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春风化雨润民心——涟源市改革开放40年巡礼之二
发布时间:2018-12-1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万超 肖余芳 周 俊

  王万超 肖余芳 周 俊

  民生无小事。改革开放以来,涟源市致力于打造有情怀、有温度、有品质的民政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矢志不渝求发展,一个个荣誉接踵而至……

  40年,涟源争创了一批全国荣誉。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光荣院、全国敬老文明号单位、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全国民政系统优质服务品牌、全国殡葬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40年,涟源打造了一批先进典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2017年,共有省内外98个县市区来该市学习指导;退役士兵“阳光安置”和低保清整“回头看”工作典型经验在全省率先推行。

  40年,涟源建设了一批示范机构。救助站的“全省示范县市站”、福利院的“湖南省首批示范福利机构”、军干所的“五星级军休管理机构”在全省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40年,涟源培育了一批个人标杆。民政系统有4人被评为“省级劳模”、1人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先进个人”“最美民政人”、1人被评为“最美湘女”、1人被评为“湖南好人”、2人被录入“特殊人才”项目库……

  荣誉的背后,彰显的是涟源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力推行“五三”工作法,推进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五化”民政建设,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强的幸福感、获得感。

  落实民生“三保障”。该市着力保障基本生活,实行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两线提标”,城市低保标准由5年前的350元/月提高到43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00元/月提高到284元/月,救助标准较2017年度同期提高11%。着力保障基本权益,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力度,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弥补亲情、友情,建设留守儿童之家504个,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并创建了24个示范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之家;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高标准落实高龄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其中百岁以上老人的高龄补贴由2001年的10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基本权益得到了根本保障。着力保障基本待遇,对退役士兵实行阳光安置,安置率每年均达100%;建立经费自然增长机制,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及老复员军人等各类人员补助年度递增;对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烈属等优抚对象,安排专项经费进行解困帮扶。

  坚持普法“三到位”。该市组织所有民政干部和村支“两委”干部进行轮训,专门印制《涟源民政工作业务指南》《村“两委”成员工作手册》和《村级民生专干工作手册》,进村入户开展宣传。第三方评估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民政政策的整体知晓率为93.8%,普法宣传到位。严格审查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涟源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涟源市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实现法律审查到位。通过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在依法行政方面全程参与和把关,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登记服务等项目均公开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建立了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实现了依法行政到位。

  推行管理“三规范”。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实施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所有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民政“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低保申请、医疗救助、高龄补贴等便民服务全部实现一站式受理,跟踪服务。村级组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窗口,由村级民生专干开展政策咨询、协助或全程代理。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下放30项权力清单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承担的16项行政给付事项、4项行政确认事项、6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制定服务流程,并公示到位。进一步规范站点建设,该市福彩机构、投注站实行淘汰管理,严格规范福彩旗舰示范店建设。婚姻登记机关按4A级标准进行建设,在该市政务中心拥有450平方米办事大厅,分设结婚登记厅和离婚登记厅,以及中式和欧式两个颁证厅。

  注重管理“三融合”。该市注重软硬设施齐头并进,升级改造了民政局机关信息机房,移动报灾终端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基层民政所全部配备了照相机、高拍仪、身份证阅读器、笔记本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注重信息管理共享共融,及时完善民政信息数据库,确保系统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实现政府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全面加强社会救助信息系统的应用,让“大数据”发挥大作用。注重拓展平台延伸服务,全力推进四级广域网建设,将民政网络平台建设纳入“智慧涟源”第一批建设内容。打造“村级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实施到村的民政项目、补贴到户的民政资金、相关政策和办事指南全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促进市场“三参与”。该市倡导、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创建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入驻社会组织16家。支持引导社会组织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和脱贫攻坚,2017年各社会组织赈灾捐款达1000余万元,结对帮扶贫困户200户。广泛发动社工踊跃参与志愿活动。该市在43个社区建立了社工服务站,社工专业人员达2663人,志愿服务活动走入常态化轨道,涵盖各个领域,成效显著。支持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民政事业。19个乡镇(街道)和娄底高新区均设立了社工站,配备专职社工,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建设、社工服务、慈善救济、防灾减灾等9个方面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在6家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公办民助、公建民营运营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了市场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