调把两个人无法言表的情感深刻地表现出来,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分离后两人各有痛苦的经历。这边是十年动乱不许演传统戏,中青被迫离开舞台;那边是世风日下,一些人把《梁祝》演成低级庸俗的戏,使秋霖悲愤莫名。但是《梁祝》在他们心中,使他们能等待几十年直到再次重逢。

    由此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民族民间经典作品所具有的永久的生命力,它是两岸人民共同的财富。从云中青和雨秋霖的坚贞情感可以看到今人从古代的、民间的作品中所受到的情感的熏陶。云、雨二人又演绎了一出现代的爱情绝唱,这也是对民族艺术的心灵的传承。

    由两岸艺术家共同创作这部作品具有特别的意义。编剧曾学文对歌仔戏的历史和艺术特点有深入的研究,对两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他的剧作《邵江海》表现了早期歌仔戏艺人邵江海对艺术的奉献和悲剧人生,受到两岸观众的欢迎。《蝴蝶之恋》是《邵江海》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导演韩剑英、安凤英,音乐设计江松明、朱伟捷、刘文亮(台湾),舞美设计黄永碤、林宏恩等共同创造了精美的舞台形式。一组组或真或幻的双人舞创造出蝴蝶翻飞的意象,如泣如诉的歌仔戏的曲调像细雨一样滋润观众的心田。来自两岸的演员庄海蓉(饰云中青)、唐美云(台湾,饰雨秋霖)怀着对歌仔戏和祖国历史文化热爱的情感,创造了新的舞台形象,把传统和现实紧密连接起来,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

    《蝴蝶之恋》在大陆和台湾的演出都引起强烈反响,希望这部作品在演出中不断加工提高,成为优秀保留剧目。

[责任编辑: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