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湖南日报 | 新化:“搬进”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9-01-13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周俊 刘明 邹娜妮 谭婷

微信图片_20190113065230.jpg

  “搬进”幸福生活

  ——新化县决胜易地扶贫搬迁战鼓雷鸣

  周 俊 刘 明 邹娜妮 谭 婷

  ——高寒山区、水淹库区、石灰岩干旱区“三大贫困带”,覆盖全县90%的乡镇和95%的地域,许多群众生活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带、生产资源贫瘠地。

  ——全省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移民库区县。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04个,贫困人口达17万余人。

  ——“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定为9097户34412人,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工程量最大、难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如何让数万难以就地脱贫的群众安居乐业、奔向幸福生活?考验着新化县委、县政府的智慧与担当。

  “举全县之力,排除万难、踏石留痕,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新化县委书记朱前明的话掷地有声。“用心用情用力,抓实抓细抓成效,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贫困户的‘放心房’、‘满意房’、‘致富房’。”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提出了明确要求。

  擂响战鼓!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新化县分年度、有计划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20.6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26个,建成安置房533栋,集中安置率高达98%。

  “工匠精神”——提前谋划迎来厚积薄发

  打开新化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作战图,126个集中安置点繁星般密布,平均每10公里就有一个“高档小区”。4960公里道路,将他们编织成一个大大的同心结。

  “梅山蛮”历来敢闯敢试,善于“扎硬寨”攻难关,打响了一场“改穷貌、换穷业、拔穷根”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早在“十二五”期间,新化县便已着手搬迁安置工作的探索,通过易地搬迁、库区移民和农村危房改造等,解决了近5万人口的搬迁和住房问题。2016年,根据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率先启动26个集中安置和1个分散安置项目,在试点中“摸着石头过河”,寻找最符合群众意愿、最符合当地特点的建设方式。2017年,以统规统建集中安置为重点,全县59个安置点遍地开花。2018年,完成最后12736名贫困群众的搬迁建设,一片片安置小区成为乡村亮丽风景。

  新化县成立以县委书记挂帅、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高位推动、高标准建设。建立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文红为召集人的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制度,对项目建设进度、产业扶持、同步搬迁和拆旧复垦等工作密集调度;组建扶贫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保障;组建质量安全技术部,确保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各乡镇均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每个项目设立指挥部、搬建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

  同时,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及建设工程的档案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专门的档案册、档案柜和档案室,按年度、安置点、乡镇实行“一户一档、一镇一柜”;对项目工程,从立项到招投标、地勘设计、项目实施到竣工结算,每个环节都建档附照。

  为了让贫困群众尽早搬进新家,不管是县领导还是普通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全部进入建设一线,与施工队伍夜以继日奋战,加强跟踪服务、监督工程质量、协调矛盾纠纷。县联席办还建立了“即刻反映问题”微信绿色通道群,落实“1小时办结制”,合力为项目和施工单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再小的事情也要付出最大的努力。一千余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广大党员干部白天连黑夜,黑夜当白天,不是在工地,就是在调度,不是在排忧解难,就是在走访群众。新化将项目的平均建设时间,从一年缩短至150天以内,实现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安全“零事故”,真正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成质量样板工程、民生保障工程。

  “六统一”“四近一建”——山里人住上“高档小区”

  “米家没米,田家没田;讨不到婆娘,赚不到钱。”这是深度贫困村水车镇原米家村和田家村流行的一句俚语。两村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又是石灰岩地带,交通不便、土地贫瘠、饮水困难,群众生活极为贫困。

  “现在好了,搬到山下集镇,周边300米范围内有学校、卫生院、车站、超市,每天有2趟车到长沙,10多趟车到县城和高铁站。”在水车镇水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0岁的贫困户邹新清笑得合不拢嘴。“搭帮党的政策好,以前一年都难得下次山,现在就像住在城里一样。”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不是简单的位移,更不能“一搬了事”。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文红说:“我们不是简单地为了完成建设任务,而是像建设自己的家一样,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长远,让群众‘搬进’幸福生活。”

  新化县在搬迁安置项目建设上,严格按照“统一规划选址、统一施工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设风貌、统一质量监理、统一建设招投标”的“六统一”要求,做到风貌统一、质量可靠、配套完善。

  规划选址上,坚持“四近一建”。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让集中安置点靠近“旅游景区、乡镇或行政村中心区域、县乡产业园区和县城区”,着力打造易扶新村。

  据统计,全县124个集中安置点中,靠近景区的有15个、靠近县乡产业园区的6个、靠近城镇的29个、靠近行政村中心的71个。其中,炉观、水车、奉家、维山等乡镇,依托景区,将易扶新村建设成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的集散地;西河、琅塘、田坪、温塘、坐石等乡镇,依托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发展成为集物流、商贸、加工等于一体的新型城镇综合体。

  在选址和建设上下足功夫,在房屋内部配套上也下足本钱。新化县实施“拎包入住”工程,对所有安置点的住宅统一进行简易装修,实现贫困群众拎包入住的愿望。

  “观景阳台、冲水厕所、独立厨房,所有硬装全部到位,只要拎包入住。”在西河镇河西安置点,贫困户廖佰文领到钥匙后,迫不及待第一个搬进新家。一年前,廖佰文一家6口还借住在村里的养猪场,夏天蚊虫为伴、冬季四面透风。对于自己的新家,他格外珍惜,每天都要把家里清扫得干干净净。“今年是搬家后过得第一个年,要好好收拾收拾,过个热闹年!”

  “1+3+X”——庄稼汉变身“蓝领族”

  “挪穷窝”,更要换“穷业”。

  1月11日清晨,在琅塘镇五星安置点,一群农村妇女挎着小包,下楼走进工厂,开启一天的“上班时间”。通过扶贫车间,许多安置点正崛起一批批“蓝领族”。

  “楼上住家,楼下就业。”在今科电子科技公司,50余名“小区居民”忙得不亦乐乎,理线路、装配件、测声音,一条条精致的耳机线快速组装。

  “年前搬进新家,年后就在楼下找到了工作。”贫困户小邹笑着说,“每个月能赚2400多元,比在山上种地强多了。”此前,她住在偏远的山顶上,交通不便、就业无门。如今,不仅搬进了新家,还成为了有稳定收入的“工薪一族”。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在尚未搬迁之前,新化县就为搬迁贫困户谋划好了出路,并在西河镇探索推行“1+3+X”建设模式。第一层建门面,上面三层为住宅,“X”即发展多种配套产业。

  “1+3+X”建设模式的推出,受到广大搬迁群众的青睐。三年来,全县累计有53个项目共265栋安置房实行了“1+3+X”建设模式,建成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这些门面由搬迁户自主经营或整体出租,前10年的租金全部归搬迁户所有,户均年增收在6000元以上,1万余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益。

  搬迁户在获取租金效益的同时。县里还鼓励招租的企业和公司与该安置点具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建立劳务供需关系,并根据当地平均工资标准,安排搬迁户就业,发挥扶贫车间效益,解决了4000余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其中,琅塘、西河、水车、炉观等11个乡镇,引进电子陶瓷、电子加工、服装加工、木雕以及茶叶生产等作为“扶贫车间”。

  新化县还安排专项就业资金,在搬迁安置地就近开发环卫、城管等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部分搬迁户的就业增收问题。

  “1+3+X”建设模式,通过打造产住融合体,极大地增强了搬迁户安居乐业的信心,也多渠道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将确保每一名搬迁对象都有一项脱贫措施,每一个搬迁家庭都有一个固定就业岗位,每一个集中安置点都有2至3个新型经济体,切实增强搬迁群众“自我造血”能力,从根本上实现永续脱贫奔小康的搬迁发展目标。

  同时,新化县结合该县农业产业扶贫(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搬迁户大力发展“两茶一药、五特、两传统”等十大特色种养产业,以自己直接种植或者以山林地、小额信贷入股、劳动力务工等形式进入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新造经济果木林5847亩、中药材林1290亩、新造茶叶1880亩、低改茶叶900亩,蔬菜种植565亩,带动1127户搬迁人口增收。

  “转变生活方式”——老乡亲开启新生活

  1月12日清晨,上梅街道鸿兴安置点响起热闹的广场舞曲,许多搬迁户在村党总支书记王艳桃的带领下,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

  鸿兴安置点由原三湾、集丰、民主三个村的搬迁户,共87户380人组成。虽然都是老乡亲,但大家从各地搬来,告别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主要生活圈子,部分群众对于新生活尚不适应。村里想出了跳广场舞的办法,在集体活动中增进感情、互帮互助。

  很快,大家便融入了新的生活。

  “我们在安置点组建了上梅红鸿兴志愿者服务队,帮助搞农业生产、解决矛盾纠纷、照顾老人小孩、清理环境卫生等,整个小区成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王艳桃介绍。

  3.4万余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安置,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各地地党委、政府将新搬入对象作为集体的一员进行平等管理,培育形成自主、自强、自立精神,使之尽快融入新的环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各安置点自主组成业主管理委员会,设立楼长、栋长,对安置小区的公共服务进行自主管理;建立志愿者服务队、文艺表演队伍等,通过公共服务构建新的“朋友圈”。

  琅塘镇五星安置点的搬迁户,成立了全县安置点第一个党建小组,安置点内所有党员全部参与。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政策学习,建立互助小组、志愿者服务岗,形成良好的小区氛围。同时,通过党员的带动作用,带领搬迁户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脱贫。其中,贫困户刘南中创办益佳源塑料制品“扶贫车间”,不仅能自己脱贫,还解决了20余人的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新化县着力改善搬迁户居住环境。经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决策,总投资1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着手对各安置点的生活用水、粪污等进行清洁化处理。配置相应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设置相应的标识标牌,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目前,在水车镇的锡溪安置点已完成了污水处理试点建设,经测试,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直饮标准。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来自周边的老乡亲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个新的大家庭,在新的大家庭里,洋溢着一张张笑脸,诠释着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