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一身警服 一生热爱
发布时间:2018-09-0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俊 邹娜妮

  一身警服 一生热爱

  ——娄星区涟滨派出所民警黄其焕的侠骨柔情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俊

  见习记者 邹娜妮 通讯员 王志强

  9月3日,黄其焕发动汽车,兑现对家人的承诺——送刚考上大学的孩子去报到。从警12年,这位娄底市娄星区涟滨派出所民警第一次休年假,而这次年假的原因是负伤休养。

  几天前,娄星区桑塘街茅塘社区,发生一起持刀劫持人质案件,值班民警黄其焕“以身换人质”,独自与持刀歹徒生死周旋5小时,身上留下20多处伤痕。

  一个英雄的诞生不是偶然。翻开黄其焕的警察履历,一串串醒目的数据,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反复验证着这一论断。

  “新同事竟是破案能手”

  娄星区涟滨派出所,位于娄底市城乡接合部,辖区内有1.7万常住人口、15万流动人口、100余家企业、4所学校。这里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地广人多、环境复杂,而民警却只有16人。

  2006年,刚从部队转业的黄其焕加入了这个集体。当时,涟滨街道正被一连串飞车抢劫案扰得不安。“飞车党”机动灵活的作案方式,让民警“头大”。

  “不仅要迅速将罪犯捉拿归案,而且要杜绝飞车抢劫的势头。”黄其焕暗自下定决心。

  黄其焕整理所有“飞车案”资料,经过案情对比和受害者人群分析,他发现了规律:作案地点多为僻静小路,案发多在清晨和黄昏,受害者集中在挎包女性,作案工具均为无牌无照摩托车。

  摸清规律,事半功倍。经反复现场勘察,黄其焕选出几个案件频发地点“守株待兔”。

  连续几天,黄其焕带人躲进草丛、蹲在巷尾、守住路口,却未发现任何踪迹。

  “根据作案心理,一个地方作案成功率高,嫌疑人必定会优先选择。”黄其焕没有泄气。

  一周后,在娄星北路,两名年轻人骑着摩托车,一把抢过路边行人的挎包,并把人拖拽倒地。当他们进入拐角时,被蹲点已久的黄其焕逮个正着。

  黄其焕没有“善罢甘休”,审问、调查、暗访,陆续抓获10余名“飞车党”,打掉2个犯罪团伙,辖区内“飞车”抢劫案从此绝迹。

  通过这个系列案件,搭档聂笃定对黄其焕刮目相看:“新同事竟是破案能手!”

  “只要敢犯罪,天涯海角抓你”

  基层民警必须练就一身“万金油”的本领,东家丢了狗、西家进不了门、夫妻吵架、老人迷路……大事小事忙得“溜溜转”。

  原本家住双峰县的黄其焕,为了方便办案,离开妻儿,干脆把家搬到了派出所。

  所长王新杰介绍:每天每班有15个左右出警任务,我们的人总是从一个案发现场赶赴另一个,几乎没有停歇。

  有一次,三塘街一家清吧内,两名男子发生持刀冲突,一人被砍伤头部。当时,所有值班民警均在外办案。酣睡中的黄其焕接到临时通知,像弹簧般跃起,提着一件衣服赶赴现场。

  听到警笛响,持刀男子停止行凶、转身开溜,受伤男子幸免于难。他动情地感叹:“幸亏警察及时赶到,不然后果难说。”

  现场人员杂乱、无监控视频,行凶者无法确定身份。黄其焕找目击者逐一谈话,比对刑释解教人员,查阅相关案件。通过地毯式清查和数据轨迹分析,他后来成功将嫌疑人抓捕。

  在搭班辅警易龙看来,黄其焕处理案件有一股子“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劲头,“只要敢犯罪,天涯海角抓你!”

  12年来,黄其焕参与侦破10余起大案要案,破刑事案件240余起,接处警12000余起,调解各类纠纷矛盾9600余起。2017年,他被娄底市公安局授予“破案能手”称号。

  “他对家人的柔情,不用言语”

  去年5月23日,妻子刘昭霞发了一条朋友圈微信:在沿河路散步时遇一老人落水,“旱鸭子”跳下救援,幸得路人相助,老人无恙。言辞中,既有满满的自豪感,又有对黄其焕的深深担忧。

  黄其焕是真正的“旱鸭子”,不会游泳。

  “要不是看到这条朋友圈微信,黄其焕勇救落水老人的事情现在都无人知晓。”所长王新杰说。利用休息时间救人,所里打算给他申报见义勇为。“我是人民警察,都是该做的,有什么好申报的。”黄其焕的一句话憋得王新杰无言以对。

  在黄其焕心中,群众的安危高于一切,对家人的关怀却“排名靠后”:结婚18年,他从未与妻子出门旅游;孩子喜欢看电影,答应多次却多次“放鸽子”;少之又少的回家时间,常常随时紧急归队。

  “我一个搞艺术的,碰上满脑子工作的老公,简直跳进了一个大坑。”刘昭霞偶尔也会抱怨,但也是最心疼他的人。“他对家人的柔情,不用言语。”她说。

  每年双抢时节,哪怕通宵办案,黄其焕都会抽出睡觉休息时间回农村,帮父母收割稻谷;每次出差,他都会挑选一把好看的梳子送给妻子,他说“在古代,梳子是定情信物”;每年春节期间,即使再忙,他都会回家匆匆见上一面,给孩子送礼物……

  45岁的黄其焕,穿上警服,是群众的英雄;脱下警服,是家人的英雄。

民警黄其焕回忆惊魂时刻.jpg

(民警黄其焕)